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158)

两边的气性都上来了,跃跃欲试想跟对方碰一碰。

赤松桑吉一挥手,吐蕃士兵便都下了马,开始列阵。

相比于一般人印象中的骑兵冲阵,吐蕃人其实更习惯步战,马匹更多是赶路的工具。

赵猫猫当然不会礼貌地停在原地,等他们整队,立刻就下令玩家冲上去进攻。可惜双方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而吐蕃人的速度也确实很快,等玩家冲到近前的时候,他们也已经列好了阵。

接下来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正面对冲。

一交上手,赤松桑吉心下就微微一沉,有些吃惊地发现,这些在他的印象里,全靠堆人数取胜的唐兵,不知什么时候,实力已经提升到了能够正面跟吐蕃精锐士兵交手的程度。

虽然他能够感觉到,天兵的实力还是要弱一些,但是他们比吐蕃士兵更不怕死,就弥平那一点差距。

赤松桑吉立刻冷静了下来。

不过打都打了,现在撤退也不可能。

再说,他带出来的是一千人,对面也是一千人,而且很明显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补充。

正面作战,吐蕃人不惧世上任何一支军队!

玩家也是头一回经历这种正常的战争,也很想称量一下现在的他们,跟全天下最精锐的吐蕃军之间的差距。

不得不说,差距还是有点明显的。

吐蕃人是真的难打,他们就像是肘子中间的那根骨头,就算外面的肉被片干净了,也能长出新的来,骨头却始终还是骨头,根本没有太大的损伤。

就算现在所有的肉都已经被剔下来,只剩下骨头,想要将这根骨头砍开了砸碎了来炖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玩家们还是打得很松弛,反正这一千人留下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了,就算能换对面一半、哪怕三分之一,那也是值得的。

然而战斗正酣时,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呼喝声。

抬头一看,居然是吐蕃人的援军到了。

“靠,居然摇人,不讲武德啊!”一个玩家气得破口大骂。

一直以来都是玩家的援军源源不断,将对面的敌军打到自闭,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情况。

不过也是,人家焉耆军的营地就在后面不远处,明知道这边打起来了,怎么可能不派兵过来增援?换做是他们,肯定也是会这么干的。

但还是憋屈啊!

本来不说换掉一半,三分之一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援军一来,就不好说了。

可恶!

……

最后一个玩家也被送走了。

赤松桑吉却没有立刻放松下来,而是转头吩咐亲兵清点人数。

吐蕃军队很少会有被敌军击溃的情况,一直都以能战到最后一人为傲。但是再怎么不怕死,又怎么跟真的不会死的天兵相比?

所以这一战的损失比预料的更大一些。

纵然他们是取胜的一方,也实在没什么可欢喜的。

不过好歹是赢了,节儿那里能交代得过去,大军的士气也稍稍提振了一些。

因此赤松桑吉回到营地时,还是得到了英雄的待遇,士兵们为他欢呼,向他致敬,为这难得的胜利而欢喜。

但这些都是用来糊弄普通士兵的,当着将领们的面,次仁斯塔没有掩饰自己的忧虑,“今日虽然击退了唐军,但损失着实不小。我打算就留在营地固守,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没有意见。

道理是明摆着的,在“天兵会复活”这个说法确认为真的情况下,距离龟兹城越近,也就越危险。

次仁斯塔磨磨蹭蹭的,焉耆军走得很慢,两天也不过走出百里,算一算,营地距离龟兹城,还有将近六百里的路程。

离得远了,就算天兵能复活,跑过来也要两三天,根本来不及支援。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战胜对方。

虽然这种战胜,其实也更像是自欺欺人,但是至少玛本“拖住唐军”的要求,他们是做到了的。

这营地虽然也不是绝对的安全,但唐军想要冲营,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再说营地还可以设法改进,将它打造得更严密、更坚固。

倒是继续往前,万一在路上与唐军狭路相逢,或者他们干脆在哪个路口埋伏一波……

到时候可没那么容易收拢队伍,恢复秩序了。

不过归根结底,将领们之所以那么听话,主要是因为今晚损失的几乎都是这些别部,不仅牲畜牛马跑了很多,士兵也跑了不少,现在除了听话,他们别无选择。

但表面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其中心思最活络的,当属焉耆王龙授。

回到自己的营帐,龙授就立刻叫来了心腹谋士,不无激动地开口,“今日总算是见识到天兵的战力了!”

谋士当然也看到了,同样激动地说,“便是不算上那传说中的复活之能,他们的战力也远超一般的军队,仅比吐蕃精锐差一些。”

两人对视一眼,忽然都住了嘴。

他们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但也都不敢说出来。

龙授是吐蕃人扶持起来的焉耆王——当年开城投降的将领和前任焉耆王,都被吐蕃人干掉了。这位焉耆王虽然也姓龙,是焉耆国的王族血脉,但跟前任焉耆王只是远亲。吐蕃人选择他,原因不言而喻。

按理说,他现在的一切都是吐蕃人给的,龙授应该感恩戴德,老实站在吐蕃人这边。

但在吐蕃人手底下干活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这些国土之外,新占领的土地,对吐蕃人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源源不断为他们提供资源,所以盘剥得十分厉害,各种乱七八糟的税加起来,基本要上交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