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340)

新郎官受宠若惊,“两位天兵娘子大驾光临,已经让寒舍蓬荜生辉了,岂能再收这个?”

“大喜的日子,我们也蹭点喜气。”

新郎官手捧着钱袋,犹豫片刻,还是收下了。这可是天兵手里送出的钱,想来也沾着仙气,那是可以供在祠堂里传家的好东西。

收了钱,那客人就要陪好了。

新郎官自己没空,转头往四面看,原本想请自己的好友过来作陪,但想到两位天兵都是女性,又改口叫来了自家阿姊。

冯大娘——之所以叫大娘是因为她在家排行老大——好奇地用打量着两人。

天兵的消息虽然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但她还是头一回见。进城那日她的位置离得太远,只远远看着个模糊的轮廓,连男女都分不出来,后来听人说,才晓得天兵竟有一半都是女子。

天兵当然是很好看的,不然怎么是天兵呢?

不过想来即便是在天兵之中,这两位娘子也十分瞩目,毕竟双胞胎常有,但长得如二人这般相似的也少见。

不过更叫人留意的还是她们的衣裳,与长安城的风尚绝不相似。

如今城中流行的是高鬟宽裳,听说富贵人家,袖口垂地的都有,裙幅展开更是可以直接用来做幛子。春日里曲江游宴时,冯大娘还亲眼看见过。

但天兵身上的衣裳却很省料子,不仅袖口窄,裙子也很短,都盖不到鞋面,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最让冯大娘在意的是,她们的裙子并不是系在胸前,而是直接系在腰间,显出十分明显的身体曲线,轻盈袅娜,叫人不好意思多看。

头发就更奇怪了,既不梳成髻,也不戴帽子遮掩,只将上面一半用簪钗挽起,剩下的一半披在脑后,乍一看有些不伦不类,看久了又别有风流韵味。

大概是因为裙子很短,所以鞋子也没有翘起的头,显得颇为秀气,鞋面上绣了花草,并无别样珠饰。

冯大娘看得十分细致,因为看清楚了回去才好学。

想来要不了几日,这样的装束就该在长安城里时兴起来了。

以往城中的流行,都是从富贵人家传出来的,她就算喜欢、羡慕,也不好学。但天兵的装束简单利落,又不费钱财,她说不定能抢个先。

她看得太久,两个玩家都有些疑惑了,“我们身上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没有。”冯大娘连忙摇头,面色微红道,“我是见你们的衣裳好看。”

“你也好看。”商业互夸嘛,小爱完全不虚。

冯大娘有些赧然,脸更红了。

虽然天兵进城之后,三头六臂、凶恶如夜叉的说法已经不攻自破,但是“止小儿夜啼”的功能还保留着,没想到他们说话如此和气。

回去说给相识的人听,她们肯定不信。

小爱笑道,“走吧,带我们去看看婚礼的准备,可以吗?”

“哦?哦,好。”冯大娘晕晕乎乎地应了,领着人转了一圈,但看了什么,说了什么,她自己都不太有印象。

好在小度和小爱也并不是真的需要她做向导,因为……

真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弹幕自有大佬科普。

——旁边拴着的那头雁,是待会儿迎亲的时候用的。奠雁礼差不多是古代婚俗中的核心部分了,哪个环节都少不了大雁。因为传说中大雁忠贞不二,伴侣死后也不会独活。元好问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是写给大雁的。

——热知识,大雁是保护动物,别随便抓来定情哦。

——楼上笑死,我想抓我也得找得到啊?

——据说婚礼上用的大雁都要新郎官亲自去抓的,也是不容易。不过发展到现在,应该都是买的吧?

——能买到大雁就不错了,还有用鸭和鹅冒充的呢。

——鸭和鹅好歹是活的,还有干脆雕个木鸟,或者用彩缎扎个布鸟冒充的……

——看出来大雁不好抓了。

——感觉在游戏里开个大雁养殖场很有前途的亚子。

——院子里那个帐篷干什么的啊?感觉很适合放一张麻将桌的样子……话说大唐有麻将吗?是不是可以发展出一门新生意了?

——推广点好的吧,赌博项目就算了,好歹也是“天兵”,注意点形象啊!

——打麻将怎么能算是赌博呢,打麻将的事……那叫国粹。

——那是青庐,也叫百子帐,既不是打麻将的也不是吃席的,是新婚夫妻拜堂行礼和洞房花烛的地方,婚礼前一天新娘家派人过来搭的,叫“铺房”,搭的时候还会撒帐。

——好家伙,这帐篷看起来不隔音啊(战术后仰

——这玩意好像是北朝传下来的,应该是从鲜卑那边进口的风俗吧。

——还得是你们少数民族会玩啊!

——顺便说一句,大唐很多制度和风俗都是从北朝传下来的,所以日本学术界甚至主张把唐朝称为“拓跋国家”,意思是从北魏拓跋氏一脉相承而来的,所以不是汉人政权。

——小日子你……(欲言又止

——找到这么刁钻的角度不容易吧.jpg

很多东西冯大娘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而是弹幕讲得更清楚,两位主播也算是狠狠涨了一番见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吃过一顿点心——说是点心,其实是面片汤,热乎乎的,量大管饱——之后,眼看时间差不多,新郎官祭过祖先,便出发前去迎亲了。

小度和小爱连忙拉着冯大娘跟上。

冯大娘本来是不在迎亲人选之中的,时下流行奢婚,婚礼的排场自然也大,迎亲的队伍是男方家的门面,通常只邀请最体面的亲朋好友同去,冯大娘并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