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佬宿主她有打脸牛批症(266)

作者: 有头发的星星 阅读记录

皇上离开椒房殿后,立马召了青隶院的人对蔺浩初和温元歆重点查探。

听皇后这么一说,他想到了其他地方,既然蔺浩初有反心,那温元歆会不会是他故意派来勾引他的?

同时他自己心里也觉得很不对劲,要是平时有人告诉他身边的人这么邪性,他早就派人去查探了,但现在他还在给温元歆找理由,觉得一切只是巧合,他对温元歆也只不过是见了几面,怎么也不可能有这么深的感情,

晚上皇上都没休息好,满脑子都是温元歆脸上那天真烂漫的表情,那是他从来没见过的生动。

第二天起来,皇上更难受了,觉得温元歆这女人是真的邪性,以后可得避开她!

于是为了不想着温元歆,只要脑子里冒出她的身影,皇上就往其他嫔妃宫里去,搞得大臣们都开始劝慰皇上要注意龙体。

元锦出了皇宫,包袱都没打就回了丞相府。

门房见着她回来,赶紧过来迎接。

看元锦就带着一个小厮,其他什么都没拿,心里暗想,不会是遭了端王嫌弃,被赶出夫家了吧?

元锦好像听见了他的心声,回头轻飘飘地瞅了他一眼,“我自己家,我爱回就回,你管呢?”

门房赶紧低头垂手的站好,不敢再乱想半句,他发现这位大小姐还是拿了东西的,那鞭子可还挂在腰上呢。

002叹息,[不讲理的人设就是好,想怼就怼。]

“这怎么能是不讲理呢?这是霸气四溢。”

002一脸的狗腿,[是是是!宿主说的对!宿主威武霸气!]

回了府元锦别的地哪也没去,直接回了自己原先住的院子,相府地方大的很,也不差她这个屋子,倒还是空的,就是时间长了没人打扫不能住人。

不用元锦说,小夏已经先给她收拾出了一块歇息的地方,然后开始上上下下的打扫,今天他可是见着世面了,那可是皇宫啊!多少人抢破了头想进去,今天他就跟着王妃进去了!

这是多大的荣耀!都够他吹一辈子牛了!

王妃给的赏钱也不少,比他在王府做半年工还要赚的多,他可得好好巴结住王妃!

元锦挥着鞭子,卷了两个丫鬟小厮和小夏一块儿干活,这些下人明面上对她捧着敬着,其实暗地里不知道怎么贬低她,不使用点暴力,这些下人惯会偷奸耍滑。

温王氏面甜心苦,对原身亲的不行,要啥给啥,原身想要习武不喜女红,她就求温承礼请了最好的武师傅来,让原身想抽谁就抽谁,告诉她,她是丞相的女儿,是千金,不能受委屈。

下人们也都对原身捧着,让原身觉得世界都是她的,慢慢的就养成了原身跋扈的性子。

温王氏是原身生母的远亲妹妹,原身生母去世后,温承礼就把丧夫的温王氏娶了进来,美名其曰姨母能照顾好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

原身那时候才四岁,从小就由温王氏养大,怎么惯着怎么来,对自己从夫家带来的女儿和后生的儿子则是严加管教,这让原身更加感动,把温王氏看作亲娘。

第242章

相府的穿越庶女(6)

温元锦的弟弟温元珂,同样被温王氏宠惯,只会吃喝玩乐,文不成武不就。

姐弟两个简直人憎狗厌,温承礼也对他们甚为不喜,只对温王氏的一双儿女宠爱有加。

被养废的姐俩还傻兮兮的觉着温王氏是好人,直到温元锦死的那天才知道她今天的一切都是他们谋划好的。

那天她在花园里醒来,就是因为两个陪嫁丫鬟受了温王氏的指使,给原身下了药。

原身的两个陪嫁丫鬟是温王氏选的,特意放在温元锦身边就是为了这一天,原来温元锦生母留下的丫鬟婆子早就被她打发了出去,可以说是一个和温元锦站在一边的人都没有。

唯一的亲弟弟还被后来的穿越者勾了魂去,对亲姐姐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几次三番辱骂温元锦给穿越者撑腰,伤透了温元锦的心。

温王氏教养出来的纨绔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元锦问002,“原身对温元珂有什么愿望吗?”

[原身对这个弟弟已经失望,没说报复他,也没有说拯救他,看样子是让温元珂自生自灭了。]

温元珂没有对原身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原身的报复一栏里也就没有他的名字。

现在是秋季,院子里的梧桐树上,叶子黄了不少,正午的阳光也不晒人,打在身上暖洋洋的,元锦就半靠在树旁小夏搬过来的软榻上晒太阳。

正舒服着,元锦就听见有一群人的脚步声过来,人未到声先至,“娘亲的乖乖锦儿!可是在夫家受了委屈?怎的就突然回来了?和娘亲说!娘亲让你父亲去给你出气!”

真是一番疼爱女儿的好母亲发言,好像忘了温元锦嫁的是王爷,要是真让温承礼去给她出气,温承礼只会更加厌恶她这个女儿,斥责她不懂事,再把她亲自送回端王府。

温王氏进了院子,就看见元锦没骨头似的倚在软榻上,没像往常一样看见她就扑到她怀里撒娇,这让温王氏有些不适应,刚当上几天王妃,就真端起王妃的架子了?!

元锦眼睛都没睁,闭着眼睛自顾自享受日光浴。

温王氏说了半天,元锦也没搭腔,她有些尴尬的住嘴,“锦儿,娘亲在和你说话呢,几日不见,和娘亲生分了?要不等你父亲回来和他说说?”

听见她提温承礼,元锦才懒洋洋的赏了她一个眼神,眼神里尽是不屑,“少拿父亲压我,你以为我会怕他?我是你养出来的,你最是知道我的性格,别说是父亲,就算是天王老子在这儿,我这鞭子该抽还是得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