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修功德(236)+番外
还在前院弄了个藏书室,去书坊把观里的武技书入门部分印了下来,放在了其中,供弟子观看学习。
她领着外门弟子适应了一个月,就把前院的琐事尽数交给了他们,她自己做起了甩手观主,只管算命的事。
也不再来者不拒了,每日只算三卦。
这个消息放出去后,秦缘算卦生意的收入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变好了。
物以稀为贵,她的卦,也逐渐值钱起来。
宋玉善和秦缘在甘宁观后山埋头苦修,进步也是喜人的。
到腊月初的时候,宋玉善的二十七个气旋已经满了九成三了。
水行五行术小成,水盾术小成,火行五行术入门,火球术入门,凌波微步大成了。
聚灵阵也学会了,栖迟院、盘云院、妖怪书院广场都布下了聚灵阵,大家的修行速度更快了。
空白阵盘也已经制作成功了,就是阵盘还没来得及刻。
秦缘卜算术小成,土行五行术和地刺术也入门了。
第213章 灯会
正月初一,圆楼集市上元灯会。
圆楼集市才开了一年,就凭它奇特建筑风格、方便实惠的购物体验和独具一格的美食街,成了临江郡城购物消遣、享用美食的首选之地。
南北两岸的百姓早在年前就从各种渠道,得知了圆楼集市今年要大办上元灯会的事。
无论是去年八月就放出信来,参与人数众多的上元花灯比赛,还是灯会当晚的全场优惠,都很具诱惑力。
今年最漂亮的灯,必然是在圆楼集市。
这是去年年中大家都知道的事。
期待了半年了,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郡城的百姓、修士,大半都选择了来圆楼集市过元宵节。
有的白天就在福满斋订了客房,消遣上了。
但只有少数人知道,今夜圆楼集市的西北门也会开。
傍晚,天还没黑,百姓们陆陆续续来到了集市。
香香和林府尹紧随其后。
店主两夫妻一个打包红薯,一个称栗子,合作默契。
夜幕降临之时,西北门缓缓而开。
“走吧,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宋玉善做了个请的姿势。
香香看着和记忆中没什么两样的两个老板问。
多了好几个驻足于此,神情紧张又期待的人。
宋玉善领着他们一行人从福满斋的西门出来,来到了集市西北门处:“就是这儿了。”
“我还记得你!假死骗取救济金是犯法啊!”林府尹厉声说。
香香便自作主张,给每人买了一份烤红薯和糖炒栗子。
她请了香香和林府尹,还有莫玉鸣和宁丹霞一起,师姐也在一边作陪。
“哇!好热闹!”香香惊呼道。
宋玉善点了点头。
有衣衫褴褛的乞儿,有衣着富贵的年轻夫妻,有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有粉面含春的年轻女子。
这圆楼集市的灯会确实好看,但她始终没看出和天眼术、纸扎术有什么关系。
“所以‘阿宝小铺’的店主真的死了好几年了?这是鬼卖的烤红薯和糖炒栗子?”香香看着她买的东西,拿也不是,放也不是:“这还能吃吗?”
她吸了吸鼻子,闻到了熟悉的香味,视线落在了街道左手边的第一个小铺子。
“照实说便可。”宋玉善走了过来。
她垫着脚往门外看,一条笔直宽敞的青石板路延伸到了浓雾中。
宋玉善神秘一笑:“其实今日的灯会,还有隐藏地图,现在应该已经开启了,不如一起去看看吧!到那里,你们就明白了。”
阿宝捂住了脸,连口否认:“不,我不是阿宝!”
集市西北门附近,往日是集市里最冷清的地方,今日却很是不一样。
浓雾中映出了一个黑影,看着像是牌楼。
“你给鬼铺子开店?”宁丹霞问宋玉善。
路边的石灯散发着暖黄色的光芒。
一小部分人,目不斜视,急匆匆穿过了重重人流,直往集市深处而去。
有人路过此处,看到他们进去的背影,也好奇跟了进去。
香香瞄到旁边小板凳上坐着的衣衫褴褛的孩子,皱了皱眉:“这是你家阿宝?”
“好嘞!客官请稍等!”
西北门这儿就是美食街的尾端。
“我记得这个门以前都是关着的,这里面还有东西吗?”香香问。
在大部分人流连于集市上的花灯与美食的时候。
“我们确实已经死了,现在是鬼。我们放心不下孩子,找宋掌柜赁了这家店,现在也能照顾到阿宝了!”老板娘说。
此处往里,浓雾消失,灯火通明的街市出现在眼前。
这些人纷纷往门内去了。
宁丹霞和莫玉鸣对视一眼,一同出去了。
“哇!是我小时候吃过的那个阿宝家吗?”香香连忙跑了过去。
老板和老板娘顿时有些惊慌。
众人齐齐看向宋玉善,一肚子问号。
看到她,老板和老板娘顿时心中一定。
她瞧着店主夫妻身上穿的都是大红大绿的绸缎衣服,怎么给孩子穿成这样?
林府尹看着这个穿的像乞儿的孩子,表情惊疑不定:“陈阿宝?‘阿宝小铺’独女,八岁?父母双亡?去年还领了安济司救济金的是不是你?”
青石板路不长,很快就来到了牌楼前。
还有的人,发现这扇终日紧闭的门忽然开了,也进去看热闹了。
“玉善,你说今日就能看到你为什么学天眼术和纸扎术,我怎么逛了半天什么都没发现呢?”宁丹霞问。
“老板,怎么这几年没见你们在城里摆摊了?我找了你们好几年了,别家都没有你们家的好吃。听街访说你们病逝了,没想到你们还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