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遁归来的我不做向导了(57)+番外

作者: 深水恒星 阅读记录

说是历练,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新人们报名的热情甚至颇为高涨,这在履历上算是挺漂亮的一笔,对今后的晋升来说是个不错的开头。

也正是因为实际危险系数不高,军政府才会推出这样的政策,反正他们的目的总不会是奔着弄死新人去的。

艾维军部这边,入选的两个新人都是向导,而且在学院时还是同个班级的。只是成绩相差有些大,一个是优秀得非常突出的年级第一,另一个相比之下则显得碌碌无名。

朱利安听说这件事时,起初表现出了不赞同。但苏间罗正是想出门闯荡一番的年纪,虽然表面上还比较冷静自持,但一颗心早就飞往了遥远的伊什冰原。

朱利安也清楚他的想法,最终还是没有过多阻拦,由着他去了。

不过,尽管苏间罗出发前早做了心理准备,真的抵达目的地之后,最初的兴奋在极寒的茫茫雪境中逐渐褪去,紧张感依然占了绝对上风。

特别是在脱离了驻军范围,彻底进入这片无人区后。

自他们离开上一个探测站,已经过去了三天。这支从南方来的探测队运气不太好,一连几天的风力等级都在六级以上,如果在雪地里不戴护目镜,首当其冲的不是雪盲症,而是裹挟着冰雪的大风让人根本睁不开眼睛。

但一味在原地驻足,也只是徒劳地浪费时间罢了。极地的环境太过恶劣,又很难与外界联系,他们不能停留过久,必须在物资耗尽之前,尽快拿到最后一个基站,也就是塞西莉亚探测站的数据。

他们的最后一站,塞西莉亚站,就坐落在瓦莱里湖边,是距离“渊眼”最近的探测站之一,这一片其他的基站都被废弃了,所以它的数据不可或缺。

所幸瓦莱里湖四周的地势并不算特别陡峭,但也不是能光靠双脚就能翻越的坡度。众人纷纷掏出冰斧、冰镐一类的工具,开始向上攀登。

攀岩对苏间罗来说算是小菜一碟。攀登雪坡虽然有点难度,但来之前他们已经接受过简单的培训,来的路上也爬过不少坡,他现在已经颇为得心应手。

正准备将长镐斜着插入雪里,他余光忽然注意到一边站着的人。

何成蹊安静地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冰镐,却迟迟没有动作。

苏间罗刚想开口叫他,已经爬出一段距离的领队大声叫道:“还没上坡的动作快点!”

何成蹊只好朝前走了几步,动作却依旧十分迟缓。领队显然看见了他,催促的语气变得不善:“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把少爷脾气收一收,等掉队了死在这也没人管你!”

苏间罗用力将镐结实地压进雪里,偏过头问他:“成蹊,你怎么了?”

何成蹊明显脸色发白,嘴唇则有些泛青。“我……没力气了。就算爬上去,也肯定会滑坠……”

苏间罗愣了愣,何成蹊在班里不是太活跃,他和对方有过不少交流,可关系并不算熟稔。不过,作为班长兼首席,对同学最基本的了解还是有的,他知道对方的觉醒天赋不错,但在体能方面的确有所欠缺。

确实,在塞西莉亚站将所有事项处理完毕,他们即刻就要动身返程,这个地方不宜久留。如果在这里耗尽体力的话,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就麻烦了。

苏间罗从背包里掏出一根缆绳,牢固地系在腰上,将另一端递向何成蹊。

何成蹊也愣了愣,但很快反应过来,他同样了解班长的为人秉性。

他接过了绳子的另一端,轻声说了句谢谢。

多带一个人对他来说吃力了不少,他虽然是同级生里更年长的那个,但身体发育迟缓,体型并没有和同龄人拉开什么差距,何成蹊虽然体能差,但并不是个多么瘦弱的男生。

好在最终,他们还是成功翻越了山坡。解开绳子后,苏间罗差点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出的雾气让防护面罩一片模糊。

在上头等了半天的领队见两人气喘吁吁的,便也没再多说,只是冷不丁地抛了句:“还得是优等生啊。”

苏间罗气还没喘匀,听见这话连忙赔笑:“抱歉,瓦尔列夫先生,给您添麻烦了!成蹊不小心崴了脚,我待会儿到下面帮他处理下。”

何成蹊没说话,只是脸色更白了。

即使在夏季,瓦莱里湖也依旧冰封千里,远远看去,真的就像一只镶嵌在雪地上的蓝色眼睛,在这一片白色的冰原中呈现出动人心魄的美丽。

很难想象,在那透不进一丝光的深渊之中,冰面下十几万米深处,“渊眼”依然安静地在熔岩中下坠。

探测队迅速兵分几路,包括技术专员在内的一部分人进入站内工作,其余的人则自动分成几组,在外望风。

作为“渊眼”的降临地,这里可以说是辐射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但一个奇异的现象是,降临地的中心区域几乎见不到亚种的踪迹,不论是低等种还是高等种,从未在此处现身过。

就这样,降临地反而成了最安全的特级辐射区,尽管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多少年来,没有探测人员在这里受到袭击。专家对此的推测五花八门,却同样没有定论。

长时间在烈风和雪地里长途跋涉,人们其实都已经快到极限了,不同程度地感到疲惫,只是不像何成蹊这样虚弱而已。

一路上他们遭到过几次低等种的袭击,但都幸运地没有造成伤亡,成功全身而退了。此刻,身处世界上最神秘,也最安全的无人区,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松懈了一点儿,只盼着完成任务,快些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荒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