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408)

雁来一开始还真没想到玩家的身份问题。

玩家自己就更想不到了,毕竟他们在西域的时候就是到处乱跑,从来也没有人提过这些。

还是郗士美见长安城的天兵一天比一天多,主动来找雁来要名册,并且提起了这件事。他猜想天兵也不可能一直老实待在长安城,总要出去的,那就得有个身份证明,不能总是靠着天兵这个身份横冲直撞吧?

人们常说古代人安土重迁,其实这未必是一种选择。

因为官府基本都不鼓励百姓到处乱跑,稍微走远一些,就必须要拿到官府开具的身份证明,上面写明出门的原因和目的地,途经的关卡、码头和城池都会查验,签字之后才准许通行。

要是没有身份证明,私渡关津者,徒一年半。

对天兵来说大概不算什么,但要是有太多不做登记的天兵过境,一定会成为当地衙门的噩梦。

郗士美自己也是做过亲民官的,想想那样的场面就忍不住感同身受,既然雁来和天兵都愿意守规矩,他也就建议她最好是把手续补齐。

雁来深以为然。

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对人口流动有较为明确的了解,出现犯罪事件,调查和缉捕也会更容易。大唐既然有相对完善的制度,雁来当然也不会去破坏它。

毕竟她想要的,一直都是那个存在于所有人幻想中的盛世大唐,而不是一片充斥着种种乱象的领地。

雁来对玩家的各种管束,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她们是来加入这个家的,不是来破坏它的。

不过在如此严密的管制之下,也并非没有例外。像李贺这种士子,就可以用游学、干谒、访友等等理由出门,地方官府对他们也基本不做任何限制。所以后人才能看到,大唐诗人的足迹往往遍布全国各地,诗歌内容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雁来给玩家要一个“士人”的身份,就是冲着这种便利,还真没想过别的。

在她看来,这也是为了大唐好嘛,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百姓,都能省事。哪知要求一提,立刻戳中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甚至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连郗士美都吓了一跳,他提的建议不是这样的!

雁来听他一分析,才发现士人的优待确实有点多了,实质上的好处有免税免役,非实质的好处有身份地位上的优待。

一旦将天兵纳入这个体系之中,他们立刻就会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虽然现在也是,但现在他们只有强大的武力,拥有士人的待遇,却能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群众基础也有了。

雁来一拍额头,好像确实是自己的步子一下子跨得太大。

按理说,天兵应该像佛教那样,先在民间发展,等拥有了足够的影响力,自然就可以要求特殊待遇了,甚至是朝廷主动给予优待。

但……奏折都上了,那也没办法了。

雁来以手抵唇,若有所思地问,“依老郗你看,朝廷会答应吗?”

郗士美:“……雁帅难道没有发现吗,这么大的事,不说你这里风平浪静,就连郭老将军那里,似乎也无人去打扰。”

虽然朝堂上天天都在议事,可是真正至关重大的决策,从来都不是在朝议上决定的,而是先私底下完成利益交换,拉拢到足够多的同盟,然后再公开讨论,一举敲定。

按理说,朝堂上吵着,私底下就该有人来找他们了。

雁来在长安没有任何根基,郭昕可不是,亲朋故旧,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雁来恍然,“你的意思是,他们只是在耍嘴皮子,根本没动真格的?”

这也不难理解,之前天兵只是在陇州城下驻扎,长安城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何况现在人已经进城了?尤其天兵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可控,他们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现在讲规矩,不代表一直讲规矩。

所以,在他们还愿意讲规矩的时候,没有谁会冒险去刺激他们。

既然雁来提了要求,大家当然也不敢真的不带天兵玩,要不天兵可能就要玩他们了。

所以朝堂上吵得热闹,但其实没有任何火气,更是默契地没有将玩家这方阵营的势力牵扯进去,以至于他们只能在一边看个热闹。

但雁来还是疑惑,“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拖延时间。”郗士美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总不能你一提要求就立刻答应吧,那不是显得朝廷也太好说话了?

拖一拖,就显得这个决定是经过郑重的考虑之后才做出的,如此,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主要是皇帝的面子好看。

所以,除非皇帝一锤定音,否则这架且得再吵一阵呢。

“……真无聊。”雁来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难怪政治也经常被称为“作秀”,真就大家都在演啊!

……

大明宫,李纯看着下面正在不痛不痒扯皮的宰相和重臣,心下有些失望。

裴垍这个纯粹的文官,应付不了来势汹汹的天兵,他早就料到,所以还特意将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召回,就是看重他之前有平李锜的经验,手段也更强硬,希望他能稍微改变一下现状。

结果武元衡正好跟雁来前后脚回京,亲眼目睹了天兵的一系列操作,立刻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李纯永远无法信任文官的地方,明明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却永远不会完全按照他的心意去办事,有时候甚至还要故意跟他对着干。

可是朝堂上必须要有能够办事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