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转念想想,龟兹城现在那么缺粮,全都在等着今年秋天收获的时候发力呢,如果能够改变这种离谱的耕作方式,把所有的土地都利用起来,育苗的育苗,该施肥的施肥,该浇水除草捉虫的时候也别偷懒,那今年的收获岂不是能翻上不止一倍?
把这个计划书献上去,雁帅会给自己记多少功勋和声望?
光是想一想施青青心里就已经开始美了。
这泼天富贵终究是轮到我了!
“今天先回去吧。”她站起身,果断道,“现在这个计划不行,我重新写一个,问过雁帅之后,再看看要不要全城推广。反正我名下的土地,肯定是不能这么搞的。”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莫名显得很专业、很有信服力,曹茂虽然有点将信将疑,但也没能说出反驳的话,脚步沉重地跟上了她。
……
施青青没有浪费时间,直接死回了龟兹城。
虽然掉点经验和钱,但反正现在的等级没那么快提升、钱她也不是那么缺,也就无所谓了。至于身上携带的东西,她在拨换城也租了个房子,专门用来放这些,现在两边都备着可能用到的各种装备和工具,通过复活点传送还是挺方便的。
回到龟兹城,她就找出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明明感觉已经想得很清楚了的内容,但下笔的时候又会发现还是有太多不确定的地方,施青青只能下线去查资料。
有时候她觉得游戏里的时间流速跟现实一样,挺煎熬的,比如一次耕作,就真的要硬生生等上几个月。但也有时候,比如现在,她觉得这样也挺方便的,不然,她下线查个资料、写个计划书回来,游戏里已经过去三五天了,那她就该傻眼了。
一边查资料一边写计划书,忙碌的间隙里,施青青开始期待系统抽取的种田玩家了。这回做了很多限制,抽到的不说全都是有种田经验的人,至少也有一半吧?
到时候很多事情就可以集思广益,不用她一个人头秃了。
查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几本很不错的农业专著,施青青干脆下单了实体书,打算回头慢慢啃。
付完钱,看到订单页面的那一刻,她突然有点恍惚。
上一次买书还是在大学里。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进入社会之后,还有几个人在主动学习?往往都是需要的时候问一问搜索引擎,或者视频网站上看一些大佬总结的碎片信息,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一知半解。
用时髦的话说,是“享受知识从脑海里拂过,最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感觉”。
现在她居然为了玩游戏开始看书了!
这说出去谁敢信?
好在计划书不是论文,不用查重,施青青写完之后上传到论坛,又进游戏去抄写了一遍,然后就兴冲冲地带着它去见雁来了。
看到这份计划书,雁来微微一顿,不由抬眼去看施青青。
这傻孩子写之前肯定没想过去问问其他人有没有模板,考虑得也不像是倪浩香和第五交响曲那样全面,所以这是一份简体字横排版的计划书。
虽然雁来能看懂,但她想了想,还是退了回去。
让玩家用简体字、甚至是直接在游戏里推广简体字,也不是不行,但是古代背景的游戏就该有古代背景的样子。
施青青直接闹了个大红脸,抓着计划书就跑。
雁来也不以为意,倪浩香是个社畜,第五交响曲心思缜密,跟他们相比,施青青这个没有求职经历、没写过公文的自媒体博主,有点疏忽是很正常的。
成熟的玩家都已经会自己改进种田流程,主动增加工作量了,她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中间的小插曲没有影响到结果,施青青的计划书顺利通过,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奖励和一个称号。
她还去看了看大佛的进度,稍微刷了一点任务进度,这才回到拨换城,又抄写了一份计划书,拿着去见曹茂。
好这玩意只用写这么两份,回头直接往论坛上一贴,所有种田玩家都能看到,不用她再去费劲。
曹茂之前就从施青青的态度里感觉到,自己这个屯田官好像有点没用,等看到这份计划书,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死了。
他也不问施青青怎么连种地也会——天兵看起来什么都不会,但他们不管会什么,却又都不至于让人惊奇,毕竟带了个“天”字,就算施青青说自己是现学现卖的,曹茂也不会奇怪。
计划书上的内容比曹茂凭经验总结出来的细致太多,但是细细思量又会觉得都很有道理,甚至有些内容是他平时就知道但说不出来,看到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他心里甚至隐隐有种感觉,这个天兵该不会是把天上种植的秘籍偷来了吧?
但不管怎么来的,既然比自己高明,那他只需要照做。
虽然中间出了一点岔子,但剩下的工作就都是曹茂熟悉的了。
自汉至唐,几乎每个朝代,包括混乱的魏晋南北朝,都没有放弃对西域的经略,而中原朝廷对西域的经略,又必定是伴随着屯田的,而且还不是民屯,而是军屯。所以他们的耕种方式就是施青青想要的那种,几百上千人一起协同劳作,既热闹又能提升效率。
这方面的经验都是现成的,虽然以前管的是士兵,现在管的是俘虏,但对曹茂来说并没有区别。
而且施青青还得知了一个意外之喜,俘虏会由官府这边负责派人管理,她只需要定好工期,支付这段时间的工钱就可以了,这就相当于只在农忙的时候雇一批短工,干完活就不用她管了,能省下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