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小天使(69)
燕棠准备好材料后跟郑琦老师见了一面,又得知了更详细的情况。
《苦月亮》属于学院和新世纪翻译出版社的合作项目,除了出版社内部专事俄语图书进出口的编辑们在场外,其他几家大出版社的编辑和一些著名译者也会参加。
燕棠听到这个阵容后,大脑里的弦直接绷至最紧。
她非常不擅长应付人多的场合,尤其是在众人面前进行严肃正经的展示,上大学后进行专业课pre从来都是她的噩梦。
在这种场合下,她总是容易紧张到大脑空白,说话卡壳,逻辑混乱,最后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为了不掉链子,燕棠接下来一周里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就连陪同宋郁训练的间隙也在反复熟悉讲稿,甚至趁着训练午休的时候,在宋郁面前进行了一次模拟展示。
“……用尖锐的匕首剖开我……品尝我不为人知的鲜美。”
宋郁垂眸看着讲稿,目光落在这段诗上,心里泛起一阵绵密的痒。
他伸手把燕棠拉进怀里,轻声说:“我想……”
燕棠还在按照稿子练习,冷不丁被他抱在怀里,直接拿着手里的纸质稿件对着他的裤裆拍下去。
“你不想!”
宋郁遗憾地放开她。
他只是想亲一口而已,但燕棠现在对他毫无兴致——她竟然会对他没有兴致。
现场评审的地点也在海淀区,下午两点开始,从学校门口坐公车可以直达。
现在是四月末,这天的北京也是漫天柳絮,无异于春日飘雪,燕棠戴着口罩在公车上坐下,身边十个乘客里四五个都犯了鼻炎。
往常这个时候,燕棠也会有轻微的过敏症状,但今天的状态却异常好,她视之为一个好兆头。
新世纪翻译出版社专供译文出版,成立十几年,属于国内一线出版社,在产业园里独占一栋楼。
燕棠在楼下跟郑琦老师碰面,一起坐电梯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一些人,一侧是进行评审和旁听的编辑和译者,另一侧专供申请人就坐。
燕棠在展示中排第三,旁听了前两位申请人的展示,手心微微发汗——在座的人都非常专业,任何不严谨的BB囍TZ地方都会被立刻识别,如果对所翻译的书不够了解,也会在提问环节暴露出来。
很快就到她上场,一站在台前,二十来位专业人士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充满打量和审视,只有坐在边缘的郑琦老师正带着鼓励的微笑看向她。
“《苦月亮》是诗人塔季扬娜·利托娃所写的爱情短诗集,诗人擅长运用意象的多种文化含义,展现一段深刻的爱情如何从动人心弦的开端走向无疾而终的结局……”
以往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燕棠在上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必会磕巴,但今天竟然没有。
相反,在摆脱了最初的紧张后,她迅速地进入了冷静的状态。那种慌忙无措、没有底气的心态,不知在何时被改变了。
仔细一思索,似乎并非无迹可寻。
——在俱乐部参与了无数次的讨论会,燕棠已经习惯了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口说话。
——陪同宋郁参加了众多媒体和粉丝关注的比赛,去过了有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的派对,燕棠早就见识过比这更大、更高端的场合。
——而跟小洋人宋郁在一起待久了,她在中文和俄语中切换更加自如,表达更加精准。
再加上充分的准备,燕棠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这一场展示,甚至成为这些申请人里面现场表现最好的那一位。
“你的语言能力比我想得还要强。”
结束后,郑琦惊喜地拉住她往外走。
“刚才我听到他们在讨论你,评价很好。”
燕棠不知道这是否是郑老师的鼓励之词,但心里难免雀跃。几位编辑站在走廊处聊天,她被郑老师带过去打招呼。
部门主编叫章叙慈,是位气质文雅的中年女性,穿着中式绸面长裙,浑身有股温柔的书卷气。
她也是刚才提问环节里对燕棠提问最多的人,热情地跟燕棠握了下手,而其他几位编辑见她们要聊天,礼貌地先走了。
章叙慈笑着对燕棠说:“刚才我们还说,你虽然翻译经验少,但是作品还是蛮惊艳的。我把你的这份译作对照俄文原版读了两遍,有一两个地方和你想的不一样,但你的处理很有意思,所以我才会在刚才多问了几个问题。”
燕棠这一天受了太多夸赞,有些腼腆地笑了笑,跟她道谢。可章主编却说:“你别谢我,要谢就谢郑教授。”
她微微一怔,又听章主编说:“现在只有我们三个人,就当随便跟你聊聊,别往外说就行。我们出版社每年出版图书的销量也是有指标的,你翻译的这本诗集冷门,你又是个小年轻,从商业上看没有什么加大资源的必要。但郑教授帮你交评奖申请表的时候,拿着你的稿子直接到我的办公室,要我好好读一遍……”
燕棠很是意外,心里漫上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郑重地向郑老师道了谢,可郑琦却只是笑笑:“举手之劳,还是你自己做得好。”
这份翻译工作,还是燕棠当时误以为错失给宋郁的补习机会而匆忙应下的,她本意是只图钱,不图名,因而没料到还会碰上这样的意外之喜。
哪怕会止步于第二轮评审,她今天已经收到了从未有过的夸赞,就好像是上天看不下去了,终于大发慈悲地赏了她一点儿甜头。
燕棠从出版社的大楼走出来,才发现天已经黑了,不远处的产业园大门停着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她从老天那里得到的另一个甜头正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