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851)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如果只到这里,那大家甚至会感激天兵的宽容,给予的条件虽说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但绝对称不上苛刻。

然而等商议完毕,将领们走出打仗,看到士兵一个个都在排队登记什么,顿觉不妙,过去一问,更觉得天要塌了——这些士兵都不想再继续当兵打仗了,天兵登记之后,会给他们分配其他的工作。

这可都是他们的兵,他们的筹码,他们的政治资本!

就这么把人放走,那他们还当什么将军?

“可是几位将军之前也答应了,允许士兵自行决定去留。”赵猫猫看向众人,“难道你们说话不算数?”

第269章 “现在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几位将军脸上急切的表情顿时僵住。

他们答应的条件里确实有这么一条,应的时候心中颇不以为意,在吐蕃这样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士兵们哪有那么容易离开?离开了他们靠什么谋生?就是他们自己不当兵,也总是要换了子侄顶上的。

哪里想到,天兵竟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说什么让她们的人在大营里逛逛,恐怕一早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

但条件确实是他们自己应下的,天兵顶多是有些不厚道,没知会一声就开始登记,但就算知会了,他们又能阻止吗?

愿意为吐蕃继续拼命的,都去忠诚派那边了,留下来的自然都是厌倦了战争,不想再继续打仗的。一旦他们知道还有别的选择,愿意留下来的人肯定不多。

当着赵猫猫的面,这些将军就算心里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他们现在已经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之下了,不得不低头。

等她离开了,他们才回到大帐继续商议。

只是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抱怨了半天,忽然有人想起了能出主意的人,问道,“甲央人呢?怎么不在这里?”

“说是去送天兵。”有人不屑道,“溜须拍马之辈,简直丢了我们大蕃人的脸!”

问话的人倒是立刻察觉到了不对,“这般殷勤,他不会私底下还有别的打算吧?只是不想让我们知道,或者说,不想让我们分走他的功劳!”

众人一听,脸色都难看起来,“好个甲央,我们把他当成兄弟,他把我们当成了什么?”

更有人怀疑道,“请天兵过来的主意也是他出的。”

“是啊,之前我就觉得哪里不对,现在想来,他是不是早就知道天兵会这样收买人心,却故意不告诉我们?”

“这是要踩着我们去天兵面前邀功?”

“原来如此!果然是只狡诈可恶的狐狸,根本不不能信任!”

“一定要让他给我们一个交代!”

众人怒气冲冲。

这些怒气都是冲着甲央去的,就连自家麾下的士兵要被天兵带走的不满与不平,似乎都在这愤怒中得到了一些宣泄,不再那么让人耿耿于怀、难以接受了。

其实甲央并没有在玩家面前提起他们。

他在提出请玩家来主持大局的建议时,确实就想到了这些,但甲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其他人那种“到了大唐还能继续过得跟之前一样”的想法,在甲央看来才是可笑的。他们完全只是想当然,根本没有了解过天兵,更没有了解过天兵推行的各种新政策。

但甲央是了解过的。

所以他知道,上交土地和人口,是天兵的基本政策,而这“人口”,毫无疑问也包括了几十万从军的士兵。

哪个国家、哪个朝廷也不会让投降的将领继续掌握这样一支大军。

区别只在于,一般的朝廷,会将他们放到某个闲职上,调换信得过的将领来接手,而天兵则是直接遣散大部分人,只给他们留下最精锐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针对他们,大唐的将领也是这样处理的。

甲央觉得这就够了,反正带着大军投降的功劳他们已经拿到了,给的各项待遇大家也还算满意。

就算其他人真的找他质问,他也不心虚。

当然了,他自己肯定还有别的打算。此刻跟上来,就是为了将自己精心搜集的东西交给天兵,其中包括忠诚派几位将领的出身、家族、人脉等资料,以及他们带走的士兵数量、现在那处驻地的布防情况等等。

“资料很齐全,也很细致,你有心了。”赵猫猫看完资料,不由对甲央道。

甲央立刻笑道,“能帮得上忙就最好了。”

赵猫猫又问,“你有什么要求?”

甲央说,“没有什么要求,不过我听说,殿下推荐了尚多热去长安上学,我有两个不成器的孩子,一男一女,也想让他们多读书,长长见识,可惜我实在不会教孩子……”

这消息真够灵通的,不过有上进心是好事,而且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操心的家长,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赵猫猫点头道,“是这样,不过这事我做不了主,只能替你禀报殿下。”

其实问题应该不大,因为国子监本来就在改制扩招,不过她肯定不能把话说满,这份人情只能由雁来给。

甲央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并未因她的话而失望,笑着道,“应该的。”顿了顿,又道,“我还有一句话,本不该说,但是既然请您帮了忙,就不能不说了。”

赵猫猫不太喜欢这种故弄玄虚,不过甲央说得情真意切,也没说什么“不知当讲不当讲”,她就问,“什么话?”

甲央低声道,“我们大蕃国在西北部还有不少附属小国,如今国中局势不好,恐怕有人会趁大唐天兵抵达之前往那边跑,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