关灯
护眼
字体:

奇迹快餐店[美食](181)

作者: 赵甜 阅读记录

这点菜一个人吃算是很多的, 俞晴点了同样多的。不是第一次来吃,所以才哪个都想点。

今天来俞晴没有和齐豫说,她四处望了眼,没见到她,估计正忙着。

两个老同事看到有张四人桌空出来,马上去把餐盘放下,再去免费区域拿东西。张清边夹盐酥鸡和蒸饺,边说:“很少看到快餐店免费区还有这么多东西的。”

“我以为我去的地方少,见识的少呢。你都说很少见到,那真是不得了了。尝尝看这家店的蒸饺,味道相当不错的。”一大碗红彤彤的辣油就在她面前,“太好了,我上次来就想着有红油蘸料就好了。”俞晴舀上一勺。

张清拿了一碟蒸饺,蒸饺味道先不说,红油没错了,蘸什么都好吃。

银耳羹也各盛一碗。

吃之前要拍照,张清拿专业相机拍的,大全景,近景来几张,杂粮馒头狮子头红烧大排都要来几张特写,回去才有选的余地。隔壁桌只是看了眼,就专注吃自己眼前的菜了。心里想的不至于吧,但一定要拍的话,这家确实值拍。

张清先掰了一小块杂粮馒头,掰开的过程就闻到了浓浓的谷物香,馒头口感也扎实。别说,单吃就很香了,“这馒头待会儿回去我得打包几个。”

掰着吃着,每掰一下,谷物香就传到鼻尖,吸入肺腑,吃着更香,舍不得和其他菜一起吃,不知不觉间吃掉半个。

像她们这种老饕,研究美食几十年的资深老吃货,胃口真是个很奇特的东西,区别能横跨厌食症和大胃王。半个馒头先放一放,红烧大排等久了,鼻尖闻一圈,浓油赤酱,咸香入味,两根葱丝筷子团成一团放大排上面,吃的时候要葱丝和大排同时吃到。

葱丝经过高温烹饪后,生腥气没有了,葱香更内敛,大排全是瘦肉,就缺这股外来味道来解腻。红烧大排不搭配米饭也不行,浓油赤酱的菜和白米饭是最具中国饮食特色的搭配。

张清现在胃口好的不得了,水煮肉片稍后,清蒸狮子头要在吃辣之前先吃。筷子夹起来时,清澈汤水顺着筷子尖端淌下来,淌到米饭里,还好没浪费,吃上一大口。

竹笋的清鲜在这道菜里发挥了最大作用,中和了猪肉过于紧实的口感,它本身的存在就解了猪肉鱼肉的腻,而鱼肉的存在,提鲜的同时,也是对这道菜主食材的陪伴。竹笋和鱼肉都是缺一不可,锦上添花。

“老板蛮有水平的。”还没吃完菜,张清就忍不住做出了评价,在两人一起用餐的印象里,没碰到过。因为往常,张清总要有些不满意的,而她那些不满意,都是基于从小吃到大和不断拜访大师得出来的经验。

张清的奶奶家以前是大户人家,家里有鲁菜粤菜川菜厨师,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了。在她小时候,奶奶只要有点余钱就带她出去下饭馆,厨师要是做的味道不对了,回去路上就给她描述自己以前吃到的是怎样地道。

一个清蒸狮子头,搭配米饭三口吃完,这下对红烧狮子头的期待更高了。老板加了荠菜炸油条碎,传统上做了改良,老底子油条碎在,再加荠菜,非常大胆又明智的选择。这道菜的荠菜量还真不能乱加,多了就成普通大肉丸子了。

又是一个红烧狮子头,搭配三口米饭吃完。白斩鸡碟子里夹了一块肉最多的,料汁里的姜末要多蘸上点,肉质软嫩,一等的时间把控,期待值一点一点往上升,水煮肉片让她对这家店老板的实力再无怀疑。

家烧豆腐配米饭,算是稍作休息。 “俞晴你知道吗,辞职到现在,让我不后悔做出这个决定的,只有二十家店。”

“二十家?”俞晴难以相信,再确认一点,“我没听错吧,你辞职到现在都将近十五年了。”

“没错,就是这个数儿。国营酒店要是做出这些菜来不稀奇,多少人围着一个厨房转呢,价格也摆在那,谁也不可能天天去吃,小店做出这个味道来才难得,价格实惠更难得。”

俞晴喝了口银耳羹,“下期主题有了。”

“不。”碰到工作话题,张清表情严肃,“这家店的菜我要出个专栏,得花点时间准备。”

俞晴提到自己现在负责的一位作者就在这里上班,可以通过她认识这里老板,张清只说不是今天,她要通过自己先多了解这家店。开店两个月还不到,按照常理,店面经营都还没有到稳定期。

第二轮的味觉攻击,令张清更加肯定了要做专栏的想法。

三鲜馅蒸饺往红油蘸料里滚一圈,素馅不需要肉末来搭档,照样鲜出自己特色来。吃完一碟,她俩又去拿了一碟。张清指着这一碟说:“老板要是想钱再多赚点,这样一碟卖六块,照样有人买。”

顿了顿,她说:“但她更聪明,放免费区域,赚人心。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张清到收银台打包了三个杂粮大馒头,两个白面馒头。

金帽子大厦会议室内,各门店店长刚走,被大老板连番盘问后,都属于大脑缺氧状态。吴承凤要求秘书回去调查奇迹快餐店的所有资料,明天中午派几个人把那家店里所有的菜都打包一份送办公室。

秘书头大,周末还让她加班。

奇迹快餐店内,程哥他们是最后一波进来吃饭的,新出锅的蒸饺就不让他们自己过来拿了,每人送上一碟,小酥肉和盐酥鸡也一碟,再额外留出两份打包的,朱莉要拿进去洗盘子了。

吴鸣声背着吉他进来,正好打包掉最后一份。他每次都是卡着点来,每次都以为买不到了,结果每次都带着沉甸甸一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