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880)

不过雁来这封大赦的圣旨很长,详细分辨了哪些人可以赦免,哪些人可以减刑,哪些人维持原状。

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因为皇家有什么喜事就把不该放的人也赦免了的做法,雁来是无法接受的。

这回之所以加上这道圣旨,也是考虑到还有很多官员和家眷,就如同之前的刘禹锡柳宗元那样,只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便被外放甚至流放。有些人在朝中有人援助,能找机会回来,什么都没有的就只能继续煎熬。

还有一些冤假错案,或者本来不该重判的,甚至是得罪了人被做局送进监狱的……以大唐过去的司法情况来看,这样的案子估计不少见。

之前她一直腾不出手来理会这些,这回一并给清理了,也算是为之后的司法改革做一个铺垫。

宣旨完毕,早上的流程就算是结束了。

说起来,一上午虽然忙碌,但她大部分时候都是站着或是坐着等待,但神经始终是紧绷的,这会儿放松下来只觉得疲惫,一夜没睡的困倦也涌了上来。

没什么胃口,雁来随便垫了一些,就在延英殿的胡床上小睡了一个时辰。

时间虽短,但再醒来,人已是精神抖擞。

下午她要接受各国使节的道贺,另外,回京参加大典的官员也都有贺礼献上,因为人多、东西也多,所以最后这个环节被安排在了广运潭。

玄宗以前,大唐的天子一年总要去洛阳住几次。

一方面是洛阳为天下之中,交通便利、繁华富庶,气象与关中截然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关中粮食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口,而粮食要运过去耗费太多,干脆去洛阳“就食”。

直到天宝年间,长安到洛阳的漕渠终于疏浚完毕,江淮漕船可以直抵禁苑望春楼下的广运潭,玄宗就再也没有幸过洛阳了。

广运潭修成之时,江淮漕运使韦坚为了取悦玄宗,便用数百只漕船承载大唐各郡进献的物产、珍宝、土贡之物,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向望春楼上的玄宗献礼,一时轰动长安。

有点子国庆节各省花车巡游的味道了。

而且船只走水路,不用担心堵塞,也不影响百姓在两岸围观。

所以在下面送上来的几个献礼方案之中,雁来最终选择了这个。

前往广运潭之前,雁来又换了一身衣服。

这回是常服,比礼服要轻便很多,而且她自己就可以换。雁来也为此松了一口气,还好,要是每天都要穿礼服的话,这皇帝也太遭罪了。

天公作美,这是一个晴天。

所以雁来也没有再乘车,而是骑马前往位于大明宫北部的禁苑。

虽然此时还没有春节的说法,不过后人之所以这么叫,便是因为一年的结束和初始,总在立春前后。这个时节,虽然距离百花盛放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春的气息已经悄然来到。

而大唐人极重踏春,踏的便是这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这会儿正是好时候。

而雁来一到地方,就知道为什么这里会被叫做望春楼了。

春回大地,往往是从河水解冻开始,所以临近水边之处,总是最先能感受到那一抹属于初春的嫩绿。而这样的风景,又只有在楼上遥望,才最为动人。

而先一步抵达的百官,身着朱紫绯青之色,同样也成为了点缀在山林、河岸的风景之一。

更远处,因今日禁苑开放而赶过来看热闹的长安百姓,也大都换上了颜色鲜亮的新衣,从楼上望去如同一片云霞、花海。

至于玩家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节日的氛围感直接拉满。

雁来这个正主到场之后,献礼就开始了。

雁来没有看现场,而是打开了直播间——众所周知,现场看的是氛围,想要看清各种细节,还是能切近景的镜头更合适。

玩家全程参与了今日各项流程的筹备,自然一早就选好了机位,保证能将传达最佳的拍摄效果,肯定要比在楼上远眺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先献礼的是各国的使者。

每个国家的船只也不一样,除了船头高挂的旗帜之外,装饰物也充满了各国特色,上面的使团成员,更是都穿着本国服饰,倒是让许多长安百姓长了见识。

至于送上的礼物,还是以往那些,只是都加了倍。

最引人瞩目的礼物,是大食国送来的两头狮子。

不要说是大唐的官员和百姓了,就是雁来和很多玩家,这也是头一回在现实中看到狮子。不过两只装在笼子里的狮子状态似乎不佳,也不知道在长安能不能养活。

实在不行,就只能送去西域养了。

其实南诏还送来了两头大象,如果这会儿能献上,会更吸睛,但这些制式的船只盛载不了大象,又不能单独给他们一艘大船,就有些吃亏。

不过雁来本人,更关注的其实是那艘属于美洲部落的船。

没错,玩家不仅带回了美洲大陆上的各种作物,还顺便拐回来了一支使团,倒是正好赶上了今日的热闹。

原住民不知道“美洲”在哪里,听说是在海外,便以为是跟吕宋、安南差不多的地方,对于美洲土著在长相和装扮上的不同接受良好。

得知引进了各种作物,也只觉得是跟葡萄、菠薐菜一样的东西。市面上若是有出售,他们肯定会买来尝鲜,但是对于这些东西能给整个大唐带来多大的影响,他们这时还毫无概念。

当然,这也是因为玩家在介绍的时候省去了产量。

毕竟这会儿还是九世纪,距离这些作物进入明朝的十六、十七世纪,还有几百年的时间呢,这些作物虽然被驯化了,但在美洲当地的产量也不是很高,还是得继续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