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04)

然而现在,论洛丹又给了雁来一个惊喜。

那特勤选了在焉耆城决战,雁来让他先将吐蕃人驱赶过来,一方面是不想提前暴露玩家的战斗方式,让吐蕃人提起警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回鹘人能多消耗一下吐蕃人的实力。

现在吐蕃人也选择留在原地跟回鹘人死磕,那就更是正中下怀。

雁来甚至看到了几分“鱼与熊掌兼得”的可能。

一开始她不希望吐蕃人和回鹘人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外打起来,是怕两边的战斗力差距比较大,一下子就分出了胜负,自己根本没机会下场。但现在两边势均力敌的,那多打打不是坏事。

打起来打起来,打得越凶越好!

两边的实力消耗得越多,她坐收渔翁之利才会越容易。

怀着这样美好的期望,雁来一整天的心情都十分不错,尽管回鹘人和吐蕃人没有再开战,也没能影响到她。

何况回鹘营地那边,玩家也传回了消息。

回鹘人正在养精蓄锐,等待晚上再次出袭。

所以也不只是玩家有路径依赖,大家都是这样,一套战术好用,就忍不住一用再用,直到没有收益了才会考虑别的。

然而这天晚上的战斗结果,却远远超出了雁来的预料。

回鹘人大获全胜。

吐蕃人也同样大获全胜。

因为在回鹘人去偷袭吐蕃营地的同时,吐蕃人也倾巢而出,偷袭了回鹘的营地。

所以两边都赢了,也都败了。

不过很显然,事先一无所知的回鹘人输得更多。毕竟他们等于是被人切断了后路,原本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劣势。

雁来原本还在想,熬夜等这一战的结果是不是有点没必要,就被这个消息惊得打了个激灵。

遇到对手了啊……

不管是那特勤还是论洛丹,在战局的把握上都非常厉害。

雁来能掌控一切,靠的是信息差,他们却全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还好……是他们双方先遇到了。

如果当初论洛丹重视起天兵的消息,十万大军直奔龟兹城,很快就能杀进城里,将玩家堵死在复活点,轻轻松松干掉她这个召唤者。

想想还有点后怕。

以后还是要更稳健一些。

就比如说西州城,能拿下来固然很好,就算不能,等将来自己十万玩家兵临城下,也由不得回鹘人不给了。

这么想着,雁来给玩家下达了新的任务,让他们问问那特勤,要不要改主意。

现在把战场换成西州城还来得及。

雁来发誓,自己只是随口一问。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嘛,而且对面多半是不会同意的,像这种沙场老将,多半都有自己的骄傲,好不容易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怎么会让别人插……

一个念头还没转完,那边就提交了答案,那特勤同意了。

光速被打脸的雁来:“……”

也行吧,在西州城作战,至少有一个好处,焉耆城附近那些刚刚播种的田地不用担心会在战斗时被乱兵踩踏了。

虽说玩家这边也已经做好了补种计划,但是晚那么十天半个月,收成就要差很多。

……

接下来的两天,吐蕃和回鹘两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克制,没有再交战。

两天后,一万多玩家赶到战场。

老实说,这并不是玩家的极限速度,之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除了大部队出动比较麻烦、要等轮流上线的玩家跟上进度之外,最主要的是指挥赵猫猫要求玩家一路上在丘陵和沙丘上都插上了写着“唐”字的旗帜。

主要是为了给后续死回城之后再赶过来的玩家引路。

虽说沙漠里风沙很大,旗帜可能很快就会被刮走,但是接下来的几天,这条路上估计时时刻刻都有玩家,看到哪里缺了就补哪里,问题应该不大。

反正赵猫猫绝对不想再在关键时刻听到【您的援军正在迷路,请耐心等待】这种消息。

虽然之前已经经历了数次战争,但严格来说,这其实才是这支由玩家组成的“安西军”第一次正式在国际势力面前亮相——毕竟之前的敌人都被他们干掉了。

所以在遇到回鹘人的斥候之前,玩家停下来休整了一番。

该补状态的补状态,该整理装备的整理装备,然后再重新排好队形,将整支队伍的精气神调整到最好,这才缓缓前行。

唐字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远处的山上,那特勤遥望着这支缓缓靠近的队伍,忍不住挑了挑眉,问道,“看起来倒是一支强军,不过,人数会不会少了点?”

虽然离的还远,但估摸着也就是万人上下。

“都督请放心,我们后续还有援军陆续赶来。”小度说。

那特勤若有所思,他只听过兵分几路的,还是头一回听说兵分几批,其中必有古怪。

不过这个念头只在他脑海里转了转,没有说出来,反而笑道,“那就好。走吧,援军远道而来,我们下去迎一迎。”

不得不说,那特勤真是个敞亮人,只带着几十骑,很快就迎上了玩家的先头部队。

搞得玩家一个个看他的眼神都冒着绿光。

虽然双方目前还没碰过面,但结盟之后,回鹘阵营的人,在玩家眼里显示的是黄名——不会主动攻击,但被攻击之后应该会变红。

这谁不想打一打试试?

最后让他们忍住的,不是指挥赵猫猫的三令五申,而是距离此地不远的西州城。

人工智障小组的任务都在论坛上共享,大佬们也做出过跟雁来差不多的分析。原以为已经没机会了,没想到回鹘人又主动送上门来,那在进入西州城之前,还是应该给予盟友一些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