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549)

于是嘴里说着放心,实际上所有人都是加倍警觉,主动将防线梳理了一遍,还真找出几个无伤大雅的漏洞,及时补上了。

直到这时,刘济也终于姗姗来迟。

尽管玩家已经放了很多水,但刘济这一路仍旧称不上顺利。

玩家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几乎总是他前脚刚进城,后脚玩家就到了。为了拉开距离,刘济不得不几次分兵去阻截,让他心疼不已。这些可都是他将来东山再起的底气,折损在这里实在可惜了。

所以终于赶到北口,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将那些带过来当炮灰的杂牌军都留下,又趁着玩家没追上来,调整了一下守捉所的防守,争取能守更长时间,然后刘济才借口说去迎接援军,挥师出关。

大概连他的下属都没想过他会跑,所以也不曾怀疑。

然而不等刘济抒发一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豪情,就一头扎进了玩家的包围圈里。

玩家一直没动手,就是要等刘济跟援军回合,抓一个现行。

所以他们特意等到两支军队顺利会师,坐下来准备来一场庆功宴的时候,才出其不意杀出。

地图上的红名和绿名,虽然经过雁来本人的检验,还有些不足之处,但在战场上还是相当好用的,就是靠着它,几万玩家一直守在援军附近,对方却丝毫没有察觉。这会儿两边会合,正是警惕心最低的时候,猝不及防遭遇袭击,队伍很快大乱。

但不管刘济还是草原将领,军事素养显然都很不错,这两支军队也确实都是精锐,所以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很快就安抚好将士,收拢余部,并且没有做无谓的挣扎,而是第一时间就分别朝两个方向撤退。

然而玩家仿佛没完没了,几次冲锋成功,以为逃出了包围圈,结果前面又有更多。

刘济都快崩溃了,“哪里来的那么多天兵?”

他并不知道雁来亲自来河北开启了复活点,更不知道好下属刘三郎已经替他将仇恨值彻底拉满,引来了更多人,所以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这一切。

河北是有几万天兵,但不都被他用计谋拦在关内了吗?这些家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想不明白,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军队阵型被撕裂、被分割、被消灭,跟着他的人越来越少。之前刘济在城墙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已经心惊肉跳,如今自己身陷其中,才明白有多绝望。

简直是……眼睁睁地等死。

他仍然在指挥士兵向前冲锋,但心里已经不抱期望。

事实也是如此,直到人和马都疲惫到了极点,再也组织不起下一场冲锋,他们仍然陷在天兵的海洋之中。

终于,再某次挥动长槊的时候,刘济的武器被人震飞。

然后是他本人从马上滚落。

接着是一片混乱,人和马都朝着这边涌来,胡乱踩踏,等到玩家终于将刘济本人捞出来时,刘济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

“喂喂喂,可不能让他死了啊,勾结外族、通敌卖国,得把他送回长安去受审!”

对于刘济的处理,也是早就已经定下的。

既然玩家想要继续深入草原,一直打到辽东去,那肯定也要师出有名,刘济跟草原人勾结,就是一个现成的理由。虽然损失了这么一个人头很可惜,但想到从这里往北边走,还有无数部落、无数人头在等着他们,玩家也不是不能忍一忍。

哪知这家伙这么脆,他们根本没动手人就已经快死了?

着急忙慌地叫来医生玩家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小命,就是有点惨,身上好几处被踩到骨折,一段时间内都只能躺着了。

刘济被俘虏,也标志着这场战斗进入了尾声。

等他醒来的时候,不止外面这一战已经收尾,北口守捉所那边也一样。刘济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城墙上的红底唐字旗,它在风中翻卷、飘扬,那个金色的唐字时隐时现,刺得他眼睛生疼。

……

雁来正在看玩家清点战利品。

虽然早猜到刘济要跑,也知道他随身携带了不少财物,但真正清理出来,数量还是令人咋舌。

“幽州也不算富庶,他怎么搜刮到这么多的?”雁来有些惊讶。

“好几代的积累吧。”郝主任想了想,说,“而且还有一种说法,史朝义当年是被李怀仙诱杀了。”

李怀仙就是当年的安史降将,被朝廷封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不过后来李怀仙被朱希彩取而代之,朱希彩死后又是朱泚、朱滔相继统领幽州,之后才改姓刘的。

这中间经历了安史之乱、四镇之乱、泾原兵变,考虑到长安不止一次被攻陷、掳掠,能累积起这么多的财富,也就不奇怪了。

“这都是民脂民膏啊。”雁来想了想,说,“拿出一部分来犒赏天兵,剩下的就用来重建幽州吧。”

哪怕玩家已经尽量保全百姓,但打完这一仗,整个幽州也是百废待兴,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郝主任点头应下,正要说话,又有玩家来报,那个奚族将领也抓住了。

这家伙比刘济能跑多了,滑不留手的,要不是玩家人数够多,又做了重重布置,估计就真被他给溜了。

要是少了他,虽然也不影响大局,但始终不够圆满。这就像图鉴没抽齐、成就没拿满、五星的副本评价只拿到了四星半,哪个玩家能忍?

但这还不是唯一的惊喜,紧接着玩家又来汇报,说是在俘虏里发现了渤海国的使者。

渤海国,是武则天时期靺鞨诸部继承高句丽的部分遗产之后,在辽东一带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因为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而得名,深受大唐文化影响,号称“海东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