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朕的子孙不可能这么屑[历史直播](81)
阿苒忍不住笑出声。
【行啦行啦,知道了,你冷静点。说说说,肯定说。】
【如果提到古代的少年将军,有一个人一定无法略过,那就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带八百骑兵直接抄了匈奴老窝,六天灭五国,抢了匈奴祖宗的牌位小金人,还在匈奴的圣山上面祭天。每朝每代但凡出个厉害的将军,都要和霍去病对标一下。】
【被称为西汉王朝的限时外挂,可惜被老天发现刘彻竟然开挂,早早的给收回去了。】
本来脸上止不住笑的刘彻表情僵住了。
在场的人表情都僵住了。
刘据看向霍去病,忍不住喊了一声:“霍哥哥……”
霍去病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骤然得知自己会早死,有些无法接受,他愣愣的看着天幕。
【之前说过,卫子夫带给刘彻一张ssr卫青,然后卫青又带出一张UR霍去病。霍去病从小就喜欢跟着卫青混迹军营,可以说霍去病也是卫青带大的。十七岁的时候霍去病被准许跟着卫青出征,第一次出征就直接抄了一个匈奴国的老巢。】
【当时其实卫青不指望霍去病能打出什么战绩来,平时也就是让他抓几个舌头,类似于让他杀几个小兵玩玩,可能还嘱咐过他不要跑太远,毕竟自家侄子还是要看顾着些的。】
【因为这时候前线战况其实不太好,本来匈奴的力量就很□□青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是和匈奴对抗起来还是很艰难的,而且跟他一起的将军们又不太给力。右将军苏建直接寄了,前将军赵信则是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直接投降了匈奴。】
【卫青当时估计都以为这场仗得完球,没想到霍去病那边传来战报,他直接带着他的八百骑抄了匈奴老窝,不仅直接杀了对方两千多人,还俘获了大批匈奴的重要人物,什么匈奴单于祖父啦,匈奴相国啦都没放过。】
【这等于什么呢?前面大军还在激烈交战,以为自己要输啦,打着打着霍去病告诉你,他已经偷了匈奴的家,他们赢啦~】
【我想就算卫青是赢的一方,听到这个消息也得懵,感觉像是在做梦。】
【我老朱家:不要跑太远。】
【挪威的鱼:不要跑太远。】
【鹅鹅鹅:不要跑太远。】
……
刘彻哈哈大笑起来,这场仗他们早就已经打过了,具体战报他是看过的,不过听后世之人讲的格外有意思。
而且再听一遍也让人十分神清气爽。
这不是卫子夫第一次听自己侄子的功绩,但却是觉得最有意思的一次:“确实通俗易懂,还很有意思,原来还能这么解说。”
卫青则是表情奇怪,因为那句不要跑太远,他真的说过。
他表示心情十分复杂。
【要知道匈奴为什么难打?就是因为他们机动性太高了,中原人又对沙漠不是很了解,打起仗来束手束脚。哪怕军备充足,带着几十万大军去打仗,说不定他们也找不到匈奴的人,白跑一趟不说还可能迷路。】
【所以你们能懂那种带着八百骑能直接找到匈奴老巢,还一口气直接端了究竟有多离谱吗?】
【我老朱家:咆哮,所以他才是冠军侯啊!!】
【挪威的鱼:17岁,我们的17岁在干啥呢……】
【鹅鹅鹅:45°仰望天空呢吧……】
【此战因为霍去病功冠全军,于是一战封侯,被武帝封为冠军侯。】
打过这么多次仗,刘彻也看过无数的战报了,知道和匈奴打仗究竟有多容易迷路,所以他忍不住问霍去病:“去病啊,你究竟是怎么能直接找到匈奴王庭所在的啊?”
霍去病挠了挠头,然后十分茫然的说:“就那么找到的啊……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
刘彻:“……”
卫青:“……”
刘彻暗叹,这话可别让别的将军听见了,不然还不得被气死。
李广、公孙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谁在说他?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01 19:08:36~2023-05-02 20:54: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蝶3瓶;依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2章
◎人体GPS◎
【汉武帝就喜欢这样年少有为的人才,除了封他为冠军侯,还将他提为骠骑将军,之后更是让他出征河西走廊。】
此时他们今天的晚饭早就已经吃完了,阿苒已经回到平时讲解的那块大屏幕前。
这块屏幕显示出一块地图,河西走廊的区域被标红,格外的清晰。是运营组为了让阿苒的讲解更清晰直观,所以特地放映出来的。
阿苒发现之后,就侧了侧身子,让屏幕前的观众能看得更清楚。
【河西走廊是一块狭长的通道,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东连关中,西接西域,北通内蒙,南扼河湟。而且其地势险要,如果能把这里作为防线,就可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再加上这里水土肥沃,河流众多,非常适合畜牧业。前面我们讲宋朝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这里是一个天然的马场,如果能攻下来,大汉也就不缺战马用了。足以可见这片区域的重要性。】
西汉是一个非常早的王朝,毕竟它还只是华夏中原大一统的第二个王朝,所以关于西汉的历史,除了普通百姓,在朝廷里身居要职的人基本上都对他们的历史不陌生。
可是他们都异常的惊讶,因为阿苒身后的那块地图。
那块地图虽然展示的区域并不大,但是十分浅显易懂,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地方是山,哪些地方是平原,哪些地方是河流,甚至还能从这样一副简单的地图中看出山川的高矮,这种绘制方式简直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