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修功德(296)+番外
入城时,天已经亮了。
街上的早餐香气十分勾人,不过四人一夜未眠,又未曾修炼补充精力,有些困倦了,便直接找了家客栈入住休息了。
小睡了两个时辰,便差不多了。
秦缘打听到客栈附近有一家食肆,味道不错,价钱也实惠。
几人便一同前往用午膳。
这家食肆的餐食,虽不算特别好吃,但价格确实很实惠,比郡城便宜一大截。
用完午膳,几人付钱的时候,宋玉善瞄到食肆掌柜找回给她们的银钱上有一抹红,便制止住了师姐收钱的动作,把带红的那一钱银子挑了出来:
“掌柜的,这银子不干净,给我们换一个吧!”
“啊?”掌柜一脸惊疑,看到宋玉善莫名让人胆寒的目光后,他抹了抹手心的汗说:“好,好的,这就给您换。”
这次,他换了个干净的。
“掌柜的,劝你一句,青蚨回财,但也损德行。”走前,宋玉善留下了一句话。
食肆掌柜脸色煞白:“她……她真的知道?”
一时有些后怕,还好他没有多狡辩,这几人,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人。
心有余悸,但却没把宋玉善最后那句话放在心上。
四人出了食肆,秦缘她们这才忍不住问:“刚刚那钱,有什么问题?青蚨是什么?”
“青蚨是一种奇虫,这种虫,母子相依,分离后,无论远近都会再次相聚,即便偷偷捉走幼虫,母虫也能寻踪飞去。
若是在银钱上涂了青蚨母虫或子虫的血,用另一种虫血为引,就能让银钱悄悄返回。
我刚刚看到了银钱上的血迹,本也不能肯定,只是试探一下,是那掌柜的反应,让我确定了他真的用了青蚨血。”
宋玉善也没想到能在此处见到这只在书上看到过的东西。
第267章 河源村
三人恍然大悟:“竟有如此奇虫!难怪这食肆的饭菜价格比别家便宜,竟是因为这‘青蚨回财’!”
再一打听,这清水县中,果然经常有人丢钱,但都只是小钱。
“看那掌柜,未必把宋道友的话听进去了。”莫玉鸣说。
“无妨!看我的!”宁丹霞瞄见街边的茶馆,进去一趟。
第二日清晨,四人结伴离开清水县时,路过那家食肆,秦缘心有所感,卜了一卦:“这家店的掌柜,就快要倒大霉了。”
“看来他果真没有把玉善的话放在心上。”宁丹霞说:“昨日我将青蚨回财的故事,讲给了茶馆的说书人听,请他接下几日来多讲讲这个故事。若是食肆掌柜就此收手,不一定会被发现,可他若继续贪这不义之财,肯定会抓住把柄的……”
*
离开清水县后,四人便一头扎入了一片山林。
到了山林深处,凡人罕至的地方后,宋玉善和宁丹霞陆续发现了好些熟悉的药草,甚至还有两株灵草。
这些草药,对她们来说不算什么,但亲自发现并采摘草药的感觉,却十分新奇。
她们俩是处理草药的高手,在寻找和采摘草药上,却是十足的新手。
草药典籍背了一大堆,生长环境和采摘手法都记的滚瓜烂熟,但却没怎么真正实践过。
新鲜刚采摘的草药,药性更强,两人忍不住技痒,用新采摘的草药,练了几炉丹。
除了能入药炼丹的草药,偶尔还能发现一些能食用的野果野菜和菌子。
秦缘和莫玉鸣则对打猎这事儿来了兴趣,并乐在其中。
他们没什么野外追踪猎物的经验,但耐不住秦缘是个算师,有时候卜个卦,就知道往哪个方位走,更容易找到猎物。
他们几个敢在人迹罕至的野外乱走,不怕迷失方向,有一大半仰仗的是秦缘的卜算术。
除了算凡人的命运,她现在算方位和自身运势也很准。
她们四人,临行前都备了不少物资,除了粮食食物,宁丹霞和宋玉善还准备了辟谷丹,便是不采集打猎,也没问题。
不过此次不仅是为了赶路,同样也是为了历练。
在这资源丰富的春日山林中,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就地取材,合力做饭,填饱肚子。
虽说有时做出来的东西,味道不如预期,但这个过程是有趣的。
而且还各有所得,宋玉善和宁丹霞在药材的处理上愈发娴熟,秦缘和莫玉鸣猎野物更得心应手了。
夜里,她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搭帐篷休息,轮流守夜的。
休息大多也不是睡觉,而是打坐修炼。
这日,一个晴朗的午后。
她们爬上一座山山顶后,秦缘运转凌波微步“飞”上了树梢,往东方眺望。
连绵的青山起伏越发变缓,直至消失,一条银色丝带在远处的平原上蜿蜒远去,河岸边方方正正的,似是田地,天边隐约还能看到一些田地。
“应该是到河源村了!”秦缘冲树下喊道。
宋玉善正在和宁丹霞处理一株百年灵参,将之放到玉盒中,贴上中品保鲜符后,她才运转凌波微步,到了树梢上。
视线尽头,确实有河流和村庄。
宋玉善指着离村庄隔着两座山的的一座小山说:“那山上,是不是有个亭子?今夜我们就在那里歇脚吧,找当地的鬼魂问一问,就知道这里是不是河源村了。”
远离人烟的地方,秦缘用卜算术确定大致的方向,到了有人的地方,宋玉善再用香烛纸扎找鬼确认一下地点,再比照着地图,就不怕偏离路线了。
秦缘一看,果真发现了一亭子:“好!”
莫玉鸣和宁丹霞二人,没学轻功武技,每到这时候,就只能望树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