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572)

他一方面有种自己的才华也被天兵看在眼里的欣喜,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有些惭愧,忙道,“自然可以,只要诸位不嫌污了耳目就好。”

正要回屋去拿文稿,和娘已经自告奋勇跑去了,不一时就搬来了他放文稿的匣子。

玩家挤在一起看,打开匣子,放在最上面的一篇就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玩家顿时齐齐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要是因为他们改变了柳宗元的命运,把永州八记尤其是前四记给和谐掉了,那简直就是在犯罪有木有!

现有的游记确实只有四篇,因为永州八记的后四记是元和七年才写的。

玩家总不能为此再让柳宗元在永州住上三年,有四篇已经心满意足了。

于是看完了文章,就有人问道,“柳先生,这些游记里写的地方都在哪里,我们能去打卡吗?”

柳宗元大致能猜到“打卡”是什么意思,便笑着朝他们身后一指,“那便是西山了。”

“走走走!”玩家立刻互相招呼着,“趁着太阳还没落山,刚好出片。”

然后呼啦啦全都走了。

柳宗元:“……”

“不必在意,他们一直如此……风风火火。”刘禹锡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习惯就好。”

“梦得兄想来已经习惯了?”

刘禹锡哑然。

柳宗元这才正色问,“敕书又是怎么回事?”

刘禹锡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将当时的情况说了出来。

柳宗元十分吃惊,“天兵连这样的旨意都能请到……朝中难道无人反对?”

这可是修书,历来都是文官刷资历和人望的好办法,哪怕只是修诗集,也是有唐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事,朝廷就这么交给天兵了?

“朝中还在为今年的秋税发愁,哪有心思理会这样的小事。”刘禹锡嘲讽了一句,又说了皇帝下诏求贤的事。

柳宗元沉默片刻,才道,“至少对百姓是好事,师举兄(程异)的差事也能应付过去了。”

刘禹锡闻言,神色微松。

天兵求贤,朝廷也在求贤,哪怕是他们这样的罪官也可以上书,若是能拿出有用的策略,想来很快就能回京。刘禹锡不屑于去给朝廷收拾烂摊子,但也怕柳宗元心里还有用世之心,还想着报效朝廷。

他却不知道,柳宗元比他想开得更早。

……

“是我要求太高了吗?”玩家站在西山之上,左右看看,忍不住说,“感觉也就这样吧。”

弹幕忍不住吐槽。

——什么啊,是你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看不出来好是正常的,要是看出来了,你不就成柳宗元了吗?

——就是就是,你以为你在质疑谁的审美水平啊?

——不过也不奇怪,我感觉古代汉语,尤其是诗词歌赋,本来就自带加成BUFF,就跟滤镜似的,什么都能写得很美。

——哈哈哈,因为汉语能通过字形和音韵的美感来营造意境的美感吧?

——也不全是吧,有时候你觉得实景没有文字美,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过诗人看到的美景。

——嘿嘿嘿,说到这个就要强推《小石潭记》了,待会儿我就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楼上成功勾起了我对被“朗读并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还真别说,我到现在还能背几句,什么叫刻在DNA里的本能啊!

——说到这个,永州八记只写了四篇,总感觉好像一个坑没填一样啊,要不要让柳宗元留下来把剩下的写完再走?

——楼上你是魔鬼吗?放过柳宗元也放过后世要背书的孩子吧!

——朋友们,你猜怎么着,我已经在线搜索起了《小石潭记》,虽然我已经不会背了,但还真是字字熟悉,感觉顺着读下来毫无难度啊。以及结尾这里看到一个吴武陵,总觉得有点子眼熟……

——这题我会!杜牧考进士的时候,本来是要落选的,然后吴武陵去拜访主考官,当面给他背了《阿房宫赋》,要求他将杜牧取为状元,但因为状元已经有人预定了,最后只能名列第五。

——这种轶闻典故听起来挺有趣的,但感觉真的经不起细想啊,杜牧这种才华尚且还要有人力荐才能录取,也就难怪李商隐考了一辈子,给别人当枪手都能考上,自己却死活考不上了。

——……是温庭筠谢谢。

——啊啊啊啊啊啊啊对不起,我这脑子,给温庭筠磕头了!

——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刘禹锡早年还在杜牧他爷爷杜佑的幕府里干过……这何尝不是一种世界线的收束呢?

——缘,妙不可言。

——其实我感觉永州八记也就前四记比较有名,我甚至都能挨个背出名字,后四记……这谁?

——比起永州八记,其实我更遗憾的是柳宗元应该没机会写那首“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了,感觉能把这种有害格律的诗写得妙趣横生,反而比一般的诗更难得。

——没事,不就是去柳州种树嘛,等到以后开发广西的时候带上他一起就是了,咱这跟贬官又不一样。

——说到开发广西,我记得之前不是有人说要去两广种甘蔗吗,后来好像就没消息了?

——这个我知道哈哈哈,这帮家伙至今还在跟山民打游击战呢,地倒也种了一点,但距离成规模显然还差得很远。

——一说这个我真的忍不住想笑,他们现在跟野外求生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看到他们,我就知道那种穿越者凭一己之力改编落后荒凉之地的网文都是在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