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聊斋修功德(457)+番外

作者: 忘鱼鱼 阅读记录

其实要不是那处阵法,她估计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家门了。

主要是周边的街道,房子,似乎都重建过了。

这倒也正常,毕竟已经过去好几百年了。

当初的街坊邻居,早已经不在了。

而且那周围的宅子,都又大又阔气,衬得原本不算小的宋宅,看起来像个小院子似的不起眼。

宋玉善带着金叔降落到了那处,他才认出来。

因布置了阵法的缘故,院子也早就没有让外人看守打扫了。

不过这护院阵法还不错,这么多年过去了,宅子还和当初她刚离开的时候差不多,没有破败的不成样子。

就是院中的草木长得有些过于茂盛了。

尤其是后花园,已经完全没有了花园的样子,长成了一个小丛林了。

“后花园就叫它这么肆意生长下去吧!我先修剪一下前院的杂草和树木,咱们就可以住进去了。”

宋玉善说着,召出本命神兵,化出了一百种不同的兵器,控制着它们一起动手。

没一会儿,前院长越了界的草木,就被剪掉了。

再一个清洁术,就收拾完了。

扶水县变化很大,但这个她从小长大的院子,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正房,厢房,书房……她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看过去。

幼时的记忆逐渐涌上心头。

在书房中,宋玉善找到了当初父亲教她读书习字时的书。

即使有阵法在,书本也已经泛黄,变得脆弱了。

她都得小心翼翼的翻动,才不会翻坏。

在书房中坐了几个时辰后,宋玉善将神识放开,延伸至整个宅院,想要找找有没有什么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本来只是一个没有根据猜想和希望,想看看父亲有没有给她留下别的什么线索。

结果没想到,还真的发现了东西。

那是父亲卧房中,掉在床缝里的一页纸。

她小心的将它捡了出来,轻轻吹掉上面的灰尘。

“某县有一秀才**,病中入梦去考试,作下‘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公文,诸神传赞,得为城隍。

阳寿将尽,怎奈家中幼女无人护持……”

父亲的笔迹,写的正是幼时父亲给她讲过多次的考城隍的故事。

只是这张纸,第一句话后面有两个黑色的墨团,好像有两个字被挡住了,看不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第411章 墨团

宋玉善拿着这张纸,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对着阳光来看,依旧辨认不清到底是什么字。

用神识去看也是一样。

到底是什么字呢?

宋玉善研究这张纸研究了几日,才终于发现了一点端倪。

笔迹的墨,和这墨团的墨不是同一种!

发现这一点后,她立刻有了办法。

单手捏诀,施展清洁术,小心的将墨团的墨当脏污清洁下来。

却不想,纸张还是太脆弱了,立刻寸寸龟裂。

不过在纸张完全破碎前,宋玉善还是看到了墨团下面,曾经被遮盖着的两个字。

“宋焘!”

第一句话,完整的应该是“某县有一秀才宋焘……”

幼时,父亲给她讲的故事主人公,果然就是他自己!

宋玉善更加坚信,当初那不是梦了。

这个发现,叫宋玉善之前的担心,全部烟消云散,心态更稳,更平和了。

见金叔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宋玉善展颜一笑:

“金叔!今儿天气正好,我们出门去城里逛逛吧!”

金大松了一口气:“好!”

*

多年紧闭的宋府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中走出两个人。

“呼~这条街冷清了许多啊!”宋玉善看着比原来宽敞了一辈,却空无一人的街道说。

“这块儿现在都是达官贵人的宅院,以前的那些街坊邻居,点心铺子都不在了,也就没有什么人往这边儿来了。”

前两天,阴世就送来了不少扶水县现在的资料,宋玉善研究那张纸,没来得及,但金叔都看过了:

“这样也好,我们回来也不会惊动百姓……”

“嘭~”斜对门,一个宅子的大门合上了。

隐隐还有匆匆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宋玉善用神识一探:“对门的家丁看到我们了。

李府?这是谁家府上?”

以前宋府对门是袁府来着。

不过袁家老早就搬到郡城去了。

“这应该是县令府邸,县衙也搬到了这附近来。”金大说。

“哦!那应该没事儿。”宋玉善说。

能当上县令的,必定都是去郡城才加过郡试的。

见识过大场面,就算知道她们回来了,也不会声张。

不会影响她在扶水县的行动。

果然,都走出这条街了,都没有人来打扰。

如今扶水县的百姓,虽然对她的名字耳熟能详,但是却没人见过她。

宋玉善和金大在城中闲逛,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这也叫她们得以亲身体验,重新认识了一下现在的扶水县。

过去的店铺,只有宋家书局和福满斋留到了现在。

不过店内的样子,也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了。

书局非常大,不仅卖纸张书本,还卖笔墨砚台。

甚至还和阴世书局那样,有专门的阅览区域。

福满斋现在仍是扶水县最大的酒楼,但斋中的厨子,已经是金大不知道多少代的徒弟了。

宋玉善和金大去吃了一顿,还依稀可以找出几样当初她和金叔研究出的新鲜菜品,不过吃起来,味道已经完全不同了。

中间大概经过了很多代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