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会玩的唐人,自然也很重视这个最佳的赏月时节,甚至还有专门的“中秋玩月羹”。
不过,虽然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日子怀想故人、思念家乡,不过还是在玩家出现之后,才将“人月两圆”的观念输入大唐,让这个节日,具有了阖家团圆的寓意。
这一日照例是要放假的。
本来朝廷还应该有宴会,不过雁来以让官员回去与家人团聚为由取消了。
她难得睡了个懒觉,被外面叽叽喳喳的声响吵醒,推开窗户,就被灌了一身的冷风。
深秋的天气,温度下降得很快,夜里下一场雨,早上起来就觉得风吹在身上如针砭一般,扎得皮肤微微生疼。
雁来被吹得整个人都清醒了,仅剩的那一点瞌睡也消失无踪,干脆回去穿衣服、洗漱。
收拾停当,她才出了门,朝着嘈杂声传来的方向而去。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府邸大门处,只见一大群玩家聚集在门口,正仰着脑袋往上看,一边议论,一边指点。更远处,许多百姓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看热闹。
雁来走出去一看,才发现两个玩家分别站在两架楼梯上,正一左一右抬着一块蒙着红绸的匾,按照众人的指挥调整位置。
只是指挥的人太多,口中说的也不尽相同,调了半天,仍旧不得其法。
最后楼梯上的两个玩家受不了,直接开摆,“别瞎指挥啊!”
“什么瞎指挥,明明是你们不行!”
“我不行?你行你来啊……”
“来就来!”
“我我我,我也想来!”
于是梯子上的人换了两个,又两个,再两个。
折腾了半天,总算是将那匾给挂上了。
见几个玩家已经开始收拾梯子和周围散落的杂物,其他人顿时急了,“你们这匾不揭吗?”
“揭肯定要揭,但我们自己揭不合适,得等殿下……”一个收拾东西的玩家一边说,一边转过身来,然后一眼就看到了雁来,不由微微一顿“殿下!”
众人之前只顾着看上面的匾,都没注意到雁来,这会儿顺着他的声音看过来,见雁来竟也在这里,便乱七八糟地打起招呼来。
雁来全都点头致意,又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嘿嘿,给大门换一块匾。”玩家笑嘻嘻地说,“殿下既然来了,正好把它揭开。”
有人从后面推着她来到门楣下,又有人抓着红绸的一节塞进她手里。
雁来左右看看,“那我揭了?”
“揭揭揭!”
“等等等等!”一个玩家急得大叫,“我的一万响鞭炮还没准备好!”
众人于是又等她去拿鞭炮。
不愧是一万响,卷起来的时候分量就不小,铺在地上更是一直延伸到了看热闹的长安百姓那边,如同一条红色的长龙。
玩家将“龙头”拎在手里,另一只手持着一炷香,才大声喊,“我准备好了!”
“我喊三、二、一——!”
玩家用香点着了炮竹的引信,潇洒地将“龙头”往地上一扔,背过身去,双手捂住耳朵。
周围的大人小孩也都捂住了耳朵。
“噼里啪啦”的爆响声连成一串,与被炸得到处乱飞的红色纸花,以及空气中弥漫开的火药味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喜庆的氛围。
雁来就在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中,用力将蒙在匾额上的红绸扯了下来,露出上面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天策府。
她仰头看见,不由得也跟着周围的玩家一起,会心地笑了。
一万响炸了很久,声音消失之后,耳朵里似乎都还残留着轰隆隆的响声,雁来缓了一会儿,才对着上来邀功的玩家问,“你们自己做的匾吗?”
“哈哈,猜错啦!”玩家得意叉腰,“我们从皇宫的库房里找出来的!”
李世民登基之后才撤销了天策府,玩家就猜测,那块牌匾肯定会精心保存,就去找王太后要了权限,几乎将各处的仓库翻了个底朝天,居然真的给她们找到了。
“你们有心了。”雁来说。
玩家嘿嘿傻笑,不搭话,其实这也是圆她们自己的梦啦!
虽说现在整个朝廷都归雁来管,也没什么开府的必要,但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挂好牌匾、放完鞭炮,接下来当然是吃席啦!
玩家一点都不见外,自带食材和锅碗瓢盆,很快就在新鲜出炉的天策府门外摆出阵势,操持了起来。
……
宫外充满了热闹与欢笑,宫里也一样。
虽然今天休假,也取消了大宴,但宫里还是会在蓬莱殿设宴,让李纯的嫔妃子女来陪伴他过节。
原本雁来还邀请了王太后,但她说要吃斋,为先帝诵经祈福。
这个理由实在是无可挑剔。
不过对于嫔妃和皇子皇女们来说,王太后不来,他们倒是自在一些。
距离李纯中风瘫痪,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如果说,过年的时候,宫里这些人虽然相信雁来的人品,但还是会有些忐忑,那么现在,她们已经安心了很多。
失去了帝王恩宠,日子并没有变坏,反而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就连以往最不对付的嫔妃,现在也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说话了。
唯一遗憾的是,皇帝毕竟病着,她们平日里也不好太高兴、太热闹,也只有年节之时,雁来开口让宫中筹备宴会,大家才能肆无忌惮地聚在一起,嬉笑玩乐。
所以宴席虽然是在晚上,但一早大伙儿就都赶了过来,帮着处理些杂事。
前殿如此热闹,更显得后面的寝殿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