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聊斋修功德(181)+番外

作者: 忘鱼鱼 阅读记录

员工守则第二条‘自尊自爱,不惹事也不怕事’你们是不是忘了?你们的自尊呢?自爱呢?

若是你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别人又如何能看得起你们?

你们也给我把员工守则第二条抄十遍,以后都给我把这条死死的记在心里。”

姑娘们被骂愣住了,但终于昂起了头来。

宋玉善面带笑意,马小茂真是个人才啊!

这些人交给他管,能放心了。

“下不为例!”马小茂说完,又跟他们介绍。

“这是我们小姐。”

众人好奇中带着敬仰,纳头就拜:“小姐!”

这一声小姐,叫的心肝情愿。

倒不是因为这简单的一句介绍,就让他们服气了。

主要还是马管事经常把小姐挂在嘴边,所以虽是第一次见,却已经知道很多小姐的事了。

尤其权力无限的马管事,以前也是小姐的仆人,后来是放了他的身契,给了他营生,还让他读书,他才能有今日。

传说中的总坊,对他们这些没有自由的下等人来说,是神仙般的地方。

而一手促成这样地方的小姐,在他们眼中自然是神仙般的人了。

小姐也确实是神仙,腰间的仙字牌做不得假。

宋玉善颔首示意他们无需多礼:

“郡城这边很缺人手,只要好好干,都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但切记,我不想再看到你们恶意排挤他人了。”

“是!”

先头那批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姑娘们也好似凭空生出了一分底气,小姐和管事都不介意她们的出身,她们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次再有人拿这说事儿,她们一定不会再任人欺负了。

见过马小茂训人后,宋玉善就对书坊的事儿完全放下了心,留了静娘在那里帮忙,她就安心回了翠屏山。

后来听静娘说,那群姑娘不计前嫌,教了前头那五户人抄员工守则,两方彻底和解了。

之后绣娘、青壮年男子一前一后也过来了。

这次新人来,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姑娘们也不避讳此前的经历,大大方方的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依旧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前头两批人拧成了一股绳,人多势众,只生了些口角,就解决了。

孩子们是最后到的,等他们学完员工守则后,书房内的培训工作才正式开启。

邱娘挑了几个身体强壮的青壮,教他们凫水。

静娘则教识字的姑娘们算账和管店。

金叔挑了几个机灵的小姑娘小伙子教酒楼的事务。

大部分姑娘们都在跟着绣娘们学刺绣,研究宋玉善送过来的衣服图纸,未来她们就是圆楼集市成衣街区的货品来源。

宋玉善答应了她们,若是她们做得好,能把成衣街区做起来,就专门开一个衣坊。

剩下的人则跟着马小茂学造纸、印书。

孩子们则从识字开始,由大家轮流教各项技能。

未来再按各自的擅长,分去不同的地方。

郡城孩童,无论何种身份,满十岁后都要在仙师院测仙缘。

若有仙缘,便可入仙师院。

这些孩子都是满十岁,但没有仙缘的。

没有仙缘,也就没了一步登天的奢望,愿意踏踏实实学一门手艺。

对眼下学习的机会都很珍惜。

书坊内众人,无论男女老少,每一日都过的十分充实,有自己的奔头,对明天充满着希望。

随着书坊工作逐渐进入正轨,众人改头换面的同时,宋玉善也有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收获。

第164章 仙法

【功德:12/87】(修:0)(悟:1)

这些日子,她陆续获得了10点功德。

算起来,也只能是书坊这边给她带来的好处了。

不管这10点功德是一次性的,还是和扶水县阴世那样长远的,都大大缓解了她功德不够用的窘境。

这些功德,省着点,再加上扶水县阴世每月给贡献的那1点功德,差不多够她用到明年正月去了。

到时候,郡城阴世书局就能开了。

建好了书坊,鬼工匠们对圆楼的建设更加得心应手。

天气逐渐冷了,却一点儿都没有影响鬼魂们的工作。

圆楼集市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飞快拔地而起。

冬月二十五,圆楼集市正式落成。

“卖的卖的,集市腊月二十三开业,年前开业促销,全场削价一成,各位记得来捧场啊!”

“仙师院的执事仙师,都是五玉仙师,秦仙师再厉害,甘宁观也不可能比得上的。”

我看这路就是秦仙师用仙法修的,甘宁观怕是要恢复从前鼎盛的时候了。”

“甘宁观秦仙师仙法大成,感念我们北岸百姓过江辛苦,用仙法变了集市出来,那集市比城里几条街加起来都大无数倍。

只剩下甘宁观山路入口、圆楼集市与北岸渡口之间的道路还未打通了。

“什么道场?以前荒的路都没了,还有仙师在?”那年轻人不大相信。

而且还削价售卖。

记好了,腊月二十三开业,年前都削价一成卖。这可是咱们北岸自己的集市,一定得去捧场啊!”

“这是集市?”来人认不得牌匾上的字,听他们一说,才明白:“卖年货不?”

可现在,坐船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那是什么?”有人指着另一条路尽头的庞然大物问。

到了跟前,看着那比城墙还高的大楼,震撼的都说不出话来。

开业后,按表现决定是否留用。

渐渐的,圆楼集市的名声彻底在北岸百姓中传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