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修功德(24)+番外
宋玉善用那个破蛋也试出了鹅蛋的保存方法,那就是完全无法保存。
虽说加工后,功效不会丧失,但和普通鹅蛋一样,天气热,放不了多久就坏掉了。
只有完好的鹅蛋,保存期限才长一些。
唯一能无限保存鹅蛋的方法,就是让大白鹅先别下蛋。
它现在最短五日下一个蛋对身体无损伤,蛋暂时不下下来,也可以先积攒在身体中,最多可以积攒七个蛋,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下。
很难想象这些蛋在它身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七个大鹅蛋加在一起,都快有大白鹅身体这么大了。
宋玉善跟它说好了,每七日要下一个蛋,先在身体里攒满七个蛋存着,往后再一个个下出来,现在才攒了三个,今日也是因为日子特殊,攒的鹅蛋又够做一顿丰盛的膳食了,她才让大白鹅把存货都掏出来。
“你可真是运气好,遇到了小姐,不仅开了智,还得了庇护,否则这样的蛋,被别人得知了,要么把你关着天天下蛋,要么把你宰了吃了,哪会像小姐似的,不仅教你读书,还只要求你七日交一个蛋。”金大不羡慕它能下这样的蛋,只羡慕它能一开始就遇到了小姐。
大白鹅把头一扭:“嘎?”这还用你说?
金大也不通鹅语,只是跟它念叨念叨,免得它生在福中不知福。
“对了,小姐,你昨日让我寻几只小鹅回来让大白鹅带,今日我去集市上卖鹅苗的摊子瞧了,莫说小鹅了,张鹅倌家的大鹅都差点给人买走了。”金大说。
“啊?卖没了?”宋玉善很是奇怪:“怎得鹅忽然这么紧俏了?”
她就是因为大白鹅读书上了正轨,打算买几只小鹅回来让它帮着带,看能不能再开智几只,一只鹅是带,一群鹅也是带,还能多赚些功德。
金大看了一眼大白鹅:“因为它。”
大白鹅:“???”关它什么事?
“它读书之名日盛,许多没钱日日来书局读书的人家便起了便给家中小辈买了只鹅做伴读,自己在家教,现在鹅在扶水县已经成了读书人必养的爱宠了,县里卖鹅苗的就那么一家,准备的鹅苗也不多,一下就被卖空了,订单都排到了一年后,要不是张鹅倌死活不同意,他家种鹅都要被人买去了。”金叔说。
“今日我去,张鹅倌听说你也要买鹅苗,千万要我代他向你表达感谢,要不是你,他家生意也不能这么好,他说一年后,前头的订单忙完了,一定仔细给你孵一窝小鹅,亲自送上门来。”
谁能想到,一只读书的鹅,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呢?
大白鹅:哟吼~可以一年后再带崽儿了!
宋玉善听了,也只能等了。
扶水县实在太小,许多行当就只有那么一家经营,正好能满足县里人日常所需,这样突然爆火,销量大增,货源短缺简直太正常了。
索性也只用等一年,她还是等的起的。
不过鹅养不成了,要不再养只猪仔试试?金叔应该也是养猪的专业人才吧?
“成啊!买回来我养!”金大一口答应了。
宋玉善便把这事儿交给他去办,她自个儿提着午膳往县西去了。
果然是淬体境中期了就是不一样,今儿她从家里跑到白事一条街,气儿都没有喘一下,跟慢悠悠的走过来的感觉差不多,无比的轻松。
今日的白事一条街似乎格外的热闹,宋玉善还没拐进巷子就见到好些人往里头去了。。
谁家又死人了?
也只有这种时候,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宋玉善拐进巷子后才发现,别处都冷冷清清的,热闹的只有花婆婆的寿材铺。
第22章 求救
人都聚在门口,隐隐还有哭喊声,看着不像是来办后事的,倒像是来闹事的。
宋玉善提着劈开了花的竹棍就跑过去了。
到近前才发现,大多都是看热闹的人,有住在这附近的,甚至是端着饭碗来的,一边看戏,一边窃窃私语。
不过看热闹归看热闹,却无一人敢在寿材铺门口大声嚷嚷吵闹。
宋玉善挤开外头看热闹的人,便看到寿材铺门口,横了架板车,徐家老二、徐家媳妇儿、徐阿宝一家三口躺在板车上,气息奄奄,面色红紫,鼻下还掩着块粗布,鼓鼓囊囊的,不知下头藏了什么。
徐老汉和徐婆子正跪在寿材铺门口祈求花婆婆救人,得不到允许都不敢踏进去一步。
哭喊声便是他们发出来的。
宋玉善却觉着奇怪,花婆婆什么时候见死不救了?用得着他们这样来求?
徐老汉和徐婆子看到宋玉善,救命稻草般的拉住了她的衣袍:“宋小姐,你家学渊源,最过仁善,帮我们劝劝花婆婆吧,老二一家再不救,怕是就要不行了!”
宋玉善不知花婆婆打算,但知道她老人家如此肯定是有缘故的,不敢轻易答应,只说进去看看。
进了后院,花婆婆正坐在院中,未等她问,花婆婆便说:“他们一家说人是非太过,被口业鬼缠上了。我且晾他们一晾,需得让他们记下这个教训再救,否则救得了今日,也救不了以后,早晚会再犯。”
“口业鬼?”宋玉善已经见过妖了,鬼只有那日父亲赴任城隍在梦里见过。
她没有天眼,只有凝气境修了天眼术才能瞧见鬼,其他时候,除非鬼主动显于人前,人是无法见到鬼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鬼都有能耐在人前显露身形的。
花婆婆点点头:“他们一家三口,舌头都又大又肿,便是被口业鬼缠上后,日日不停说人是非造成的,如今面色青紫,昏迷不醒,呼吸微弱,说明这舌头已堵塞住大半口腔和咽喉,至少被缠上月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