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后面这一点,目前还只是顺带的,因为还没有人知道安西军准备卖的货物都是什么。
直道入口处正在修大门,虽然尚未完工,但看起来十分气派,最重要的是占地很广,一看就知道两边可能还要建许多门房,并不是单纯的大门。
就有人问,“这里又是做什么的?”
“这是办理铜钱存放的地方。”提到这个,玩家的兴致显然比之前更高,一边说,一边从腰间的钱袋里摸出一把亮闪闪的钱币,拿给大家看,“喏,这就是我们安西军用的代币,一个白银币价值一千铜钱,一个黄金币价值一百白银币,交易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就不用带着几十斤重的铜钱到处跑了。”
商人们各自分到了一个钱币,拿在手里观瞧。他们是专业的,自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材质并不是真的金银,但又认不出是什么。
开口一问,才知道是一种“合金”,就是用几种金属熔炼而成,品质极佳,不像普通白银那样容易发黑、磨损,最重要的是,这工艺只有安西军掌握,不用担心被人仿了去。
众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这种钱币的价值所在。
现在说是代币,但等人们习惯了这种轻便的金银币,谁还会在身上带大宗铜钱呢?
只要安西军能够保证它的价值始终稳定——简单来说,就是拿着金银币来这里随时都能换成钱——那它就是真正的钱币。
在全球贸易盛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之前,古代社会的钱币一直都是铜本位。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国内的金银产量不足,不能代替货币,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实际上,以古代的人口和铜钱的价值来看,国内的金银储量完全足够用。
何况大唐现在也是有国际贸易的,外国的金银也会陆续流入。
但为什么始终没有变成金银本位呢?那是因为金银都被拿去打造器皿、首饰、陈设和一些只有特权阶级才有资格用的东西了。如果只是这样,那也没什么,毕竟物质守恒,金银还是存在的,问题是古代还流行奢葬,大量金银器物作为陪葬品埋到了地下,等于彻底消失。
所以西汉的时候,皇帝给大臣赐钱动不动就是几千金,到了东汉就只有几十斤、几斤,唐朝是金子和铜钱混着赐,大宋就只能赐铜钱了。
但是铜钱太笨重了,雁来想要发展经济和工业,势必需要推出更轻便的货币。
所以这个“代币”,就是她们玩的一个小花招。
不说这是钱,也不强迫谁来用,但是在安西军的地盘它比铜钱好用,先把大家的习惯和信任培养出来。只要商人愿意使用它们,流通到其他地方,也只是早晚的事。
——顺便说一句,这是雁来那个还没有成立的幕僚团给她的第一条建议,算是投名状。
看这些商人的表情,应该有戏。
……
到这里,整个秦州城的布局就算是介绍完了。
跟商人们想的很不一样。他们本以为也就是划分出一块地方来做市场,没想到会是把整个秦州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安西军的野心不小啊……
但越是这样,商人们就越高兴,这说明他们没有看错,这个互市确实大有可为。而占据先机的他们,当然也能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正当他们以为这一趟就到此为止时,却听雁来问道,“诸位,要进去逛逛吗?”
众人一愣,王霄问道,“莫非里面已经有店铺开业了?”
“本来还没到开业的时候,不过诸位既然来了,总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雁来说,“请吧。”
一行人走进了这条属于安西军的街道。
雁来没有客气,确实大多数店铺都是关着门的,只有零星几家开着门的。不过就是开着门的这几个店铺,也让他们看花了眼睛。
时下的店铺,还没有正儿八经挂个牌匾的做法,一般都是挂个幌子,酒店就写个酒字,茶馆就画一片茶叶之类的,只是人们口口相传时,会叫个黄家酒店、赵家逆旅之类的。
但这条街上的铺子,却是直接把“一家人杂货铺”“万珍堂”之类的招牌挂出来了。
店铺更是装修得花里胡哨的,一眼看去十分醒目。
众人举步走向了万珍堂,默契得出奇。
万珍堂的老板看到客人登门,也是一脸的喜笑颜开。她就知道,这种名字对古人的吸引力更大,有特攻加成!
万珍堂其实也是个杂货铺,而且卖的东西还没对面那个“一家人杂货铺”齐全。毕竟她的货都是在官方工厂里拿的,对面却有自己的作坊。
一进店,众人又被震了震。
因为大唐的店铺同样不兴将所有的货物都陈列出来,而是都放在柜台里,客人问了再拿出来。
眼前这种讲究布局和光线的陈列方式,就算是普通货物也能看出质感来,何况上面摆放的确实都是珍品?
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在光照下显得十分剔透的玻璃器物,这些器物品类丰富、五颜六色,每一件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品。众人谨慎地没有上手,只是站在货架前打量。
王庆宝看了半晌,忍不住问,“这些玻璃的品相怎么都这般好?”
这时的玻璃还是天然宝石,品相自然不会很好,多有瑕疵,而店里陈列的这些,却几乎挑不出毛病,反而让人心生疑惑。
开店的玩家笑着应道,“因为这些都是人工烧出来的呀!”
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以他们的身家,家里自然也有不少玻璃制品,大部分都是胡商从西域带来的。其实大家心里早就有过疑惑,哪有那么多那么大块的天然宝石,可以打磨成各种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