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64)

除非不是意外。

是疏勒王带着全家人举火自焚。

而且一个人都没跑出来,他一定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没有留下任何退路。

黑夜里,有人“呜呜”哭了起来,是住在周围的百姓。他们都是疏勒国的国人,尽管这些年来,唐人、吐蕃人、葛逻禄人来了又走,疏勒国早就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疏勒国,但是疏勒王的存在,对国人来说仍然是特别的。

接连死去了两位国王,就好像连上天都认为,疏勒国气数已尽了。

玩家听着这哭声,心里也不太好过。

他们都很疑惑,明明议和已经开始,不会再有任何危险,疏勒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是任由玩家们怎么绞尽脑汁,都很难从脑海里找出关于疏勒王的、具体的形象。那好像是一个淡而模糊的影子,明明就站在旺拉布和纳尔罕身后,距离玩家很近,但所有人都很难注意到他。

以至于此刻回想,也只能记起一张苍白的、没有血色的脸。

第94章 “所以你要怎么选,雁来?”

玩家想要找到一个人,当然要比一般人容易得多。

尽管裴菩萨奴并不是什么要紧人物,在今夜这场大火之前,甚至没有玩家注意过他,但是托许多玩家走到哪里拍摄到哪里的好习惯,要找到有他影像存在的视频并不难。

很快,他的照片就被发到了论坛上,被许多人浏览。

平心而论,裴菩萨奴是个长相颇为出众的青年,他估计也是个混血,面容兼具欧式的深邃立体与东方的典雅精致,再加上身形消瘦、气质孱弱,有一种“病美人”的感觉。

尤其是他那双灰绿色的眼睛,像是时时笼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为什么——

这是得知那场大火的真相之后,很多玩家脑海里都会出现的问题。

生命的消逝永远是令人惋惜的,但是对玩家来说,游戏里的生死本来就没有足够的真实感,何况以前他们所面对的也都是战斗中的死亡,好像理所当然,这是第一次,玩家因为游戏中的一个生命的逝去而受到震动。

又不是走到了绝路,明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为什么要选在这种时候赴死,甚至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随着裴菩萨奴一起回归了死亡。

又好像就藏在他那双总是回避正面看人的、灰蒙蒙的的眼睛里。

他眼中的世界,跟玩家所见的世界,截然不同。

所以玩家眼中的“好”,或许反而是他避之唯恐不及的。他无法反抗,所以只是以死亡为代价逃离了它。

当然,玩家们的想法或许没有那么清晰有条理,他们只是觉得……

有点不是滋味。

一直以来,他们都自诩是正义的一方,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拯救世界。所以哪怕已经逐渐察觉到这并不完全是一个游戏,对于玩家给这个时节带来的种种改变,他们也欣之悦之。

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死去。

但,这就是战争。

可是现在,在战争之外,有人一这种惨烈的方式死去,让很多人忍不住产生了怀疑。

论坛上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争论。

关于要不要打仗,该不该杀人,是正义还是自以为是……等等。

不过,还没等这种争论开始泛滥,就被赵猫猫一个帖子定下了调子。

在这个帖子里,赵猫猫首先明确了一点。

即使没有玩家,战争也会存在。

玩家只是误入游戏世界的过客,在他们来之前、来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战争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

所以要不要打仗之类的问题,轮不到玩家去考虑。

其次,玩家加入安西军一方,帮助安西军对抗敌人,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唐不仅是西域这些唐人思之念之的故乡,又何尝不是无数现代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家乡?国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恣意张扬、舍我其谁的气魄,以及自信鲜明、快意恩仇的气质,全都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所以泱泱华夏五千年,只有它叫——盛唐。

华夏人帮华夏人,不是理所当然吗?何况龟兹城万里孤城的坚守,安西军满城白发的壮烈,难道还不值得玩家挺身而出?

再次,从开服到现在,玩家参与的每一场战争都师出有名,是在对抗侵略、反抗不义。即使不能保证绝对是正义的,那也是因为玩家有立场,而非自以为是。

玩家没有以杀人为乐,既没有屠城、也并不掳掠,整个战争过程中也是更鼓励抓俘虏而非杀伤敌人,在能够和平接收西州城和疏勒城的时候,更是欣然同意。

即便要在游戏里寻求道德,玩家也是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完全没必要自我苛责。

最后,玩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但这种和平是因为有人在暗中守护,实际上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换到游戏里也是一样,只不过玩家变成了战斗在一线的守护者,注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游戏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玩法,如果不喜欢战争,或者觉得受不了,可以去体验别的功能,而不是以“爱好和平的现代人”的姿态,去质问“该不该打仗”。

那不仅是自以为是,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何不食肉糜”。

赵猫猫的发言很严肃、也很官方。在很多人都对她的身份隐有猜测的情况下,这个帖子,自然也被当成了官方的某种非正式表态。

所以争论的水花还没有溅起来,就已经消弭于无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