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322)

没办法,不是他不想做得更自然一些,而是离开凤翔,后面就没有大城了,小城的官员级别不够,根本没资格像他这样招待使团。

好在所有人都很配合,就连吐蕃使团也像是什么都没察觉到一样,跟着大部队慢吞吞地往凤翔走。

呃……也不能说是所有人,安西军的使团就十分嫌弃这个赶路速度。

他们倒是不反对李鄘的安排,但是能不能赶紧赶到凤翔,然后队伍解散,大家该干嘛干嘛去?这么把所有人都凑在一起慢吞吞赶路,真的很奇怪啊!

不过玩家一向都是很会自己找乐子的,意识到李鄘那边不可能说得动,一个两个干脆就脱离大部队,自己安排自己。

李鄘有些不放心,因为这也不符合流程,但看唐一没说话,便也忍住了。

好在玩家也没跑远,不是在平坦开阔的地区跑马,就是直接钻进林子里去采摘山上的野果,或者干脆几个人找块柔软的草坪,比武切磋。

李鄘欲言又止,最后只能回头朝亲兵使眼色,让他下去安排。

这年头,除了真正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什么山林水泽,那可都是有主的。甚至有些地方豪族,连江河湖泊都能占一段下来作为自家私有的地盘。

普通人上山打猎、下河捕鱼,都是要给主家付钱的。

所以对小民百姓来说,想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基本不可能。要么老老实实种地,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要么就投到大户门下做佃户、奴婢,才能勉强糊口度日。

什么靠自己的努力达成阶级跃迁,不可能的,整个社会体制就杜绝了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古代总是乱世才能出英豪,清洗掉旧有的特权阶级,自己才有机会成为新的特权阶级。

玩家显然不可能想到这些,哪怕是唐一也没有。

但李鄘一让人去安排,她立刻就注意到了。

关中平原的景色与西域截然不同,山川秀丽、沃野千里,已是深秋时节,道路两侧的山林都被霜染成了斑斓的色彩,十分好看。但此刻,唐一再抬眼看过去,似乎从那五彩斑斓的颜色里,看出了几分血色。

她原本轻盈的心情渐渐沉静了下来。

唐一又想起游戏宣传语里的那句“走进历史,参与历史,改变历史”。

历史不仅是白居易,更是卖炭翁、杜陵叟。

可是白居易容易被所有人看到,卖炭翁和杜陵叟却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但他们至少还有个称呼,更多的人隐身在历史的夹缝之中,即便被提起,也只有一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而这一切,全都发生在这个号称是“元和中兴”的时代。

唐一之前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玩家离开西域,才终于走出了新手村时,只是一笑置之。但此刻,她忽然觉得,这种说法很贴切。

走出西域,玩家才算是真正地看到了这个世界。

倒不是说西域的底层人就不苦了,只是在那里,战争才是主旋律,所以很多东西都会被忽视。现在来到了海晏河清、和平安定的大唐境内,这些东西忽然就变得刺眼起来。

唐一不喜欢这种沉重的感觉,努力让自己打起精神。

现在他们手中拥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

要做的还有很多。

……

长安城,大明宫。

沿着皇宫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

含元殿是举行庆典和大朝会之处,宣政殿是皇帝常朝和召开重要集会之地,紫宸殿则是帝王日常议事的地方。

作为一个刚登基没几年的皇帝,李纯正处在励精图治的阶段,虽不至于宵衣旰食,但每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紫宸殿度过。所以即便已经快到掌灯时分,他也仍在忙碌。

这时内侍过来通禀,宰相李吉甫求见。

李纯有些惊讶,一时想不到最近有什么政事,需要这时候过来商议,但还是让人将他请了进来。

见礼过后,李吉甫便奉上手中奏折,“大家,凤翔急报。”

李纯心下一惊,难道是吐蕃有事?

连忙接过奏折翻看,确定与吐蕃无关,先松了一口气,但很快,他的眉头就又皱了起来。

“安西军……”

尽管李鄘已经在奏折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解释清楚了,但李纯看完奏折,心里的疑问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往上冒。

这时他也有些理解李吉甫为什么只说“凤翔急报”,一个字都不提奏折中所言之事了,实在是……这事既离奇又复杂,让人不敢相信,实在难以用精炼的语言将之概括出来。

安西军不仅没有像所有人猜想的那样早就已经没了,反而在西域站稳了脚跟,甚至有能力反击吐蕃和回鹘,还主动促成了吐蕃和大唐的议和,如今连使者都派来了!

半晌,他才将手中奏折合拢,“李先生,依你看……”

“李鄘并非不知轻重之人。”李吉甫说。

他敢上奏,肯定就是打探清楚了,至少他认为这些是可信的。

君臣两个对视一眼,都陷入了沉默。

既然确定是真的,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应对了。但是这件事千头万绪,一时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半晌,李纯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道,“襄穆姑姑还有血脉在世,实在是一大喜事。皇父和皇祖父泉下有知,想来也会欢喜。”

李吉甫松了一口气,陛下先提了亲戚关系,看来态度还是以亲近为主。

那后面的话就好说了。

这件事议了很久,因为很多地方都没法立刻定下来,总要等那所谓的“天兵”到了长安,皇帝亲眼见过了人,才能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