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柯同人)来自同位体新一的柯学援助(102)

作者: 白玖玖玖瓶bottle 阅读记录

网站很快给出许多搜索结果,柯南按着顺序点了十几个新闻报道,锁定了一个人——高中生侦探服部平次。

地域总是难免会有隔阂与区分,工藤新一在东京是有名的高中生侦探,被称为平成年代的福尔摩斯,但是到大阪去,或许没什么人听过他的名字。同样,服部平次在大阪当地其实是很有名的一个高中生侦探,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很多关于他的报道,但工藤新一此前也没听过这个名字。

报道上,服部平次今天还破了一起案子,可见并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况。柯南不由得开始好奇,是什么案件还要特意花钱来委托毛利事务所,而不是去拜托服部平次破案呢?明明服部平次就在大阪,找他破案还不用多花钱。

信息太少,现在肯定是得不到结果的。柯南给惟宗平一发了条消息说明了一下情况,就关灯睡觉了。

……

柯南上了车就倒在后座睡着了,一直睡到听见小兰在喊他,才迷糊地睁开了眼睛。

都怪昨天一时兴起去查了大阪的侦探,后来半夜柯南没睡着,又爬起来看了很多有关于服部平次的报道,甚至看到了他十四岁破案的新闻。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优秀的侦探,是确实有实力的侦探。

工藤新一的胜负欲莫名地上来了,他想跟服部平次比较一场。

但是以他目前的情况,这个想法显然还实现不了。柯南的思绪持续发散,从如何在这次委托过程中打听更多有关服部平次的消息,到要尽快摧毁酒厂,早日恢复成工藤新一,才能堂堂正正和服部平次比试。

越是想就越是睡不着,直到天边已经蒙蒙亮,柯南才逼着自己勉强睡了一下。

总之,在车上补过觉之后,柯南精神了很多。他下车跟着毛利兰,看向眼前古色古香的大宅子,最前面的毛利小五郎已经跟头发花白的管家进行了沟通,管家领着他们进入宅子,顺便说明委托的情况。

“三天前,家主收到了一封恐吓信。”管家的语速很慢,“今年是家主与夫人结婚的第十年,当时他们正在为五天后的结婚纪念日做准备,也就是后天。有三位仆人被安排去购买布置场地的材料,他们带着材料回来时,从布袋里发现了一封信。”

“仆人将信封拿了出来,发现上面写着家主的名字,就把信交给了我。我拿去给家主时,家主正在忙碌,让我帮忙念一下信上的内容。”

“那封信只有两行字,应该是从报纸上裁剪了需要的字,然后拼贴起来的,大概的意思是,有人会在结婚纪念日当天杀了家主,除非家主将某件事公之于众。”

柯南皱着眉头,忍不住问:“有调查过信封的来源吗?买到丝带时,袋子里有这封信吗?”

管家摇摇头,说:“在店里拿到丝带的时候,仆人都

是一条一条检查过的,否则,一旦有一条丝带出了问题,他就会被辞退。可以确定的是,在离开那家店时,袋子里绝对只有丝带,信封究竟是什么时候到袋子里的,恐怕就要毛利先生来调查了。”

“店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没有信,那肯定就是路上被人塞进去的。”毛利小五郎说,“那个仆人路上是不是被人故意撞到过?”

管家叹息:“并没有。那位仆人说他回来的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事,他根本不知道信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袋子里的。而且,因为宅子离市区比较远,我们给购置物品的仆人也配了车,他们出了商场就直接上车,如果有人故意放这封信,只能是在商场里放的。”

毛利小五郎问:“那你们没查过商场的监控吗?”

“商场的人流量实在太大了,我们很难从中锁定可疑的人。”管家边说着,边打开了一扇门,微微鞠躬:“老爷他们就在这里面,毛利侦探、毛利小姐还有这位小先生,请进。”

三个人依次进入房间内。柯南一进入就扫视了一遍屋子,忽然,他的视线停在一个人身上。

这个肤色较深,明显非常年轻的侦探,分明就是柯南熬夜查了的高中生侦探服部平次!

第73章 看恐吓信

“北条先生, 既然送来恐吓信的人没有明确地说明要你公布什么事,那就意味着他认为你肯定能立刻知道究竟是什么事。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到底是谁寄了这封恐吓信,就应该把这件事告诉我。”

服部平次没有看走进来的三个人, 他正认真地对坐在对面的北条先生说:“寄恐吓信的人会把报纸上的字裁下来拼贴,显然并不愚蠢。他要你公布于众的那件事,很可能就是寄恐吓信的动机。只有知道了究竟是什么事, 我才能够锁定嫌疑人的范围。”

北条家现任家主名叫北条英和, 今年已经将近五十岁,而将要与他一同度过结婚十年纪念日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北条梨沙子。见到毛利小五郎等人进来, 北条英和先歉意地对服部平次点点头,才站起身迎接:“毛利侦探,非常感谢您愿意来到这里, 请坐。”

毛利小五郎跟北条英和客套了两句,几人才依此坐下。柯南和服部平次中间隔着毛利小五郎和毛利兰, 他很难观察到服部平次,只能先把心思放在案子本身。

“我来为两位介绍一下,”北条英和说,“毛利侦探, 这位是我们大阪的名侦探服部平次,少年英才,破过不少案子。服部侦探, 这位是东京那边的名侦探毛利小五郎,有着‘沉睡的小五郎’的美称。能请到两位侦探前来帮忙是我的荣幸, 如果各位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可以尽管与我的管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