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100)
“子瑜。”赵清婉走近了后,轻声喊了一句。
楚延熙陡然一惊,转过身来,看到走过来的赵清婉,他急忙站起来,躬身一礼,道:“臣见过殿下。”
看着楚延熙拘谨的模样,赵清婉笑着摆了摆手,见楚延熙一切如常的样子,想来那些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吧,遂温声道:“子瑜不必多礼,这儿不是宫中,不用行君臣之礼。”
赵清婉年岁与楚延熙相仿,只是觉得自己作为他的嫂嫂应该显得沉稳点,因而言行举止间故作成熟,倒是显得可爱。
楚延熙听着赵清婉这般说话,他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见赵清婉温和,他便也放下心头的拘束,笑着道:“嫂嫂好。”
这个称呼从少年的口中喊出来,莫名地让赵清婉觉得悦耳。
赵清婉坐了下来,她招了招手,示意楚延熙也坐下,这般坐下来后,她才发现楚延熙的眉宇间与楚延琛极为肖似,只是稍显稚嫩,也更意气风发。她知道楚延琛与楚延熙其实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不过看看楚延熙眼中尚未褪去的天真神色,她忽然有些心疼那个行事周全稳妥的楚延琛。
“在行宫里,住的还习惯吗?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嫂嫂说。”
楚延熙点点头,在赵清婉的面前,他到不若是在楚延琛面前那般别扭,反而显得乖顺多了。
“谢谢嫂嫂,行宫里一切都好。”
等楚延熙回复之后,一时间便又安静了下来,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对坐着,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子瑜,你哥......”
“嫂嫂,我哥......”
两人的话语陡然撞在一起,令他们一顿,便又停了下来。
赵清婉率先开了口,带着一丝好奇地问道:“子瑜,是想要问什么吗?”
楚延熙沉默了一会儿,轻声回道:“嫂嫂,你知道京中情况如何吗?大哥他回去后,有没有什么麻烦?”
赵清婉转过头,看向远处的山景,在点点灯火之下,仿若是星子落了满山,看着极为璀璨。京中的消息,她得到的便是一切安好。再多的便就没了,这时候,她忽然想起来,与楚延琛秉烛共读时,楚延琛曾笑着在宣纸下写下的‘眼’与‘耳’。
“所以,一个掌权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眼’与‘耳’,不然你看到的,听到的,都将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
沉沉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赵清婉突然明白了楚延琛这句话的意思。诸如现下,她所有的消息,都是父皇给的,所以她知道的,都是父皇愿意让她知道的。她虽然没有明确问过楚延琛,京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却知道若不是大事,楚延琛不会那般匆忙地赶回去,更不会将楚延熙留在苍玉山。
“嫂嫂?”楚延熙见赵清婉似在出神,他不由得又开口唤了一声。
“哦,没事,没有什么大事。”赵清婉醒过神来,她笑着安抚道,“你哥做事,你也是懂得,咱们宁朝出了名的能臣,什么事到了他手上,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听着赵清婉这话,楚延熙点了点头,眼中满是骄傲,自豪地道:“我哥,京中谁人不赞一句谪仙。”
在行宫中,楚延熙稍微平复了原先慌乱的情绪,这时候也慢慢地将那些乱糟糟的事儿慢慢地理了一理,想着到底是谁人动手算计他们,又想着不知虞幼亭是否能够平安出来,复又想着那任石巍的死......胡乱想了一通,心中的不安便又想得窜了起来。
只是他不敢贸然回京,怕给楚延琛添乱子。
楚延熙看了一眼似乎是若有所思的赵清婉,问道:“嫂嫂,你刚才是想问大哥什么?”
赵清婉轻笑一声,随意地道:“就是好奇你大哥是不是大小开始就这么一副沉稳的模样,我见他日日都要夜读,就想着他是不是从小就是夫子最喜欢的那种好孩子?”
“这倒不是,”楚延熙摇了摇头,小声回道,“我记不大清楚了,不过我记得娘亲曾经说过,大哥小时候其实很皮的,而且更喜欢舞刀弄枪,好像曾经还说过想要当一名侠客,仗剑走江湖。”
听着楚延熙这话,赵清婉的面上露出一抹惊诧的神情,她完全无法想象那般温雅沉稳的楚延琛舞刀弄枪的模样,更无法想象他会说出‘仗剑走江湖’,错愕之后,她不由得轻笑出声:“怀瑾,怀瑾,居然会有如此想法。真的是难以想象!”
她忽而很想与楚延琛见一见,问问他那‘仗剑走江湖’的想法后来怎么就变了。
“对啊,听闻在桢哥还在的时候,大哥好像还会常常与爹顶嘴,爹还老说不过大哥,总是被大哥堵得哑口无言,然后就拿出什么当爹的威严教训的大哥,但是大哥跑得快呀,一眨眼就跑去找大伯和大伯母他们,大哥长得好,大伯和大伯母可疼大哥了,一见着要教训大哥的爹,大伯便就会拉着爹促膝长谈,与之交流教导之法。”
他口中说到的‘桢哥’便是大老爷早逝的亲生子楚延桢。说到这里,楚延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的眉眼弯弯,笑得牙花子都露了出来,接着道:“爹最怕大伯的念叨了,那可真是秉烛长谈。所以,爹能够教训大哥的机会,极少。”
“不过,”楚延熙的目光微微落寞,他面上的笑收敛了起来,低低地道,“后来桢哥病了一场,家里的气氛就变了,大哥好像一下子就转了性子,变得沉稳了。习武,读书,一切都按着规矩来......”
“再后来......”楚延熙的双眸微微发空,后半句话,他并未说出口。
赵清婉是听过楚家当年是出了意外,楚大老爷的亲生子意外身亡,这才将二房长子楚延琛过继过来,但也是那一年楚延琛生了一场重病,这身子骨才会这般不好。但是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内幕,也就是楚家人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