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朕的子孙不可能这么屑[历史直播](2)
可下一刻他迷茫了,流水虽说可以用机关术解释,那这个天幕呢?
天幕只能用神仙手段来解释吧?
朱高炽也好奇道:“她洗的是什么?是没见过的东西。”
【今天咱们聊什么呢?】天幕里的人举起手中的玉米和土豆,【既然今天吃玉米和土豆,那就聊聊玉米和土豆传入我国的时期——明朝吧,照例,咱们主要聊明朝皇帝的黑历史。】
【先说个题外话,玉米和土豆虽然是明朝传入我国的,但是被普及却是在清朝,也正是因为这些大产量的农作物被普及,清朝的人口数量猛增,达到了可观的四亿人口,当然这也和清朝当时的各项改革有关,但是这两样农作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个人口数字一出,众人猛抽了一口气,要知道他们现在也才六千万人口啊!
四亿人口,就是四万万人,这是什么概念,他们想都没想过!
朱元璋忍不住问出口:“那玉米和土豆到底在哪里!”
天幕没有回应,而是继续这她的话。
【要问为什么这两样作物明明是在明朝引入的,为什么没有普及?那是因为明朝把这些引入的蔬菜都变成皇家特供了,种在皇帝的菜园子里,普通人都是没得吃的。如果这两样作物能在明朝时就普及,说不定明朝还能多延续个几年。】
朱元璋:“什么?朕的大明亡了?怎么亡的!谁干的?!”
此话一出,长亭里陷入了寂静。
朱元璋既震惊又愤怒,他作为开国皇帝,当然幻想着自己的国祚能长治久安,结果他还没死呢,就有人跟他说明朝完了,能不愤怒吗?
震惊完了,朱棣反应最快,立刻说:“她说的应当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若我们提前知道灭亡原因,说不定能让我大明延续更久。”
朱允炆也点头:“是啊皇爷爷,而且也不知这天幕上说的是真是假。”
朱元璋也知道这个理,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继续听下去。”
【要说这两样蔬菜就不能不提到我们的Judy,毕竟是他主导的郑和下西洋。据记载土豆和玉米就是那时候由郑和带回来的,当时还带回来了‘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因为长颈鹿长的和古籍里的描述一模一样,所以被他们当成了麒麟带回来。】
这时天幕上竟然飘过了几串文字,虽然缺胳膊少腿的,但他们竟然也能看懂。
【很久很久以前:朱棣:请叫我的中文名字!】
【挪威的鱼:哈哈哈哈哈长颈鹿是麒麟?】
【我老朱家:讲明朝!这个我喜欢!有谁能不爱明朝吗!】
这句话里的信息量有点大,在场的人把目光都集中在了朱棣和他身边的少年身上。
他们本来还不知道那个古怪发音的Judy代表的是什么,可一说他儿子是朱高炽,那就基本上没跑了。
朱元璋一早就定下过一个规矩,为了避免子嗣之间争夺皇位造成兄弟相残。所以只会选择嫡长子作为继承人,就算人死了,那也是嫡长子的嫡长子继承。
也就是说,不管朱元璋说不说,朱标死后,皇位都是默认要传给朱标的嫡长子的,可是朱雄英早逝,唯一合适的只有朱允炆。如果朱棣真的当上了皇帝,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篡位。
朱棣眼看朱元璋看他的眼神已经开始变化,他忙说:“父皇,这天幕还不知道是什么来头,也不知里面所说真假,说不定是什么人弄出来的特殊手段,还是慎重为妙。”
确实是这个理,但有这么一出,还是让朱元璋对朱棣产生了一些疑虑。
朱樉岔开话题,“父皇您看,那飘过的话说他们喜欢明朝,那说明咱们大明治理的很好啊!”
“是啊皇爷爷,他们说咱们大明是历史,那很可能咱们看到的其实是后世之人对咱们的评论。”朱允炆也分析道。
朱棣面无表情的看了朱允炆一眼,朱允炆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二人,拍了拍朱允炆,“继续看看,她到底会说什么。”
纵使朱棣内心焦躁,也只能按耐住情绪,安静的站在一旁继续观看。
【喜欢明朝的宝子真的很多啊……大家那么喜欢明朝,我想应该不仅是因为明朝始终贯彻“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态度,也是因为明朝那一个比一个好玩堪称奇葩的皇帝吧。】
奇葩这个词在古代是个好词,原本是指特别优秀出众的人,在现代才变成了贬义词。
所以天幕里的人说出这个词的时候,老朱一家以为阿苒是在夸奖他们,虽然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紧接着。
【毫无疑问,老朱家的基因是很不错的,就是子子孙孙们有那么些奇奇怪怪的爱好,有沉迷修仙二十年不上朝的,有在皇宫里开动物园的,有当了俘虏的,还有当木匠把木工水平练成一绝的。】
【在历史上可谓是集众家之大成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我定的下任继承人不是允炆吗?!老四你给老子滚过来!!”
朱棣忙滚过去说:“父皇,这天幕还不知来历,上面说的话不可尽信啊!”
朱元璋指着朱棣就是一顿大骂:“你生的那都是些什么东西!”
第2章
朱棣有口难言,这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啊。
此时天幕上又飘过一句话。
【朱厚照:皇宫里开动物园?说的是朕吗?】
这个弹幕一飘过,就立刻有人接了话。
【我老朱家:那可不,在皇宫里养狮子豹子的也就一个朱厚照,除了他谁那么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