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421)

思及此处,他想到最近的事,心下一动,连忙起身去开门,接了信,等不及回到桌前就拆开读了一遍,发现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张籍寄来两首诗,一首应该是旧作,也是一首乐府诗,想象了安西军在西域征战的过程,写得慷慨激昂,甚至都有点不像是张籍的作品。

另一首墨迹才干,应是今日新作,是一首送行诗,就完全是张籍的风格了。

情辞婉转、清丽可爱,将那种“一人离去,长安尽空”的情境写得动人极了,结尾却又一转词调,写春风万里相送,到了玉门关外,却发现这里也尽是故人,顿时将离情别绪彻底冲淡。

白居易吟咏数遍,也忍不住有些手痒,立刻动手写了两首和诗,再把自己这段时间积攒的旧诗都收拾了,一起让人送去给张籍。

是的,他这段时间其实写了不少以天兵、雁来和安西军为题材的诗,只是没有传扬出去,家里也只有弟弟和妻子读过。今天收到张籍的诗,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其他人也是这样。

如此一来,他就不用再憋着,总算可以找人交流了。

第141章 这就是玩家的实力吗?

张籍是猜测白居易应该会跟自己有一些共鸣,但收到回信也有点傻眼。

这共鸣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自己就送了两首诗,还回来一大摞。

但看完之后,他也不得不叹服于白居易才气之高、手笔之捷,对方不仅写了很多首,而且都是长诗,给人一种洋洋洒洒,述之不尽的感觉。

张籍即便写乐府诗,也往往是选取一个视角、一种情绪,顶多八句就写完了。白居易这种叙事诗,打死他也写不出来。

虽然夜已经很深了,但张籍心潮澎湃,毫无睡意,便点起灯烛,将所有的诗全都读完了。

读到最后,看到了那首和自己的送别诗。

嗯……是乐天诗风,柔情款款、平白晓畅,深情处略不如我。

不过天兵送的青庐又是什么东西?

张籍更加睡不着了。

雁来离开之前,天兵在城里到处送礼,他是听说过的,之前没觉得与自己有什么相干,此刻却忽然生出了几分莫可名状的委屈。

别人都有,就我没有?

这想法毫无道理,张籍自己也很快自失一笑。

本来就不是别人有的东西他也一定会有,这道理难道他这个年纪还会不明白吗?

只是思之无味,令人意绪低沉。张籍放下手中诗稿,只觉屋内有些憋闷,索性起身推开了窗户。谁知这一推,点点雨丝落在他的手背上,凉意沁人,原来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雨。

雨并不大,但随之而来的凉意却侵入夜色之中,又顺着窗户钻进了房间里。

冷风袭人,张籍打了个寒战,不知飞到何处的思绪也被拉回,连忙关上窗户,见已是深夜,便也不回卧房,就在书房的胡床上躺下,听着雨声入眠。

虽然睡得很晚,但第二日还是要早起点卯。

张籍官卑职小,俸禄微薄,租赁的这处院子也十分狭小,院中只种了一棵枣树,再无他物。一夜过去,雨已经停了,冷意却还残存着,地面也满是湿痕,越发冷清了。

他推门而出,最后一点睡意立刻被风带走,人也清醒过来。

他牵着马出了院子,正要上马,忽然心下一动,抬头望去,就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对上他的视线,就慌慌张张地躲开了。

张籍一愣,试探着继续往前走,果然又陆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身影。

她们不是已经离开长安了吗,怎么还在这里?

但细细回想,确实从来也没有人说过,那位雁帅走了,天兵就会全部撤出长安。

何况……张籍这时也终于回想起,之前确实听人说过,雁帅似乎在京兆府廨做了什么布置,如今满城的天兵,都是自那处召唤来的。

莫非她走了,那布置也不会失效?

想到这里,张籍不由倒吸一口冷气,然后被这早春夹杂着凛冽寒意的空气呛得咳嗽起来。

这咳嗽似乎有什么神异,让他胸口堵了一整夜的地方彻底变得通畅,张籍平复了呼吸,再抬起头来,眼前的世界似乎都变亮了几分,所有的一切都被雨水洗过,变得洁净而明媚。

就连座下驽钝的老马,脚步似乎都变得轻盈了几分。

到衙门点了卯,张籍回到太常署公廨,在自己的那张桌子旁坐下,将工作所需一应物品都准备好,然后便舒舒服服地坐下来,开始……摸鱼。

刚刚一路上看到的风景,都已映在他的眼底,又在心头化作诗句,现在正好将它们写出来。

一首诗作完,当然要示之亲友。

只是张籍自己看了一回,发现这种心情似乎不适合跟白居易分享。还是寄去洛阳给韩愈和孟郊吧,顺便再抄送一份给还在江陵游历的王建好了。

……

这一天心情明媚的不止张籍一人。

比如王太后的妹夫李翛,就睡了自从天兵到来之后最踏实的一觉。醒来时已近中午,李翛用过一顿丰盛的饭食,便让人准备马车,带着妻子一起出了门。

他要去兴庆宫找王太后哭诉。

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可不能白白被人给欺负了。当然天兵他不敢惹,皇帝金口玉言给的处罚也不敢不遵守,但李翛认为自己这是为了皇帝的大局在隐忍,是受了委屈的,多要一点补偿不过分吧?

正好现在的宅子有些小了,风水也不是很好,他想重新建一处更好的。

太久没出门,李翛听着外面传来的市井嘈杂声,都觉得亲切了许多,正在畅想着从兴庆宫回来,就在家里大开宴席、广邀亲朋,马车突然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