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修功德(179)+番外
“苗小姐,你喜欢这门课吗?”宋玉善问她。
高兴于玉儿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失落于他失去了用银子换鬼币,给玉儿买香烛,买纸衣的机会。
相比于秦缘这个在郡城市井混了二十多年的本地人来说,其他人和妖对郡城风貌其实了解的都不算多。
瞄了一眼功德玉印:
【功德:8/76】(修:0)(悟:2)。
九月初一夜里,秦缘就给妖怪们上了第一堂《郡城概况》,不仅妖怪们来听,其他人也没有错过。
倒也真是一对神仙眷侣了。
九月初三,宋玉善也上了第一节 《修士见闻》课,讲了她从最近看的一个前辈的见闻录中提炼出的一个捉妖故事。
苗玉拿着提纲高兴的奔向了在远处候着她的杨轩:
不过她如今修炼的任务很重,阵法的学习刻不容缓,没有更多精力做这件事了。
这下她是真的把修行以外的事都分配下去了,接下来就是一心修炼,早日把布阵术入门了。
白日里,在阴世和鬼魂们讨论《阴世杂报》,晚上她还能跟杨郎分享她对那些故事的见解,帮他备课。
但她这个月却用去了足足5点功德。
妖的敌人不仅是惩恶扬善的修士,还有其他妖。
这还是她极为节省的缘故,提升悟性次数除了八月份用了一次在凌波微步上,后面都没舍得往其他地方用,全部花在了阵法学习上。
说不定以后,我还能养你呢!”
这段时间,她安排的事不少,但却全是前期准备工作,一点功德都没有。
这个世界很大,凡人受困于自身实力,只能偏居一隅,城镇之外,更广阔的荒野丛林,才是妖的天下。
然后把《修士见闻》前两节课的讲课提纲给了苗玉,让她尝试编写。
宋玉善也因此生出了一个冲动,九月尾的那节《修士见闻》上完后,她把随着杨夫子一起来听课的苗玉留了下来。
虽说读完的那部分是完全弄懂了,但是后面的内容想要快速读完读懂,还需要大笔功德。
她仅剩的这8点功德,撑过下个月就用光了。
而她预计的功德有显著增长的时候,起码是腊月和正月后了。
这中间还有一两个月,她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熬过去了。
第162章 落成
九月初,单环的二层圆楼书坊率先落成。
宋玉善和马小茂一起去了书坊。
溪谷口,圆楼集市地基一侧,紧挨着翠屏山这边,一栋单环的三层圆楼坐落在此处。
青石地基,夯土外墙,和她记忆中的圆土楼一模一样。
圆拱形大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两重门板,门后双栓。
进门后,宽敞的圆形广场上,左右各有一口水井。
楼内东西南北四面各有楼梯,可通往上面两层。
一层二层都是生产工作区。
一层北半边造纸、南半边印书。
二层北半边织布、南半边裁衣。
离开书坊,锁上大门后,宋玉善把钥匙交给了马小茂,然后用真气将他身上的阴气驱散了些。
不守规矩的,不思悔改的,直接退回牙行。
她建圆楼集市虽然是为了赚钱,但赚钱说白了也是为了供给自己行善积德。
这些姑娘若是教的好,却很快就能上手。
若有麻烦,解决就是。
世上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儿?
……”
收留这些姑娘,给她们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何尝不是在积德?
这些姑娘之前的经历,既是缺陷,同样也是优势,她们待人处事,绝对比一般的女子要老道,也更会说话一些,关键还都识字。
腊月集市就要开业,时间不多了,干体力活儿的人好培养,干脑力活儿,精细活儿的从头培养就来不及了。
宋玉善问马小茂:“人你挑的怎么样了?”
买的人有点多,你又只有一个人,别一次全带回来了。
宋玉善叮嘱了几件事。
“她们有的年纪偏大不说,又是在金凤楼干过的,虽然很幸运,身体还算康健,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她们都是熟面孔。
至于她们的名声问题,就不用介意了。
牙行那边,有二十个金凤楼里出来的姑娘,最小的二十八岁,最大的三十九岁,八到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价格比男子和小孩便宜一大半。
放进集市管店铺,被人认出来了怕是会影响店里的生意,徒增许多麻烦。
金凤楼是郡城的一处风月场所。
三日后,他就领回了一批带有家眷的人,一共十八人,五户。
楼内的所有生产工具、生活设施,全部由鬼魂制作。
宋玉善摆了摆手:“我知道你是为了集市的利益着想。
“十岁上,测过仙缘的孩子挑了二十五人,其中女孩居多,有十八人,男孩七人;其中有六个女孩,五个男孩,是街上的乞儿,这几个孩子要么长相不好,要么身有残缺,不过都是好孩子,教一教以后也不影响干活儿。”马小茂说。
宋玉善说:“买回来后,再按静娘的想法教导。”
我觉得此事有些不妥。”
“为何不妥?”宋玉善反问。
告诉他们,买他们的是修士,免得生出异心,闹出乱子来了。
发了一样儿的粗布衣服,安排他们按户分开住下。
这些姑娘们就没有分开住了,而是安排她们住在一片区域。
来了以后,也没有跟她们说要培养她们去管店铺的话,只让她们以为是要去干苦力活儿的。
宋玉善检查了一遍,除了楼内还有许多鬼魂活动留下来的阴气,没有发现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