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子谋(133)

作者: 七榛 阅读记录

只是,想到刚刚的场景,楚延琛觉得后槽牙一阵发酸,忍不住伸手不轻不重地敲了下楚延熙的额头,低低地道:“小小年纪,学什么一醉解千愁,回去是该让二叔带你好好抄一抄礼记!”

“太子殿下......”楚延琛无奈地轻笑一声,他的脑海中不由地浮现赵清婉的身影,以及那曾经似曾相识的‘抱腿嚷仙女’,“还真是亲姐弟。”

深夜,肃穆的东宫中,太子殿下昏昏沉沉地从偌大的床榻上。琼楼里的酒是上好的美酒,纵然是宿醉,也不会落得头疼难受。

太子起身揉了揉额角,候在一旁的小内侍迅速奉上一盏温水,低声道:“殿下,请用水。”

“嗯。”太子随手接过水,抿了一口,便问道,“谁送我回来的?”

“是小常大人。”内侍躬身回应,“殿下,皇后娘娘派人来看过两次了。”

“母后有说什么吗?”

“皇后娘娘说,殿下同友人相处,不必如此急躁,而且醉酒伤身,殿下应当注意。”内侍低头回道。

听到内侍话语提到的‘友人’,醉酒前的一幕幕荒唐的记忆顿时复苏,那一声声的‘仙女’在太子的脑海中回放。

“噗——”那一口尚未咽下的温水,顿时就喷了出来,而后是面红耳赤的呛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殿下!”

“宣太医!”

“不用、咳咳、咳咳咳......”

东宫里的慌乱,旁人是无从知晓的。不过想来太子殿下在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想要同楚家兄弟相见。

而另一头,楚延琛带着醉意盎然的楚延熙回到楚府的时候,或许是楚延琛先前下手的力度较轻,楚延熙竟然是迈入家门的时候就醒了过来,而这一醒,便令得素来安静规矩的楚府中难得的热闹了一回。

自然,也定下了楚府二公子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日子随父学习礼记的规矩。

深夜时分,楚延琛一身疲惫地回到自己的院落之中,不过是歇了一会儿,便见着楚大老爷匆匆而来。

入座奉茶,楚大老爷将一封略微厚实的折子递了过去,而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抬眸看向楚延琛,看着他眉宇间的疲倦,叹息道:“子瑜的事,辛苦你了。”

楚延琛收起那厚实的折子,随意翻开,瞥了数眼,而后微微一笑,听着楚大老爷的话,他略微摇头,道:“子瑜,这次很懂事。”

“虞三郎的事,他心里难受,喝上两杯,倒也没什么。”

听着楚延琛的话,楚大老爷想着刚刚那一行人拉扯着都拦不住楚延熙囔囔着‘仙女’,而后朝楚延琛身上扑去,忍不住失声轻笑。

楚延熙酒醉后的这个毛病,是早就有之。故而,他们从不允许楚延熙多饮酒。

“听闻,今日太子殿下与子瑜在琼楼偶遇?”楚大老爷意味不明地开口提了一句。这一声‘偶遇’用得极为微妙,想不到皇后娘娘这么早就将主意打到他们家二公子身上了。

“无妨,子瑜心性率直,同太子殿下交好,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楚延琛的脑中浮现先前楚延熙拿着酒壶给太子灌酒的场景,苦笑着道,“只不知,经过这一遭醉酒,太子殿下心中是否会怪罪子瑜?”

楚大老爷摇摇头,他笑吟吟地道:“为帝者,这点肚量还是有的。不过,短时间内,殿下应当是不会想见到子瑜还有你的。”

楚延琛看着手中的折子,密密麻麻的字,让他的眉头微微拧起。

楚大老爷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茶水,轻声解释道:“这是你前些日子要的资料,还有一些名单,我想你知道这些名单上的人,代表着什么?”

楚延琛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这些资料背后代表的意思,离恩科开考的时间不足十日,在这个节骨眼上,京中各处的人,小动作是不间断的。某些人的门槛怕是都要被人踏破了,而恩科的几位老大人为了避嫌,早就是避去了各自的府衙,谁也不见。

在宁惠帝的眼皮底下,各处的人都还是有所收敛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着那一层层的重利,总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的。只是这些做法,对于那些寒门子弟太过不公。

似乎察觉到楚延琛心头的不虞,楚大老爷平静地开口道:“有光亮,自然有黑暗。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陛下加开恩科,已然是给了他们公平的机会。”

“提中令,你的这个位置,”楚大老爷看向楚延琛,他的面上一片平静,带着一丝的无奈,“虽然职权上,是比不得大理寺卿,但在恩科中,却是至关重要的,将来这一次恩科入朝的考生们,都得规规矩矩地喊你一声老师,天地君亲师,这一声老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这一声老师,当得可不容易。”楚延琛眸色中带着一丝冷意。

“有舍有得。”

楚延琛摇摇头,他看着折子上那一片片的名字,而后不由得感慨道:“明知道陛下对恩科是多么重视,这些人竟是如此的胆大妄为。”

“都是老规矩了。”楚大老爷早年也是当过考官的,对于这里边的弯弯绕绕,自然是明白的,他轻声说道,“往年,其实也是有的,各方都有自己的人,都想在某些位置上培养一些,陛下其实心中也有数,只要不过火,倒也就算了。不过,今年,确实是有些过头了。”

“你暂且照着规矩做便是。”

“怀瑾,凡事,量力而为。”楚大老爷点了点那一份放在桌上的折子,指向最后一面,微笑说道,“这些人,还不错。”

上一篇: 莲花 下一篇: 成婚五年后贤妻失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