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白居易等人带上家眷,是雁来的要求。
明面上是说今天有不少女客,需要她们来帮忙接待,其实是想让她们多出来走走看看,最好也能加入到接下来的修书工作之中。
大唐相对开放,对女子的束缚当然也比较少。虽然中晚唐时期,随着时局动荡、经济下行,社会风气趋于保守,对女性的规训也开始抬头,宋氏姐妹甚至在这种环境里创作出了《女论语》,但总体来说,约束仍旧没有那么严格,尤其是在女性读书识字这方面。
《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李华,曾经在给外孙的书信之中,抨击了当时各种“颓风败俗”的社会现象,认为当时女性的许多行为都很出格,但也认为“妇人亦要读书解文字,知今古情状”。
所以像韦丛和陈夫人这样有出身的女性,基本都有不低的文化水平。
虽然她们不能像男人那样以诗书为业,也很少会有作品传世,但那只是因为没有机会,不代表她们学得不好。
元稹、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年少时,因为家贫和战乱,都是由母亲教授课业成才的。
天兵治下,社会风气当然要跟大唐不一样,就从这里开始吧。
没一会儿,韩愈、孟郊也到了,除了家眷,他们还带了一批写信请来的朋友、学生、门人等。
元稹、白居易结识的朋友大都是科举的同年、入仕的同僚,如今都身有官职,就算有心要来,也要等朝廷敕书。
但韩愈和孟郊因为官卑位低,韩愈早年还几次在藩镇幕府效力,认识的多是贫寒士子,韩孟两人就是他们在朝中唯一的人脉,但凡是有上进心的,接到书信就都来了。
人太多,城楼上都快站不下了,正好玩家那边通知说薛涛等人乘坐的船也到了,雁来便道,“一起下去迎一迎客人吧。”
按理说,坐人的船应该走在前面。但队伍里的船只太多,又是陆续加入进来的,不管是在码头还是在河面上,都不太方便调整顺序,所以他们就落在了后面。
雁来身边的人已经不少,船上的人还要更多。
除了在江淮时主动献书,想跟着过来见见世面的,还有不少是收到了书信的,玩家正好顺路,就过去接了人。也有自己出发了,路上遇到船队并过来的。
这里本来就不是专门的码头,这会儿船挤船、人挤人,虽然有玩家在一旁维持秩序,但还是闹哄哄的,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
所以两边见了礼,都没来得及互相介绍,就被郝主任催着先进了皇城。
船上也有不少女眷,都被安排到雁来身边,正好由韦丛和诸位夫人帮忙招待,倒是薛涛身边没人,不知不觉就走到雁来身边来了。
雁来就笑着问她,“听说薛先生养了一只孔雀,怎么不见?”
薛涛道,“高泠说这边人太多,恐怕惊了它,就留在船上了,等到了住处再放出来。”
雁来点头。
听到两人开口,旁边的夫人们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看看薛涛。
年过四十的女人,脸上已经能看到几分风霜之色了。她身上的衣物也很素净,没有任何珠翠装饰,但又不同于玩家的简洁利落,而是宽袍广袖、衣袂飘举,让她多了几分风神散朗、超然物外的气质。
不像名妓,反而更像是女冠。
她给人的感觉并不亲和,但又会让人见了就心生好感。
又看看雁来。
她远比众人想的更年轻、更美丽,但是看到她的时候,却不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而是会被她的气质所吸引。
尽管雁来至今也仍然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但是她肩上的责任、她脚下的道路,都赋予了她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特别有点像玩家,跟NPC站在一起便如鹤立鸡群,无论怎么伪装都能轻易被辨认出来。
但她又不像是玩家那样旁若无人、高调张扬。
她像是挺拔的山、深沉的湖,虽然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但是又能让人一眼看见。
这两个人站在一起,气质迥然不同,又有一种奇妙的和谐,都是她们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过的人物。
看到她们,会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歆羡与向往。
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原来女人也可以这样活着。
薛涛心思细腻,见雁来带着这些家眷来迎接她们,现在又要带她们去看集贤殿,已经猜到了几分她的打算。
这会儿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就笑着给雁来介绍起来的路上结识的夫人们。
雁来也将韦丛等人介绍给她。
从端门到丽正书院并不远,虽然雁来特意避开了玩家搬书走的那条路,但等大家相互介绍完毕,也就到地方了。
作为皇宫内的藏书之所,丽正书院有一处单独的院落,分前后两进,第一进是办公和看书的地方,第二进才是藏书之处。
玩家搬过来的箱子暂时堆放在了廊道里,要等之后整理过了,才会放到书架上。
毕竟图书多到一定程度之后,图书管理本身也已经是一门学问了,这么多书,怎么分类、怎么排序,才能在需要用的时候立刻就能找到?
孟郊等人这段时间主要就是在研究这个,已经用他们自己手中的藏书搭起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对殿内的书架做了分区,只等书到了之后整理、登记入库。
尽管此刻书架上仍旧空着,但所有人站在这里,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尤其是出身贫寒,平时看书都要想方设法去借的那些士子,光是想想这里被书籍填满的样子,就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