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429)

听着雁来话里还有要朝廷赈济的意思,他连忙哭起了穷。

朝廷也没有余粮啊,要不然,哪里会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的百姓变成流民呢?

雁来便道,“朝廷的难处我自然也知道,唉,缴纳赋税本来也是应当的,只是现在的安西军条件实在困难……”

裴垍听她强调了好几次“现在”没有余力,也听出了几分意思,便试探着道,“其实容你们一阵也不是不行,只是总要有个期限,朝廷也好给其他的地方交代。”

雁来听到这里,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朝廷免除这些流民未来五年的徭役、赋税,五年之后如实缴纳。

这个条件,说实话并不是很离谱,但裴垍还是还了价,“只能三年。”

“不是我不想给裴相公面子,实在是不能啊!”雁来也开始诉苦,“这些流民孑然一身,到了西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种子、农具、耕地,都是都要现想办法。何况垦荒的地头几年收成有多差,裴相公您比我清楚。这么算下来,三年后连这些亏空都填不上,哪有余粮纳税?其实五年后都很勉强,实在不行,您把这些人带回长安去,我是管不了了。”

话说到这份上,裴垍也知道没有讲价的余地了,只得无奈应下,“五年就五年吧。不过赋税要如数缴纳,也要有人应徭役,这是雁帅你亲口说的,可不能失信于我。”

其实失不失信的,裴垍并不是很在意。毕竟以大唐皇帝换宰相的速度来看,五年后也不需要他来操心这些了。

但话还是要说的,毕竟他这回让步有点多,回去总要跟皇帝和政事堂交代。

雁来也是满口答应,又试探着问道,“若是以后再有其他的流民,能否也都照此办理?”

裴垍眼皮一跳,总觉得这话里有坑,想都不想就否定道,“自是不可!若真的还有这种情况,到时候再商议便是。”

雁来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强求。

……

流民的问题解决了,互市的事情也按部就班地展开,雁来回到新手村,便开始琢磨要怎么写新的更新公告了。

在裴垍面前说的那些话,也不完全是作假。

虽然去年西域开垦了不少土地,也进行了相对科学的管理与维护,但第一年的收成确实很一般,勉强可以养活西域如今的人口。但之前雁来在长安开复活点,就召唤了五万新玩家,现在又多了两万流民,也是有些拮据了。

好在前往中亚贸易的玩家带回了好消息。

河中地区,也就是粟特人的故乡,整体环境跟西域差不多,也是由一个个绿洲诸国构成,平时以耕种为生。

他们原本也是臣服于天山南北的突厥部族,唐王朝攻灭东西突厥之后,势力范围也一度扩张至此。但751年怛罗斯之战后,这里就被阿拉伯帝国,也就是大唐所说的白衣大食统治着。

不过这里距离阿拉伯本土也同样遥远,所以大食采取的也是跟大唐差不多的羁縻政策。

这几十年来,河中地区虽然也时不时发生一些混乱,但总体要比西域太平得多,所以那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更发达。

丝绸之路,本来就是这些粟特胡人开辟出的商道,这条路上的贸易,也是由他们来经营。

直接穿过西域,本来就是丝绸之路最便捷的路线,所以之前才如此繁盛。只是吐蕃为了困住西域,断绝了东西两边进入西域的道路。但胡商的贸易却并未中止,他们要么走天山北道去回鹘交易,要么直接跟南边的吐蕃交易。

但是丝绸之路对他们的诱惑,不言而喻。

得知安西军重新掌控了西域,商路再次被打通,这些胡商不仅卖给玩家许多货物,也答应会组织商队过来交易。

只要贸易畅通,西域的工业产品必然能换来大量粮食,所以雁来决定延续之前的策略,开一个复活点招募五万玩家。

反正现在各处都在大搞生产建设,来多少人都有事情干。

这就算是第一条更新公告了。

第二条,自然是秦州的互市,筹备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可以交易了。

第三条,随着人口逐渐增多,跟各方的外交也都发展起来了,西域的娱乐文化产业也要提上日程。

第四条,现在道路既然通畅了,那也该开始寻找和推广一些后世常见而现在还不太普及的作物,比如玩家之前发现的甘蔗,以及同样早就传入中国但尚未推广的西瓜、棉花之类的……另外许多原产地在中亚、西亚、印度甚至中国本地的物种,都可以早点引进。

反正雁来只需要定个方向,具体哪些作物有价值,又应该去哪里找,就等玩家之中的高人出手了。

四条应该差不多了吧?

再加上上次开启,至今还没有结束的“我和大唐有个约会”的征稿活动,内容也算是比较丰富了。

当天夜里,雁来定时将更新公告发出。

一开始玩家还会抱怨一下,怎么总是凌晨发公告,对不熬夜的人太不友好,不过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就连这种更新时间不固定,又从来不提前预告,突然一下子把更新公告丢出来的作风,玩家也都可以视若等闲。

反正游戏还有得玩就行。

而且随着游戏地图扩大,更不更新的,对老玩家的影响其实已经不大了,他们自己就可以找到无数丰富的玩法。

或者说很多内容,本来就是玩家们已经开始接触到、正准备深入研究的,让人不得不怀疑,官方的工作人员是不是长期潜伏在玩家之中,专门抄他们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