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855)

正看得出神,就听一旁的老友道,“你是对的。”

定埃增回过神来,念了一声佛,微笑道,“我看天兵之中似乎很缺大夫,劳烦你出城一趟,去寻那些僧人,请他们回来帮忙。”

无论是吐蕃还是大唐,除了每日修行和弘扬佛法之外,僧人也担负着救济百姓、开设药坊之类的工作,所以大部分僧人都是大夫,未必多么出色,但是基础水平不会太差。

包扎伤口、照料伤员这样的工作,他们肯定能做。

城里的僧人,除了他们之前带回来的那几个,大部分都被驱赶、放逐,不过应该还是有不少人留在逻些城附近,要是能找到他们,也能替天兵稍微分担一些。

贝吉云丹点头,匆匆起身离开了。

定埃增加快速度,给昏迷中的母亲包扎好,又安抚了那女孩几句,才起身离开,找了个天兵,询问他们主事的人在哪里。

有天兵在,情况很快就会好起来。

但这是逻些城的事,他们身为当事人,可不能全都指望天兵,也得尽自己的一份力。

其实现在才想起来要组织人手,已经有些迟了,但总比不做好。

很快定埃增就见到了赶来的赵猫猫。

“城里有多少人手?”一见面,赵猫猫也不寒暄,直接问道。

她这一路走来,已经看到了城里的情况,到处都乱糟糟的,根本没有形成像样的组织和管理。这些事让玩家来做太浪费,当然是用吐蕃人了。

定埃增苦笑道,“没有人。”

赵猫猫一愣。

定埃增便将红宫已经空了的事说了。

赵猫猫一时有些无言。

逻些城这段时间的清洗与反清洗,玩家都看在眼里。

听起来很蠢、很不顾大局,但却是符合人性的,每到王朝末期,这种争权夺利的事反而越演越烈,就是南明那种小朝廷也要忙着内斗呢。

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地震之后,城里的驻军竟然直接抛下受灾的民众跑路了。

估摸着本来就只是看中逻些城城高墙厚,能够在这里守上一段时间,但现在天兵已经到了城外,城里却发生地震、自顾不暇,根本没法协助他们守城,自然就被他们放弃。

站在敌人的角度,他们这么蠢、这么短视,对玩家来说不是坏事,但赵猫猫还是感觉一言难尽。

不过赵猫猫想想也就释然了,吐蕃人这么无差别地杀来杀去,活下来的多半是最凶狠的,而不是最有能力的。

既然城里没有主事的人,那玩家可就上了啊!

“当务之急,是先安置好幸存者和伤员。”赵猫猫说,“地震之后还会有大大小小的余震,不能就这么待在废墟里,很有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得找个空旷的地方。”

“布达拉宫已经空了,可以安置一些人。”定埃增忙道。

赵猫猫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宫殿群,点头道,“可以,不过不能住在屋子里。幸好天气不冷,这两天应该也不会下雨,暂时先住在外面吧。不过布达拉宫应该装不下这么多人,即便装得下,那么多人聚在一起也不方便管理。还是得在城中各处另设安置点。”

定埃增低头想了想,立刻就列出了几个合适的地方,大都是寺庙。

赵猫猫将地点发出去,自然会有玩家引导幸存者前往。

安顿好人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这么多人所需的粮食、清水和伤药。

定埃增不由可惜道,“这些东西城中储存了不少,但这会儿恐怕都被搬空了。”

虽然他这么说了,但赵猫猫还是让玩家去查探了一番,然后带回了一个好消息。粮库确实被搬空了,但药材居然全都还在!

看来蠢货也有蠢货的好处。

赵猫猫高兴了一瞬,又皱起眉头,“我们倒是能运来粮食和其他的物资,但就算是最近的队伍,赶过来也要两三天。”

逻些城里的总人口估计有三十万左右,这么多人,两三天要消耗的食物也不少。

定埃增迟疑片刻,便道,“可以先找城中贵族借用。”

赵猫猫看他的眼神都有些惊奇了,但还是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安排人去执行。

最后是人手问题,救援算是全部交给玩家了,但光是供给二三十万人的饭食,做饭的人就少不了,还得尽快搭建出一批临时厕所,另外还得有人负责看护伤员、调解矛盾之类的日常工作……总之,哪里都需要人。

好在这时,贝吉云丹那边传来好消息,他成功带回了上千名僧人,照顾伤者的工作可以不用操心了。

至于其他的事务,定埃增觉得,可以发动民众自己去做。

这个时代的官府,虽然也有赈灾的机制,但说实话,能做的十分有限,还是要靠灾民自己渡过难关,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赵猫猫想了想,觉得陡然遭逢大难,若是不给大家找点事做,闲着更容易出事,就同意了。

定埃增主动领了安抚灾民,挑选可用者并给他们安排工作的差事。

经过这一番梳理和安排,不到一天时间,逻些城便重新开始运转起来,虽然不能说井井有条,但也算是乱中有序。

……

这次的震源是逻些城,周围的城市只有震感,没什么损失。

逻些城外不少地方倒是同样地震了,不过托吐蕃牧民大都住在毡帐里的福,虽然损失了不少财物,但没什么人员伤亡。

所以救灾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城里。

之后的两天,源源不断的玩家赶了过来,让赵猫猫的压力降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