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朕的子孙不可能这么屑[历史直播](137)
【咱们为啥要学语文数学英语那一大堆科目?因为高考要考啊……】
说到这里,阿苒露出一个十分纠结的表情,经历过高中三年的人都懂她这个表情,高三那叫一个痛苦。
【我老朱家:笑死,那是我人生当中知识量最多的时候】
【秦王绕柱:哈哈哈哈哈哈高考算什么,我会做法,我会上香!!!嘤嘤嘤直接哭出声】
【有一说一:要不是高考要考,谁要学那么多东西啊!!!】
【对啊,就是因为科举要考,所以考生们才拼命的提升自己诗词歌赋的技能点啊,正是因为这一点,唐诗才是文学历史上的巅峰嘛。】
【不过比起咱们现在高考的严格,唐朝就没那么严谨了,他们考试连考生的名字都不糊的,阅卷老师在打分的时候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有一说一:那不是作弊的情况很严重了?】
【不上朝的酒中仙:唐朝是管理很松,后面的朝代才越来越严的】
【作弊的情况确实很严重,而且考官也不是管的很严,作弊就算被发现可能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比如说温庭筠,大家应该都比较熟吧?毕竟学过他的诗。】
【挪威的鱼:小山重叠今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达令哒哒哒:哈哈哈情诗小王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古人:???后人上课为什么要学这个?
【这个人就是考场上的一个刺头,他自己水平是很高的,但是考了好几次都因为各种原因落第,然后决定给人当抢手,最高记录,一场考试帮八个人作弊。】
【他在里面都已经混成老油条了,那些监考官都认识他,见他来考试就知道他肯定不安分,得把他安排在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
【秦王绕柱:我伙呆……】
【代打刘师傅:这……不取消考试资格的吗?】
【out曼:重点是考试资格吗?重点是他一场能帮八个人考试啊!!!】
【我老朱家:呆滞……他是有八只手吗?】
【动漫迷:你不如说他是拉莱耶得了……】
【这个人很有才华的,不然他的诗也不会放在咱们得中学课本里,只是这个人考试老不中,他就很气,他宁愿帮人作弊,也要证明自己有能力高中,你们还别说,他还真的帮别人高中了。】
【我老朱家:这是什么品种的大冤种……】
【out曼:笑死,不知道该羡慕他还是同情他】
大冤种温庭筠:……
这是他愿意的吗?!还不是他自己考不中!
烦死了!哼!
【不过那个人虽然高中了,但是立马就被举报说他舞弊了,算是白忙活一场。】
【除了作弊的风气盛行之外,不糊考卷带来的另一个影响——你的名字是否出名会影响你的成绩。要是原本就有名气,阅卷的考官看到你的名字是会有加分的。】
【所以当时就兴起了一种行为,考生们会提前经营自己的名声,搞点什么诗会啊,让自己的大作流传出去让别人都知道啊,再给青楼女子们唱一唱啊什么的……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考官们前面刷存在感,时不时给他们送上几本自己的自选集,让考官们记起来还有自己这么号人。】
【达令哒哒哒:哈哈哈哈社恐怎么办?被迫营业,太惨了哈哈哈哈】
【我老朱家:这不公平啊】
【代打刘师傅:要是考官和考生认识,那不就会多给几分了?】
【有一说一:还有那种找枪手给自己写诗,然后当成自己的来宣传,肯定也会有吧?】
【是啊,所以说唐朝的科举舞弊情况很严重嘛,唐朝后期还出现过两次非常大的舞弊案。】
【为了公平,武则天继位之后就实行了'弥封制',只不过并没有广泛使用,这个方法真正成为定制是到宋朝了,宋朝的科举考试就要严格的多。】
【秦王绕柱:我们现在也在用呢】
【我老朱家:而且N多老师一起阅卷,老师基本上没机会批改到自己学生的卷子】
【不上朝的酒中仙:古代考生没那么多,咱们一次考试几百万人,肯定要的阅卷老师多,古代那才多少啊,而且还是乡试什么的一层一层筛选上去的,能去考试的都是精英】
几百万人四个字出,让古人们忍不住抽了口凉气。
阿苒说了,他们后世的高考相当于他们的科举,他们进行一次科举竟然有几百万人……
这就是他们说的全民接受教育的成果吗?
然而他们还不知道,高考和科举不一样,高考一年一次,都是十七.八的少年人,虽然考不好可以复读,但数量不多。不像是科举,十几岁到几十岁的人坐在一个考场里考试。
【科举之中,和武则天相关的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
【那就是殿试。】
【当然殿试并不是出现在武则天时期,而是在高宗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殿试并不是必要环节,高宗在位的时候也就只进行过两次殿试。武则天看到了殿试带来的效用,于是她将殿试作为了科举中的正式环节。】
【我老朱家:电视里面看到过,好像是皇帝亲自监考,现场提问】
【不上朝的酒中仙:经过殿试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
【代打刘师傅:其实就是皇帝亲自选拔人才的意思吧?】
【有一部分这个原因,但是主要原因不是。而是酒中仙说的天子门生。】
【皇帝和官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上级还掌控着下级的生死,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双方的关系都很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