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822)

进入腊月之后,朝廷虽然还没有正式放假,但衙门已经陆续停止办公。

人们有了闲暇,开始操办起过年的种种准备,街市上更加热闹,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

去年和前年,因为李纯心里不痛快,也因为朝廷确实缺钱,新年都没怎么热闹过,偶尔心血来潮举办一两场宴席,也被玩家搅了兴致。朝中如此,民间自然也不好大操大办,让盼了一年的人们颇为失落。

毕竟这个时代,物资不丰裕,也只有年节的时候才舍得将好东西拿出来,反过来又让人们对年节更加看重。

不光是孩子们盼着,大人其实也想过年呢。

但今年不一样了。

今年朝堂上下由雁来做主,玩家自然也跟着参与到了官方庆祝新年的种种筹备之中,有天兵在,还会少了热闹吗?

再说,这两年大部分人的日子都好过多了,这年自然也能过得更宽裕。

所以走在街上,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每个人的脸上也都是喜气洋洋的。

与之相反的是,雁来忽然忙起来了。

到了年底,全国各地的官员都要回京参加吏部的大计,当然也要见见她这个新的话事人。从雁来这方面,今年从年头到年尾,玩家主持的各种改革就没有消停过,也需要借这个机会安抚一下人心,拉近朝廷和地方的关系。

除了各地官员,那些臣服于大唐的藩国、部落的朝贡队伍,也已经陆续抵达长安,雁来同样要抽时间接见使者。

而这些都不是秘书团能够代劳的,必须要她亲自来。

雁来之前觉得那些批不完的奏折就是最烦人的,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狭隘了。

比起会说话的活人,奏折已经很可爱了。毕竟批奏折的时候她可以放飞自我,不用注意仪态,不用绷紧神经,但对着这些难得见一次的地方官员,太过随意会被认为是轻佻、不尊重。

幸好秘书团也不是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比如夸奖各位官员的台词,就是提前写好的,雁来只需要复述就行,不用自己绞尽脑汁。

没想到因此又惹出了一场风波。

这天雁来刚送走一位客人,正准备出去透透气——她在论坛上看到玩家发的图,大明宫的梅花开了,看完帖子雁来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又很久没有休息过,更不用说出门了。

别处没空去,大明宫的梅花还是可以看一看的。

结果才走出延英殿,就见几个玩家拽着一位绯袍的官员过来了。

离得近了,雁来看清那官员的脸,不由眉头一动,这位官员她今天才接见过,连忙上前问道,“出了什么事?怎么在宫里拉拉扯扯的。”

玩家一看到她,立刻眼睛一亮,“殿下,你可要为张刺史做主啊!”

雁来:?

她本以为是这官员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被玩家逮着了,要不怎么是两三个人拖着他过来的,而他全程都苦着脸呢?

结果居然是要为他伸张正义?

“怎么回事?”她说着,又道,“你们先把人放开。”

衣服都快给人扯下来了啊喂!

玩家回头看了一眼,心想到了雁来面前,张刺史应该不会跑了,这才松开手,还主动替他整理好了衣物,弄得张刺史浑身不自在,连道不敢、有劳。

然后玩家才回头对雁来说出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刚才几个玩家经过皇城时,正好听到张刺史和另一个官员的对话,对方让他赶紧给钱。

这玩家不就立刻被吸引过去了?等另一人走开,她们就从墙头跳下来,询问张刺史怎么回事,是不是被人勒索了,给张刺史吓了一跳,对于刚才发生的事,却是缄口不言。

这位刺史实在是个老实人,他还以为玩家问不出来,也就算了,谁知玩家一看他不肯说,更觉得这里头有事、有大事,于是直接把他给拽到了雁来面前。

这会儿还鼓励他呢,“当着殿下的面,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张刺史的脸色却更苦了。

他本来也不是不敢说,现在是不敢不说了,只能苦着脸说出实情。

原来大唐旧例,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若是写了除官的制书,这个官员就会给他们送一笔钱,称为润笔——没错,润笔一开始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才逐渐泛用。

张刺史正好今年任满,要转任他处了,雁来见过他之后,已经定下了他的去处,草诏的人按照顺序会轮到翰林院。

刚才就是那位翰林学士来催促他,赶紧奉上润笔。

“哈?”玩家发出疑惑的声音。

雁来比玩家还疑惑,但没表现在脸上。

大唐的制度还真是处处都出人意料啊……

不过大家也明白张刺史之前为什么不愿说了,既然是惯例,他肯定做好了给钱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对方会催得那么急而已,但他也不至于因此就把这事宣扬出去,那对他有什么好处?

想到这里,雁来就安抚了一番张刺史,把人放走了。

玩家心情复杂,忍不住问,“殿下,难道就不管了吗?”她们觉得这种风气不好。

“当然要管。”雁来道。

只是不好让人知道消息是从张刺史这里走漏的,否则他就该被同僚孤立了。不过这话她没说出口,只是让几个玩家去打听一下,那位翰林学士是不是遇上什么事了,若是急着用钱,那也可以理解。

结果急着用钱是真的,但事是没有的。

才子难免风流,这位学士的钱,都是花在了不怎么正经的地方。

古代的妓院,几乎没有电视剧里那种一栋楼里住上几十个姑娘,楼上楼下人来人往的情况。那种酒楼里多半都是正经的歌舞弹唱,或许可以陪酒,但肯定不能留宿。更多的是老鸨养上两三个女儿,租住在位置僻静的小巷,客人也往往都熟悉的老客,偶尔由老客带来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