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621)

皇帝……似乎少了很多顾虑。

……

李纯本人也在账册上这事,其实知道的玩家并不多。

毕竟有能力整理账目的人才很少,都是官方玩家在搞,弄完之后就送到雁来手里,并没有张扬。

但是李纯自己让人到处送,消息自然就传出来了。

同时传出来的,还有裴垍中风,皇帝也险些中风的消息。

不光是玩家知道了,两京的官员也都知道了,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传遍整个大唐。

“怎么有种皇帝豁出去了的感觉?”雁来摸着下巴说。

“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郝主任推测。

皇帝虽然是终身制的,但是如果真的中风瘫痪了,朝臣显然不可能再尊奉这样一个皇帝,到时候册立太子来监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作为一个曾经监国并且逼迫亲生父亲禅位的太子,李纯对这一点的感触只会更深。

他怎么可能不急?

人一急,行事自然就少了几分顾忌。

“也可能是受的刺激太大了。”雁来补充。

她是故意保留李纯的名字的,其实她本来还想调整一下顺序,把李纯排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但怕他看得不仔细,错过去了。而且按照古代的规矩,写奏折遇到圣、皇、陛下之类的词都要另起一行顶格写,把皇帝排在后面也不合适。

没错,比起朝臣收受贿赂,雁来觉得李纯会更在意他拿到的份额比很多人都更少。

皇帝都带头贪污受贿当国贼了,却没拿到最大那一份,谁来看不觉得是个天大的笑话?

习惯了唯我独尊的帝王,自然忍不了。

不过效果居然这么好,雁来也没有想到。

一本帐册干掉了一个宰相,半个皇帝,玩家这份战绩可以吹一辈子了。

这么想的时候,雁来完全没有意识到,李纯没直接被气得中风,是因为这一年多来,她和玩家陆陆续续给予的刺激太多,以至于李纯已经有了不低的抗性。

但真要是把李纯气坏了,对雁来也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这样就刚好,让还保持着一定理智的李纯去处理朝廷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跟朝臣斗法。

这样他们就没功夫来管玩家接下来要做的事了。而等玩家接手了对地方事务的管理,朝廷乱成什么样子,就都无所谓了。

等他们折腾完了,将来她收拾起来也方便一些。

至于现在……雁来乘坐的船只缓缓停靠在了偃师县码头。

从洛阳出发,乘船南下的路线是这样的:先顺着洛水往东,经偃师、巩县,然后出洛水、入黄河,再经运河通济渠段南下,抵达淮水,沿淮水往东到楚州,走邗沟下扬州,之后就能转道长江去往江南各地了。

回来的路线当然也一样,所以船会先到偃师。

北邙山是洛阳的地标之一,也是洛阳城里很多公卿贵族的墓葬所在。而首阳山,则是北邙山在偃师县境内的最高峰,也是杜甫为自己选定的落叶归根之地。

李白和杜甫的新墓地,就选在了这里。

地点是提前勘察过好多次才最终商定的,该做的准备工作也都已经做好。三天后就是提前选定的吉日,也是两位大诗人下葬的日子。

杜嗣业已经提前将杜甫的灵柩送到了,现在雁来就要将李白的灵柩也送过去。

第201章 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

偃师县不大,但也绝不算小,作为东都赤县,有数万常住人口,又是水运要冲,往来客流无数。

但现在,雁来感觉这座县城已经被玩家攻陷了。

从她上岸开始,视野之内就到处都是玩家,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好几声“雁帅”。有人打完招呼就自己跑了,也有人选择跟在她的队伍后面。

结果就是队伍越来越大,越来越长。

幸而洛河本来就在偃师县的北边,靠近首阳山,从这里上山距离很近。

不过越往这边走,玩家的密度越高,到上山的时候,简直是摩肩继踵、挤挤挨挨,从山下抬头往上看,只觉得人已经比树更多了。

但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雁来之所以放开账号限制,一次性让一千多万新玩家进入游戏,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参加诗仙和诗圣的迁葬仪式,亲眼见证这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当然不能在这上面掉链子。

针对这个情况,她们早就提前做了预案。

不过这会儿看到这么多人,雁来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她深吸一口气,才对郝主任道,“走吧。”

她们上了山,却没有去被选定的墓地,而是继续向上,爬到了山顶。

首阳山得名于“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自然是是这一片山脉的最高峰,十分突出。

前几日才刚下过雪,道路两侧能够看到雾凇和积雪,但今日天气晴朗,淡金色的日光照在晶莹的白雪上,映得山间一片璀璨。

山顶有一片空阔地带,是历来游客旅人们清理出来,方便休憩的。

不过此刻,雁来登上山顶,却在这里看到了不少熟人。除了丽正书院的官员之外,李贺王建等人也已经赶到了。估摸着是在下面闲着无事,干脆上来赏景。

“雁帅!”看到她,众人也纷纷起身招呼。

雁来朝他们点头,笑道,“你们来得比我快。”

那是自然的,不然难道还能让领导先来这里等他们吗?

雁来走过去,人群给她让出了一条道路,前方的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她抬眼看去,忽然明白杜甫为什么会对这座故乡的山念念不忘了。

天气很好,站在山顶向北遥望,不仅可以远眺黄河,甚至能够看到河对岸的屋宇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