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硬逼着人学坏呗。”
“从根子上就坏掉了,所以再怎么抢救,也只是苟延残喘。什么中兴、治世,都是瞎吹。”
邠州位于长安城的西北,快马一天就能到,虽然可能有点费马。
这里也是防御吐蕃的前线之一。打开地图看看,就能理解中晚唐的皇帝为什么总是没有安全感了,都城距离前线那么近,长安城也不止一次被攻破过,怎么可能不担心?
但越是这样,就越是只能硬挺着留在长安,以示大唐正朔。
这就是没有底气的悲哀。
……
虽然距离长安很近,但这边没什么玩家来,毕竟目前边境没什么战事,军镇也不方便整活——这里连土地都是军屯更多,没什么百姓。
所以游悠悠这一行人就显得很醒目了。
才进城门,就有节度使府的飞马赶来,请他们过去见面。
高崇文已经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了。
本来他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现在家人都守在病床前,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结果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有天兵来了,顿时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天兵怎么会在这时候过来?
他们又想干什么?
身为藩镇,听到“天兵”两个字就应激,已经成为本能了。
尤其现在高崇文病倒,正值新旧交替之际,实在让人很难不怀疑,天兵是想趁机搞事情。
就连病床上的高崇文本人,也是一个激灵,混沌的大脑都清醒了很多。
“来了多少人?”他开口问。
听到数目,才松了一口气,一边支撑着坐起身,一边道,“请他们到这里来。”
周围的人见状又是一阵慌乱,有上前搀扶的,有开口劝谏的,也有低头抹泪的,没有个主心骨。
高崇文见状心头一叹,但这也是他有意为之。
如果他的儿子太能干,难免就会生出别的心思,但这是唐蕃边境,朝廷不会允许邠宁脱离控制,到时候只怕反而招祸。现在这样,等他死后,朝廷会安抚优容他们。
所以他也没有多说,摆摆手把人撵走了,只留下几个能扛事的属官,商量天兵的来意,以及该如何应对。
结果提心吊胆蓄了半天的力,却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天兵居然是来索要书籍的!
这谁能想得到?
高崇文好险才忍住了,没有追问一句,“此话当真?”而是直接将大儿子叫了过来,让他打开库房,任由天兵进去挑选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一去就久久没有消息传回来。
几个属官又开始焦虑,“怎么去了这么久?”
高崇文倒是想得很开,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天兵要是能把库房搬空了才好,说明他们真的没有其他的目的。
不过见众人都坐立不安,他便派人过去打探。
不多时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天兵还在挑选。
高崇文是武人,没怎么读过书,对书也不感兴趣,他的收藏里书籍数量不多,而且都是无意间混进来的,藏在各种犄角旮旯里,要清点出来真不容易。
“他们居然真的在找书?”一个将领不敢置信地问。
书当然也有很值钱的,但是,这不应该只是一个借口吗?
都说天兵行事难以预料,他们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高崇文想了想,又叫来了小儿子,让他将库房里的东西装箱,全都让天兵带走。
几个属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欲言又止半晌,还是没有开口。
谁都看得出来,天兵多少有点“均平富”的思想。这要是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找上了门,还看到了库房里存着的那么多好东西,却分文不取,反而更令人不安。
把东西送出去,不仅花钱消灾,也能提前结个善缘。
游悠悠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从库房堆积如山的物品里找出了七八箱的书。
才将箱子从库房里搬出来,就见高崇文的小儿子指挥着奴仆和家丁进去搬其他东西,说是要送给他们,吓得他们赶紧拦住。
“这也太大方吧?”
毕竟这时候过来,多少有点趁人之危的意思,但是高崇文太过大方爽快,反而搞得他们都不好意思了。
“那要收吗?”有人问。
游悠悠也犯起愁来。
按理说是不应该收的,可是这么多东西,已经摆在眼前了,就这么放过,实在不符合玩家的行事准则。
但是收的话,这钱肯定不是白收的。
高崇文都这么敞亮了,他们要是再白拿,跟强盗有什么区别?
“算了,先报上去看看吧。”最后她说,“这事我们又做不了主,看上面怎么安排。”
“那再问问高崇文想要什么,一起报上去,省得来回拉扯了。”
“行。”
高崇文也不得不承认,天兵是比朝廷更让人放心。东西都还没送出去呢,就已经先有回应了,说明他们收了钱就肯定会办事。
他本来没什么要求的,只是想结个善缘,毕竟现在朝中局势诡谲,而天兵势大,以后如何实在很难预料。
但是既然天兵让他提条件,高崇文也不扭捏,表示想把小儿子一家送去西域历练一番。
“我怎么感觉,他把我们当成退路了?”
“你的感觉没错。这种古代的家族,四处下注好像挺正常的。”
“那不是便宜他了,我们稳赢的啊!”
“也不算便宜吧。”游悠悠看向库房,十分中肯地评价。
虽然还没清点过,但这一库房的东西必定价值不菲。相比起来,高崇文提的要求实在太简单了,他甚至都没要求官职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