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148)
“殿下!”妙锦追了两步,却已然看不到赵清婉的身影了。
而楚延熙早就脱开其他人,追了上去。
“驾!”
马匹疾驰而出,一匹接着一匹,从苍玉山中奔出来数匹骏马,匆匆朝着山下而去。
赵清婉的面容严肃,她的双眼扫过跟在身旁的楚延熙,冷声道:“怀瑾入狱是什么时候的事?”
在簌簌的风声中,楚延熙勉强听清赵清婉出口的话语,他开口回道:“两天前。恩科刚刚结束,当时所有考官便因为舞弊案而入狱审查。不过陛下封锁了消息,所以那时候大家伙尚未察觉到,是后来陛下宣了几位大人入宫,当晚,就动了兵部......拿了不少人下狱,恩科舞弊案这才彻底爆发出来......”
听着楚延熙焦躁的话语声,赵清婉眼中的神色一片深沉,飞扬的衣角在阳光下跃出一丝冷峻的神采。她微微抿唇,而后提了提缰绳,默不作声地纵马疾驰,身后跟着三五名武婢。
她没有再开口朝楚延熙问任何问题,而是时不时地挥着马鞭,在一声声的低喝声中,这一行人行进的速度越来越快。
赵清婉在听得楚延熙刚刚的解释后,忽而升腾起一丝的诡异的‘到底来了’的感觉,她苦笑一声,似乎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不真实的甜蜜在这一刻都得到了证实,毕竟楚延琛待她太好,仿佛是用柔情蜜意为她编织了一场虚假的美梦。如今看来并非是她的错觉,确实只是一场以假乱真的逢场作戏罢了。
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那终究是她的驸马,利用她的身份又如何?何况,最开始招惹了人的是她,便当是还了他的吧。
赵清婉咬咬牙,低声道:“咱们尽量快点。”
赵清婉不曾涉足朝堂,但是不代表她对这些一无所知。她虽然猜不出楚延琛的计划到底是什么,但却知道自己若是回去迟了,或许那人要吃不少苦头。赵清婉的脑海中闪过楚延熙略微苍白的面容,心头微微刺痛,他的身子骨不大好呢......
而京中的一切风雨已然袭来。
这两日接连下雨,雨后的京都瞬间就转冷了,本还有些许燥热的天气登时就变得阴寒。入了夜的刑部大牢,更是一片阴冷,寒气似乎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
楚延琛闭眼靠坐在墙边,身上单薄的衣衫早就被寒气浸透,浑身上下都是冷飕飕的。素日里如谪仙般的面容在幽森而昏暗的牢房的烛光下,显出一股青白色的脆弱。
“哒哒哒……”一阵有规律的脚步声从走廊外传过来,由远而近。大牢里的甬道十分阴潮,隐隐有股久不见天日的霉味,原本昏暗的牢房随着来人的靠近,逐渐亮堂起来。很快,点着的火把被安置在牢房的四周,囚室里顿时就变得通明了,明亮的火光将略微斑驳污渍的墙壁映衬得幽影深深。
“楚大人。”沉沉的声音在牢房里响起来。
楚延琛淡然地睁开眼,面上一片平静,看着眼前走进来的一行人。那一名领头的官员,清瘦的面容看起来异常沉默,虽然脸上扯出了一抹笑,但是那笑却是让人看着极其不舒坦。
这人,他记得是刑部的司正官孙樾。
楚延琛心思微微一转,他一直在等着人动手,只是没想到这人会如此沉得住气,更想不到,这一等,竟然等到了他们安在刑部里的一枚棋子。孙樾走至一旁的烛火处,稍稍拨弄了一下烛芯,让烛火更加明亮点。
楚延琛不以为意地笑了一下,平静地道:“孙大人。”
这一笑,在明亮的光中,晕出别样的风采,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如霜如雪。
孙樾微微有些诧异,他平日里极其低调,没想到高高在上的楚延琛竟然记得住他,不过也无妨,记不记得住都与他无关,他如今不过是奉命行事,他躬身一礼,礼貌地道:“楚大人,得罪了。下官有些事需要问询一番。”
楚延琛端坐起身子,他看着孙樾,点了点头,道:“孙大人,您请说。”
“楚大人,听闻您与考场上那名侥幸活下来的学子交情不错?”
楚延琛抬眸看了他一眼,这话问得很微妙,若是他没注意,直接开口否认,那便代表他知道那名侥幸活下来的学子是谁,也就更能说明他同人有所交集。
他垂下眼眸,略带疑惑地道:“活下来的学子?不知道孙大人说的那是何人?”
“那名学子,是江南人,姓李,名青云。”孙樾的声音冷淡了些许,眼中的神色透出一抹不虞,他呵呵一笑,道,“下官查到,恩科前,您曾深夜私访这名青云学子。”
楚延琛笑了笑,眼中带着一丝真诚,开口道:“不过是恰好路过罢了。”
孙樾呵呵一笑,似乎是在嘲笑楚延琛的回答,他摇摇头,接着道:“可是,在考场上,你还特意在这学子的身边站了好一会儿,据说,您还给打过手势。”
“孙大人,空口无凭,这话,不可胡言。”楚延琛清冷地回了一句。
孙樾叹了一口气,他并未再与楚延琛多做周旋,对于他今日要来做的事,他知道什么叫迟则生变,故而不过是寥寥两句,他便从袖中取出一封折子,笑着道:“楚大人,已经到了这时候了,我也不绕圈子,这封认罪书呢,还请你签字画押。”
楚延琛奇怪地看了一眼孙樾,他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举动给了他们这种错觉,觉得这一份认罪书他会如此轻易地签下?
孙樾似乎看懂了楚延琛心头的疑惑,他笑了笑,想了一下,将折子收了起来,温声道:“楚大人,我倒是忘记说了,您有一位故人来了,他想见见您,我呢,便打算做个顺水人情,让你们先见见面,好生聊聊,待会儿您指不准就能痛痛快快地签了这一份认罪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