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朕的子孙不可能这么屑[历史直播](121)

作者: 亦可名 阅读记录

康熙看向朝堂上自己的几个儿子,神色不明。

天幕开始的时候,他的朝会刚刚结束,正打算退朝,几乎所有人都在。康熙就让其他官员先行离去,留了几个大臣和自家儿子一起看。

没想到听了这么一出。

大臣们心里面苦啊,这是他们能听的吗?

皇子心里苦啊,夺嫡被放到明面上能是什么好事儿?

【其实康熙晚年算不上十分昏庸,他被早年的功绩所蒙蔽,觉得天下太平无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玩弄人心玩弄惯了,觉得自己能把所有人玩弄在股掌之中,所以放任了官吏腐败。他什么都没做,却又什么都做了。】

【雍正曾经如此说过:'人心玩偈已久,以至百弊丛生',他确实很有发言权,毕竟康熙晚年吏治腐败,贪污盛行,国库亏空,都是他以一己之力把清朝拉回正轨的。】

康熙眼皮子抖了抖。

【至于乾隆……】

阿苒叹了口气。

【他好的不学,坏的尽学一堆,谁让他小时候见到的是晚年的康熙,可能觉得好皇帝就是康熙晚年那样吧……】

【我老朱家:笑死,他怎么不学学他爸,他爸才是清朝难得的好皇帝好吗?】

【雍正是个好皇帝,他做了皇帝们不喜欢也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导致朝廷气氛很紧张,乾隆没那么大魄力做这些。而且当时清朝的经济情况已经被雍正拉回来,也不需要乾隆再去做这个黑脸,缓和气氛之后他就浪到飞起。】

【乾隆前期比较值得说的就是将版图扩张到清朝历史之最,巩固了边疆的政治和军事控制能力这些。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有人说他为中华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前半生,他算不算是一个明君,至今都还有争议。但是后半生,他是昏君无疑。】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脸上有些挂不住,露出怒意。

【天然呆老六:但是在他执政时期,人口也是增长最快的啊。】

【我老朱家:这功劳可不在他,在他老爸,他就是摘了他爸的桃子。】

【老朱说的没错,清朝人口增长这么快,一个是因为高产量的粮食作物玉米土豆被引入,粮食产量增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按照个人田地来征税。】

【这个举措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压力,本来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说法,没有了人头税,税收少了,粮食收获又上去了,老百姓可不就有动力生孩子了?人口立马就蹭蹭蹭往上涨。】

【所以人口增长这个功劳大头还是在他爸身上,乾隆的话就是兴修水利和重视农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取消人头税,按照田地数量来收税。皇帝只是一听就明白其中妙处,但就像阿苒说的那样,这种事可不是皇帝们轻易敢做的事情。

推行这个政策的结果就是得罪所有上层阶级,不仅难以推行,还会留下一身骂名。

但是竟然有人做了,还做到了!

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他后半生对咱大中华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大兴文字狱,禁锢百姓思想,当时就算是一品大官都不敢乱说话,一不小心,就是提头来见,科技更是一点发展没有。】

【错估世界形势,选择了全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咱们之前说过,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时间正是乾隆年间。这期间欧洲飞快的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而大清依然稳稳的是那个农业社会,在短短时间里成倍数的落后于欧洲。】

【我老朱家:啊啊啊啊!!!他本来还有机会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巴!要是赶上了,说不定能逆风翻盘,人家都找到家门口说要合作了,我的天!!!他以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为理由放弃了!!!】

【洋人都给我shi:咱们能人那么多,我就不信要是能赶上工业革命的尾巴我们能落后那么多!!!】

【秦王绕柱: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已经开始心梗了!】

弹幕一下激动了起来。

乾隆看到'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八个字,表情瞬间凝重起来。

【他一手毁了他爸勉强挽回的盛世,他晚年骄傲自大,贪图享受,骄奢淫逸,为了享受重用和珅这样的贪官,导致大清朝廷刮起了贪渎之风,从上至下腐朽不堪。】

【他晚年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其实也是一种证据,如果百姓真的安居乐业,又怎么会起义呢?】

【还有一点,属于是阿苒自己的意难平,就是《四库全书》。】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25 23:46:31~2023-05-27 00:01: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岁岁平安2瓶;Leah_伊莎贝拉啦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天可汗李世民◎

【《四库全书》是乾隆要求全国上交各类书籍,想要仿效朱棣的《永乐大典》编撰一本类似的书籍。之所以叫《四库全书》,是因为里面收录的书籍总共被分为了四个部分,经、史、子、集,所以叫四库,这一部书也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但是他想要编撰这部书的原因却并不单纯,不是仅仅只想编撰一部书而已,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消灭对他们而言的异端著作,完成思想统治,所以被征集而来的书籍的下场就不太好了。】

【之所以阿苒觉得意难平,就是因为这些书籍。】

【首先,这些书籍被官员们筛选了一道,把他们认为对统治者不利的书籍全都销毁,据统计差不多有一万三千六百卷,总数十五万册,其中珍本、孤本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