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真空里(3)
此时的我只以为张和是不希望唯一的亲人知道他成了杀人犯。
所以我松口。
「好吧。」
「学长,是不是只要有新的证据就有可能改变死刑判决?」
「只要证据合理合法。」
张和坐回椅子上,好像犹豫再三,最后咬牙拍桌,下定决心一样。
「学长,我要翻供!」
4
「翻供?」
回想起本案铁证如山的证据链和供词,我真的不太理解张和翻供的行为,所以我提醒他。
「张和,你的审讯记录全部有视频存档,审讯过程不存在严刑拷打和疲劳审问,证据链都指向你,你不要为了上诉而说假话。」
张和点头。
「学长,我不能接受死刑,因为不是我想杀孙华,是周钱想杀孙华。」
「周钱?这个名字我有印象。」
我刚准备思索,张和就说出了那人的身份。
「工地的项目经理。」
这话才说出口我就懵了。
伸出手比划了好半天才捋清楚思路。
「周钱,项目经理,公诉人的证人?」
「嗯。」
我把脑子里那些凌乱的语言汇总成一句话。
「买凶杀人?」
就看见张和直视我,点头。
「他给我一百二十万,让我杀孙华。」
「为什么你现在才说?」
「一百二十万,只要我能出狱,就能拿到一百二十万的巨款,所以我之前自首,配合警方做口供,都是希望能轻判,我只要挺过在监狱的日子,一出狱就能拿到一百二十万,可现在我被判了死刑,我根本没有命拿到这笔钱,那我不如保住性命。」
原来如此,我好像搞明白了这其中的逻辑。
「难怪当你听到最快十三年就可以出狱的时候就松口了。」
慢着……
不对啊。
孙华只是外来务工人员,周钱是项目经理,他要是讨厌孙华,大可以直接用职权把孙华赶走,何必杀人呢?
我将疑惑问出来,就得到张和这么一个回答。
「我不知道具体原因,只猜到一点点,孙华大概知道经理的什么秘密,他好像已经用这个秘密威胁过经理好多次了。」
听完这个解释,我坐回椅子,拧紧眉头,捂住眼睛,这个案子好像没看上去那么简单。
我又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于是问。
「那里是工地,周钱完全可以用施工事故来杀孙华,为什么要找你?」
他给我的回答也很真实。
「经理说,如果孙华死在项目上,项目就要停工整改,会影响进度,那是房产工地,一旦停工,就会……」
他话不说完,点到为止。
如果问题按照这个逻辑来解释。
那就太合理了。
孙华屡次用秘密勒索周钱,周钱不堪忍受,于是买凶杀人。
而张和因为未出社会,遂被周钱教唆,实施了杀人行为。
张和知道自己无法逃脱法律的惩罚,于是打算通过自首的方法获得减刑,好早日出狱得到这笔巨款。
之前在供词里不说这件事,是为了钱。
而现在翻供是因为被判死刑,就得不到钱了。
如果以此为上诉点,证明周钱买凶杀人的罪行。
或许能为张和减刑至……十五年有期徒刑。
5
我将张和的翻供提交给了法庭,按流程,本案需要递交回公安机关重新审理。
事后,刑警来看守所对张和进行审讯,我那时候就坐在张和左边。
他们当时提问的重点就是证据。
警方需要证据证明周钱买凶杀人,张和的供词可以算作人证,但想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还需要物证。
结果这么一询问,发现张和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周钱的罪行。
周钱是这么联系张和的。
他在工地趁张和做工的时候,将张和拉到一边,和张和提了这件事,并口头承诺给现金。
施工现场,唯一的监控探头在塔吊上,所以就变成了如下情况。
一没有通过短信、通话、社交媒体联系。
二没有留存的合同字据。
三没有监控记录。
我和警方面面相觑,都觉得头疼。
我们一致认为是张和的社会阅历太少了,只一个口头承诺都能教唆他动手杀人。
眼下警方只能从周钱入手,看看能否取得进展。
……
在警方调查周钱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不能闲着。
对刑事案件来说,如果能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对量刑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于是我去警局的招待所找到孙华妻子。
她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乡下女人,女儿在一旁预习英语,她只能坐在一边空着急。
在我说明来意以后,她先是欲言又止,然后哭笑不得,掩面低头沉默了几秒,然后终于爆发。
就看她抓起招待所的玻璃杯,手悬在半空,迟疑了几秒,然后还是摔了下去。
在摔杯子的同时激动地叫出声。
「啊啊啊啊!」
我当时挺害怕的,有点手忙脚乱,拿起公文包就挡在自己面前,生怕她一会儿暴起打人。
尖叫声结束后,她没打我,反而痛哭起来。
「孩子刚刚死了爹!你现在让我写谅解书?我现在连以后怎么生活都不知道,你要我原谅那个杀我老公的恶魔!不可能!」
这事确实不合理。
如果这是部电视剧,我大概是反派。
而且是那种穷酸反派。
希望得到孙华妻子的谅解,却又无法给孙华妻子任何补偿。
我都有点唾弃自己。
但是我作为张和的律师,有些事情不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