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我揣着空间当妈上瘾了(384)
她又把炮火转向李和美,“李和梅,你是不是没有心?!我儿子难道不是你的丈夫,不是你儿子的父亲?你把他送进去,你让军军以后怎么办?军军知道他的妈妈把他的爸爸亲手送进了监狱,他还能不能健康成长?他可还是个孩子啊!”
“军军他……”
李和美没说完的话,被安华打断“你们说这话的意思,养育齐军只是我女儿一个人的责任?怎么没见齐昌和你们夫妻两个插手齐军的教育问题?你们不会以为拿出点儿钱就是在养孩子了吧?齐昌可有为齐军换过一片尿布,喂过一次奶,哄过他一次?”
齐母不忿的说,“李和美是军军的母亲,她做什么不是应该的!你总不能让我们老两口给她带孩子吧?要年轻人是做什么的?我们老了老了养孩子一辈子就想轻松轻松,怎么到她这儿我还得给她带孩子!”
齐父终于说话了,“亲家母,孩子不懂事,你怎么也能跟着不懂事,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解决就是,你要是也来掺和一脚,那事情可就复杂起来了”
“自从和美嫁给齐昌后,我们齐家待她不薄,该有的什么没有,和美嫁进来没有一分钱,我们给了她三十万的彩礼,我们家也不是什么富裕家庭,三十万已经是我们能给儿子拿出的所有了,换来的就是这样的回报?”
安华真的很想笑,虚伪啊虚伪,齐昌的虚伪完全遗传自齐父吧,看这瞎话说起来真是一套套的。
“三十万的彩礼?齐家带我女儿不薄?”
安华还是没有忍住笑出了声,“哈哈哈哈,你们两个既然这么说,那我就好好跟你们掰扯掰扯。”
“你们所说的30万彩礼,完全不是比我女儿的,他们现在所住的房子,房贷一直是用这30万彩礼来还,相当于你们用30万彩礼给你们儿子自己买了个房子,别以为我不知道那房子的房产证上只写了齐昌一个人的名字,除非齐昌死了,他的合法妻子李和美才能得到。”
安华的话说的难听,让齐父齐母脸色很是不好,当然他们本来脸色也不大好,只是这会儿黑的更难看了。
安华继续往下说,“至于你们说的齐家对待我女儿不薄,我想请问你们左边的脸是和右边的脸长在一起吗?不然怎么能二皮脸的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
齐父脸色黑漆漆的,国字脸看着好像是个黑板擦,“还请你说话放尊重一点!”
安华厉声说道,“别和我提尊重这个词!我女儿嫁到你家,你们可对她有过尊重?她在你家你们有拿她当一个人看过吗?她在你们的眼里除了是齐军的母亲,你们的免费保姆,齐昌的妻子以外他还是什么?”
“哦还有,免费的生娃机器,和美可是给你们生了一个大孙子齐军啊,如果不是生齐军的时候难产伤了身体,你们还会继续让她生对不对?”
“反正也不用你们带孩子,不用你们生孩子,生孩子的苦你们不用受,带孩子的罪你们不用遭,就连养孩子你们都不用花钱,你们当然是希望孩子生的越多越好了,反正都是你们齐家的血脉,好继承你们家的皇位啊。”
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家暴的母亲(11)
齐母被安华说穿自己的心思,不由的恼羞成怒,“你住嘴!你以为你红口白牙的就能颠倒是非?明明是你这个做母亲的跟着你女儿一起来搅和我们家!”
“我看出来了,你们母女两个就是和我们家犯冲!我儿子能娶李和美,他这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李和美不是想离婚吗?好,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两个,这个婚我偏不让你们离!你女儿这辈子都要和我儿子绑死在一起!”
“她先甩了我儿子后一个人去逍遥快活?我呸!她想得美!我早就看出来她是个不安分的,说不准这次搞事情就是和外面的奸夫联合好了,你以为我会让你们得逞?”
齐母越说越来劲,一蹦三尺高,“我叫你一声亲家母是看得起你,可你也别把谁都当傻子,我儿子娶李和美可不是把她娶回家里当祖宗供着的,她嫁给我儿子之后就没工作过一天,吃我儿子的,喝我儿子的,住我儿子的,到头来竟然联合你这个当妈的把我儿子送进监狱里!你们还好意思在这儿倒打一耙?!”
齐母振振有词,如果不是了解事情真相,安华和李和美都快信了齐母嘴里的一番瞎话,这颠倒黑白的功力,安华都要望其项背。
眼看安华油盐不进,齐父把目标放在李和美身上,“和美,如果齐昌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我代替他向你道歉,都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儿子,才让你受了委屈,是我的不对,”
他话锋一转,暗戳戳的把锅往李和美身上甩,“但是你这么做就不对了,你和齐昌既然已经极为夫妻,那你们就是一体的,夫妻二人应当荣辱与共,怎么能把你的丈夫送进监狱里?你这让他以后该怎么做人?”
“还有军军,你和齐昌的儿子,他都三岁了,等他长大以后,要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居然是他妈妈亲手送进去的,他该怎么想?这会给他的心里造成多大的阴影,你这个做母亲的难道不知道这个?”
“我想,你也不希望你的儿子恨你吧?和美,听爸一句劝,夫妻没有隔夜仇,两口子打架,床头吵架床尾和,过日子嘛,哪有舌头不碰牙的,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哪至于闹得这么大,你看现在这人尽皆知的,所有人都在背后戳我和你妈的脊梁骨!”
“你们小两口能有什么大事,回家去关上门好好解决,何至于闹到现在这么难看?你们年轻人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问我和你妈,我们都是过来人,你们正在经历的,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一定能帮到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