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宿主她有打脸牛批症(184)
元锦的小奶音平平淡淡,“没事,又缓过来了。”
兄弟两个松了口气,心急的询问接下来的情况,“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舅母打了崔招娣一巴掌,骂她是个不要脸的女人。”
其实比这难听多了,但元锦为了未成年人的幼小心灵不受到污染做了删减。
兄弟两个齐齐喝彩,“打的好!居然敢推奶奶!”
“娘又打了崔招娣一巴掌,说早就想打她了。”
“狗子被崔招娣他们带走了,二舅也去和崔招娣办理离婚手续。”
一场刺激的家庭伦理剧被元锦说的平淡无奇。
要是由经常网上冲浪的002来说,绝对会精彩许多倍。
002已经抑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系统触角了,把这段家庭大戏转给统子们看,收获了一群家庭伦理剧爱好者的点赞。
[宿主,这要是二癞子来肯定比现在还好看!]
“他不敢来的,而且要是他来了那就是血腥暴力剧情了,他肯定会挨杨家的一顿胖揍。”
离婚后,杨老二又回了杨家,还住他原来的房间,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更加话少,干活倒是越来越努力,陈翰海看他的情绪那么消极,就教他读书转移注意力。
兴许是悲伤使人进步,本来对学习一窍不通的杨老二,居然学进去了,成绩还不错,所以杨家爱学习的人除了陈翰海和杨大美以外,又加上了杨老二。
至于那俩小子,都是杨大嫂拿着笤帚疙瘩撵在他们身后才学,让他们努力主动学习,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农活少了许多,孔香菊就寻思着让家里其他几个人也多学习学习,不求考大学啥的,就是能多认两个字也是好的。
她不去打扰陈翰海他们,而是拎了狗蛋石头两个小子,让他们把会的生字都交给他们,就当复习了!
石头和狗蛋倒也新鲜,在学校里当学生,回家还能当回老师,挺好!
但没教几天,面对杨老大和杨大嫂这俩不开窍的学生,真是满脑瓜子牙疼,一个拼音都不知道教了多少遍,可他俩就是记不住,偏偏这还是他爹娘,也不能吼,也不能打,教的不耐烦了,杨大嫂子笤帚疙瘩就上来了,顺便喊上一句,“你小时候学吃饭老娘也没这么不耐烦!”
狗蛋捂着满头包,在心里偷偷反驳,我奶说小时候学吃饭都是我自己搁手抓的呀!
时间就在杨家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一点一滴的过去。
四季轮转,花谢花开。
三年过去后,元锦已经是个五岁的大孩子了。
今年对元锦来说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可对许多人来说,这一年,可谓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队里的广播喇叭一直不停的在说,高考开放了,请有意参加高考的人做好准备。
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人有多高兴自是不提,孔香菊这个不参加的高考的人高兴的不得了,一连几天都哼着歌。
杨老汉看着扫炕也哼歌,收拾桌子也哼歌,睡觉也哼歌的老婆子直纳闷,“你这两天咋的了?啥事儿让你这么高兴?”
孔香菊一脸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你懂个啥!咱家的好日子啊,就快来啦!”
唉,独自一个人藏着这么大的秘密还真是难受。
这种感觉就是明明知道这块没人注意的地肯定会大丰收,但是还不能和别人说,只能自己偷着乐,憋屈啊!
杨老汉更纳闷了,“啥好日子?你让梦魇着了?”
第168章
年代里的重生女(22)
孔香菊扔下扫炕的短笤帚,开始给这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老头子科普,“你看你,这几年的字都白认了,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关心,还能有啥事儿,高考啊!”
杨老汉没憋住嗤嗤一乐,“那跟你有啥关系?!你个老婆子认了几个字就想去考试啦?你这个就叫异想天开!”
这几年,杨老汉也学会用四个字的词了。
孔香菊毫不在意他的嘲笑,“我考啥试!我说大海!大海啊!大海人家可是高中生!指正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那就不用在地里刨食了!”
听到这儿杨老汉忧虑起来,“那大海要是考上大学,会不会跟大美离婚回城里啊?”
孔香菊一拍大腿,指着杨老汉的榆木脑袋,啐道,“哎呀呀!目光短浅!咱大美这几年没少跟着大海学习!那考上的人里保不准就有咱大美一个!到时候他们两口子都能去城里念书,我就帮他们看着元元,你就说说,谁家能有两个大学生!别人都得羡慕死咱家!”
元锦在炕头的小桌子上拿铅笔写字,纸上是一首小学一年级的古诗,她不想从123aoe开始学起,就稍微展露了一下自己的“天才”,陈翰海就让她看一年级的书了。
陈翰海和杨大美复习的飞起,元锦每天都在孔香菊这屋,农活孔香菊都不让他俩干了,让他俩专心学习,好在孔香菊让他们提早学习是有用的,对比起前世,两人更加有把握。
陈宏茂邮寄了一大堆的复习资料过来,陈翰海不仅自己看,还抄录下来分给其他有想法的人看,收获了一片感激。
最让人诧异的就是杨老二,居然也要打算考大学,他这几年学的很是用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睡觉时间都减少了,之前小学勉强学完,经过那次打击事件之后,竟然开始雄起了,陈翰海也鼓励他,让他试试。
杨老二自己也想试试,能行就考,考不上就拉倒呗,也亏不着。
狗蛋和石头两个已经读五年级了,知道陈翰海他们在复习,在家里面安静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