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修功德(189)+番外
鲁姐姐坐镇扶水县阴世接应,瞎书生、倪夫子都已经带着手下的鬼,到郡城阴世,开始准备了,只等书楼落成,东西到位,就可以开业了。
火焰吞噬了书楼,与此同时,临江郡城阴世,通往翠屏山下溪谷内的那个阴世入口上,一座华丽耀眼的高楼拔地而起。
临江郡城阴世书局的书楼承袭了扶水县阴世书局色彩艳丽、精致奢华的风格,但是也稍有差异。
虽然都是高大的九层环形楼宇抱着一个巨大的白玉圆台,圆台上有宋家的墨玉徽记。
但整体上,郡城的这个书楼以及两侧的琉璃屋和中间的白玉广场,都要更宽大些。
书楼左侧的琉璃屋依旧是钱庄,右侧的琉璃屋则是纸扎铺。
最不同的是,郡城书楼的一层,进去后不是书局的一楼接待大厅。
这里只有一个正好被围起来的阴世入口。
未来,这里将是鬼魂们租防护纸衣,前往鬼市的唯一通道。
现在一层的大门暂时封闭着,当下只有承担了鬼市建设任务的鬼魂施工队有资格进入。
而现在书楼二层的大门进去后,才是书局真正的接待大厅。
除了这些,整个郡城的阴世书局的经营模式完全是仿照扶水县阴世书局来的。
连开业第一天的流程也大同小异。
先是安排带过来的鬼员工入驻书局、钱庄和纸扎铺。
等子正时分,郡城的鬼魂们差不多都聚到广场上后,瞎书生再到书楼的高层露台上讲话。
先介绍书局的人员结构和各自的职务,书楼、钱庄和纸扎铺的功用。
然后宣布《阴世杂报》(临江郡分刊)第一期面市。
然后是第一期报纸的读书会,读完报纸之后,就是有奖问答。
用报纸的内容把大家的兴趣都提起来,让大家对鬼币产生兴趣后,再读招工启示。
其中依旧有一则招募未开蒙学生的消息,一样都是每日在白玉广场上课,满勤一月,即可获得一两鬼币的。
这样勾起了鬼魂的欲望,又给了满足欲望的途径,整个郡城阴世的市场就初步被盘活了。
鬼魂们无聊的生活有了乐子,有了奔头,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第171章 分局
读报会结束,再正式售卖报纸,同时开启第一期报纸的剧情有奖竞猜,让《阴世杂报》彻底成为鬼魂们闲暇之余的讨论热点。
到此,郡城书局的开业流程就算是完了。
都是干熟了的活儿,进行的甚至比扶水县那回还要顺利。
主要是郡城阴世书局的宣传期太长了,几乎拖了一年。
许多郡城的鬼,都耐不住性子,先去扶水县阴世一睹究竟了。
所以郡城的阴世书局几乎是在众鬼的日期月盼中开业的。
宋玉善烧完书楼后,也进入了这个阴世入口,到了书楼一楼,走内部通道,到了书楼高层。
在视野最好的地方,暗中围观了书局开业的全过程。
也算是弥补了当年没能亲自目睹扶水县阴世书局开业盛况的遗憾。
等正式开始售卖报纸时,宋玉善就悄悄回到一楼,从阴世入口离开了,没有去打扰还在忙碌中的鬼员工们。
回到圆楼集市的时候,福满斋里也没人了,守岁的大家都回去休息了。
宋玉善穿过集市,锁好门,把乌骓从乾坤袋里放了出来,骑马沿着石板路往翠屏山飞驰而去。
纸扎的马就是这点儿好,不算活物,能收到乾坤袋里随身带着。
就是乾坤袋太封闭了,马儿在里面待久了会闹脾气,不过给它吃点真气,它就马上不计较了。
正月里,宋玉善先跟静娘、金叔、马小茂还有邱娘一起,盘点了一下年前集市、书坊和渡口的账本。
大概谁也想不到,只开业七天,此前在圆楼集市的资金投入,包括买人手的那些,就全部回拢了。
利润比书坊书局高太多了。
算完宋玉善都被惊到了。
集市本来是为了给未来的鬼市引流同时方便北岸百姓采购物资而建,盈利并不是第一位的。
等未来鬼市开了,鬼市低成本高利润的商品才是真正的赚钱项目。
所以外环集市自营店铺商品的价格都按照城里同类商品的最低价定的,只想着吸引更多的人来,利润都放到了其次,只要不亏钱就行。
只有福满斋是针对有钱人的高档酒楼。
集市外环一楼大部分自营店铺的单笔利润都不怎么样,有的甚至有轻微的亏损。
高端和精品服装店和福满斋的高档餐食,以及外环楼上对外租赁的店面才是盈利的重心所在。
结果现在,租店铺的合约得正月初十才签,租金还没到账,就赚到了远超她想象的钱。
这些钱的大头还是本来没有很大期待的外环自营商铺,走低价销售路线的那些。
能赚这么多钱,完全靠极致的薄利多销。
圆楼集市算是给了宋玉善一个实实在在的惊喜。
虽说有沾了年节福利,大家都舍得花钱办年货的缘故,但即使后面外环铺子的人流量少一些,等后面商家入驻,外环楼上的店铺也开起来了,集市产生的利润怕是比现在还要翻一番。
盘完账,宋玉善只觉得,不开鬼市,她也不怕没钱支撑阴世书局的扩张了。
有圆楼集市就够了。
往后阴世书局每开一个分局,就多开一个集市,也能达成供养阴世的目的。
但宋玉善却摇了摇头。
总是由阳世供养阴世也不行,这个供给关系存在的基础,是她这个集市与阴世书局的主人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