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港夜吻别(189)

作者: 木子江 阅读记录

宋湜也知道蔡思言很擅长煽情,她可不想在这种时候哭鼻子,伸手扇了扇自己的眼睛,怨她一句:“干什么搞得这么深情。”

蔡思言扬眉:“被我感动到了吗?”

“去你的吧。”

“我会在杭州待几天,你抽时间陪我去吃饭。”

蔡思言点点头:“今晚就可以。”

宋湜也看向宴会厅里的诸多人,虽然她确实有点饿了:“今晚?”

“我知道天目山脚下有一家特别好吃的粤菜馆,我带你去。”

蔡思言作势拉她走,被宋湜也连忙按住:“你这么急干什么,我又不是活不到明天?今天你还有这么多客人......”

宋湜也对地理位置有大致的了解,城东到城西跨越整座城市,就算不堵车也要开上五十多分钟,她怀疑地看着蔡思言,觉得她心里有鬼。

“可是那家粤菜馆只做今天的生意。”

每个月月初月中月末,一共做三天,位子要提前一个月订,做的好一手饥饿营销。宋湜也一听就皱起眉,这么变态的营销方式,她好像在周正霖那里见识过。

周正霖一个北京人,特地来杭州开粤菜馆?好像有病。

应该不是他。

宋湜也半推半就地被蔡思言拉着走,不得不承认有时候饥饿营销是有那么点吸引力:“你跟那家老板认识?”

“我不认识。”

电梯一路下行到停车场,离开晚宴里嘈杂的人声,宋湜也感觉自己的脑袋都清净了,她坐进蔡思言的新车,一辆亮红色的GLS,一如既往符合蔡思言张扬的个性。

宋湜也会觉得安心一些,只要没有性情大变,一切都会有好转的趋势。

车子一路向西,快要到天目山时,宋湜也对周围的环境熟悉了起来。

印象中她上一次来这里,某一处被围得很严实,在进行工程建设,这时候过来,那些围挡早已经被撤去,大片的平地被一个院子围住,开辟了很多车位,视觉中心是一幢三层的新中式风格建筑,大门上方的木刻牌匾上落了三个字。

月星楼。

那三个字不像是同一时间写的,宋湜也抬头,愣神了几秒,又低下头。

很眼熟的三个字。

像是很久以前她跟着祝京南临摹字帖的时候,她不太能分得清不同人的字体,看到什么都觉得眼熟。

宋湜也狐疑地看了一眼蔡思言。

蔡思言下车,将车门甩上,跟宋湜也比了个“四”的手势:“四次。来的路上你已经用这个眼神看了我四次了,我就这么不值得你信任吗?”

她说得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把宋湜也说得愧疚死了。

宋湜也拍拍她的肩膀:“好了好了,我只是担心你把我卖了。”

蔡思言切声:“要卖我也等那你把钱投完了再卖。”

宋湜也往前走,三步一回头:“你确定我们今天是来这里吃饭的?”

蔡思言皮笑肉不笑:“其实是来吃你。”

宋湜也笑骂一声,到底还是挽着她的手进去。

从这间餐厅的外观就看得出来,不是做大众生意的,但只要厨艺精,自然会有老饕不远万里过来。

只是今晚并不像蔡思言说的那样人满为患,地上停车场甚至没有几辆车。

穿正装的服务员迎她们进去,入门处放了一尊非常大的青铜樽,一条长廊联通两个方向,每隔几米就有一只镂花置物台,上面放的是青瓷。

餐厅老板不仅有钱,而且懂收藏。

宋湜也也记不清她是在走到第几步的时候顿住脚的。

脑海中还回荡着服务员的介绍,说这些都是他们老板的个人藏品。

她记得自己和祝京南分开的那段时间,怎么找都没有找到一张两人的合照,所以在他们复合之后,每去到一些地方,都一定会有意识地留下照片。照片是思念得以纾解的渠道。

现在他们的第一张合照就在她面前,她穿着绿色吊带裙,手里捧着一大束玫瑰,笑得灿烂无比,身边的人是祝京南,他甚至还穿着高考那天的穿着的黑色T恤。

宋湜也记得这张照片,祝京南刚高考完,那天他们在酒吧玩了个通宵,有个人拉着他们拍了张大合照。

她那个时候是想站到他身边的,但是他的朋友醉得有点不受控制。

原来这张照片后来被洗出来了,经年之后把岁月里的这些人折起来,他们两人肩膀挨着肩膀。

原来他的视线侧过,刚好落在她脸上。

这一张照片之后,整条走廊相框中的展示都在记忆里被重拾。

她写过的字,有几张歪歪扭扭的,还有几张写得很好看,不像是她的手笔,宋湜也看着那一行诗,脑袋里自动浮现她当时说过的话。

她练这种东西向来只有三分钟热度,要不是祝京南教她,她可能写几个字就不想写了。

她会撒着娇央他:“我写不好,你能不能带着我的手写?”

祝京南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同意,结束后还会听见她的询问:“你也这样教别的女生写字吗?”

他说对,宋湜也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其实他是逗她的。

还有她刻的木雕,大部分都是半成品,她以为早就被扔掉了。

相框中还有很多照片,那些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胡同,他们一起去过的滑雪场,宋湜也都记得,有的东西藏在记忆深处,是能记一辈子的。

她看到这些,再愚钝也该知道这家餐厅是祝京南开的,但是祝京南不是还在北京?

宋湜也回过头,想问问刚才那个服务员,他们老板在哪里,等她回过头,服务员不见了,蔡思言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