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827)

脑子里转着这些念头,雁来差点就忘记了自己请尚黎谢过来的原因。

还是尚黎谢提起,她才回过神来,道,“关于松州的事,吐蕃那边有什么反应吗?”

尚黎谢摇头,“我之前派去逻些城的使者,都还没有回信。”

雁来想想也是,吐蕃的地理环境实在不怎么样,大部分人口聚居地都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沿岸,也就是西藏的西南部,不管从哪个方向走,距离大唐都有四五千里,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情况,路上走两三个月都算快的。

“那周边的其他地区呢?”雁来又问。

尚黎谢道,“他们应该已经收到了消息,不过都没有动静。”

虽说吐蕃的制度有点全民皆兵的意思,千户既是行政单位,也是军事单位,但是地方上的可战之兵大都被抽调走了,就算还有战斗力,也不可能跟驻扎在松州等地的边军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不会贸然出兵,而是会向逻些城报告。

那就又回到了最初的情况,光是消息在路上来回就要小半年,所以吐蕃才让大论在边境坐镇,以便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但现在,大论本人投了唐……

雁来想想都觉得自己像是在欺负人,但还是决定趁着这段窗口期,尽快打开局面,让与西川接壤的那些地区的吐蕃百姓,都烧上大唐的煤、穿上大唐的布、用上大唐的工具。

本来雁来还想问一问,吐蕃国中可能会有的反应,但转念一想,与其问尚黎谢,不如给在吐蕃境内的玩家发布任务。

……

这个腊月特别忙,也就显得特别长。

好在除夕终于到了。

这一日宫中本来也该设宴,不过雁来现在又不是皇帝,再加上觉得大家忙了一年,这个日子还是应该跟家人团圆,就直接取消了所有活动,让大家能消停一天。

不过她倒是让人在蓬莱殿里准备了一场家宴。

虽然李纯躺在病床上,连吞咽的功能都退化了,只能吃点流食,但还是要取个阖家欢乐的吉祥寓意。

下半年宫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虽说嫔妃和皇子皇女的待遇都没变,但很多人还是心怀忐忑。如今一切稳定了,甚至开始歌舞饮宴,她们也能稍微放心一些。

至于李纯欢不欢喜,那就没人在意了。

宫里热闹着,宫外也一样。

有一些官员是孤身在京,另外城里还有不少提前到京城来等待二月省试的士子,也都没法与家人团聚,玩家干脆将这些人都召集起来,组织了一场联欢晚会。

这倒是比自己过年更有趣了,因此不少家在京城的官员干脆带着家人过来凑热闹。

这些都不用雁来操心,所以她这个除夕,还是跟郭昕一起过的。

现在已经不需要再顾虑皇帝的意思,郭氏那边也派了人来请郭昕过去团聚,不过被他拒绝了。

虽说雁来拥有李唐宗室的身份之后,有不少人在辈分上都算是她的长辈,但真正被她承认的,其实只有郭昕这个义父。

郭昕自己呢,比起郭氏那些没怎么相处过的族人,也觉得雁来更亲近。

以前是皇帝防着雁来通过他拉拢郭氏,现在则要防着郭氏通过他去打扰雁来了。郭氏毕竟还有一位皇子,若是对他们太宽纵,有些人难免就会失去边界感,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至于那种被晚辈环绕的热闹,郭昕每天都能从天兵身上感受到,实在没必要去郭氏体验。

今年的除夕,对大唐的百姓来说,还有一项新鲜的体验。

放鞭炮。

大唐本来就有烧爆竹的习俗,是在竹节之中加入木炭、硫磺和硝石粉等物,丢进火中烧爆。不过这种制作方式显然太粗糙了,烧起来也危险。

今年玩家带来了制作鞭炮的全套工艺,进入腊月之后,就开始在街上摆摊卖鞭炮,顺带着还做了一些小孩子喜欢的摔炮,大受欢迎,基本上家家都买了。

所以还没入夜,长安城里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一直响到子夜时分。

元和五年就在这一片热闹的爆竹声中结束了。

外面这么吵,当然是不可能睡着的,雁来一直折腾到半夜才睡下,第二日天还未亮,就又被玩家从被子里薅了起来。

“怎么会有人大年初一扰人清梦啊!”雁来打着呵欠抱怨。

张云敏笑道,“今日是正旦,有大朝会,文武百官都已经在待漏院等着了,殿下可不能耽误。”

元旦的大朝会,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

除了在京的官员之外,在外任职的许多官员也会回京,向户部汇报这一年的税收、接受吏部的考核大计、为接下来的职位调动做准备等等,既然身在京城,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场大朝会和接下来的赐宴。

哪怕朝会其实只是过来站个班,那也是一种荣耀。

另外,各国派遣到大唐的使臣,也会在大朝会上按班朝觐。

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不仅东边的渤海国、新罗国、日本国,南边的南诏、骠国等藩属国派了人,就连极西的大食、天竺也派遣了使者前来。

因为人多,这场朝会持续的时间很长,不过因为气氛庄严肃穆,再加上这样的场合没有取暖设施的,雁来也只能顶着严寒走流程,倒是将困倦去了几分。

大朝会结束之后,还要去祭祀太庙。

雁来以大唐宗室的身份,代替李纯主祭,宣读并焚烧了礼部写好的祭文。

这是雁来第一次进入太庙。

叩拜结束,她站起身,隔着袅袅青烟,仰望李唐皇室历代君主的牌位,心下不由想到,若是他们知道她要做的事,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