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328)
自从她有孕以来,她所能得到的消息越是少了,便是连父皇和母后的消息也得来的少了,这依着父皇和母后的性子,不可能会如此沉默......或许是杨熙刻意收拢了消息,也或许是楚延琛将某些事挡住了,自然他们的做法都是为着她的身子着想,只是......
赵清婉隐约记得,先前曾有消息说是,太子殿下病了,只是楚延琛后来说太子殿下已然病愈,但是她却许久未曾接到过太子殿下的书信了,要知道她同太子是姐弟情谊深厚,若是知晓自己要当舅舅了,太子绝不可能不闻不问,那么如今这情况,只怕是太子殿下有心无力?
这般一想,赵清婉心头一提,有孕以来迷糊了不少的想法陡然间清醒了过来。
那一股忧虑漫了上来,堵在她的心头间,让她难受得厉害。赵清婉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地朝着书房行去。
此时书房里,楚延琛正靠着椅子,伸手揉了揉眉心,他看着桌上的书信,心头思绪纷纷。
第140章 匆忙
那一封书信上,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楚大老爷病重,短短数句却是让楚延琛心中思绪纷乱,他太了解楚大老爷的性子,若不是情况很严峻,只怕这时候楚大老爷也不会令人传了讯息来,毕竟这时候赵清婉胎像才稳,不宜赶路,也不该赶路回京。
故而在这种情况下,楚大老爷基本是不会让他们回去的。
楚延琛看着桌上薄薄的书信,心头的不安涌了上来,先前京中的消息便是太过平静,只是想着父亲在京中主持大局,故而他也不曾多想。
正思索间,便就听得门外轻微的敲门声之后,有人推门而入。
楚延琛一眼就看到了匆匆而入的赵清婉,他心头一惊,急忙站起身来,迎了过去。
他上前扶住赵清婉,开口道:“怎么了?怎么来得这般急匆匆的?要是有什么事,你让人来寻我便是。”
赵清婉沉默着,她的目光落在一脸关切的楚延琛的面上,抿了抿唇,一时半会儿地没有接上楚延琛的话。
楚延琛见赵清婉半晌未曾回话,他怔了怔,轻声问道:“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不开心了?”
赵清婉想了想,本是想要开口询问的话,注意到楚延琛面上的忧色时,却又咽了下去,她摇摇头,低声道了一句:“没有。”
楚延琛扶着赵清婉坐下来,随手倒了一杯温水,皱着眉头,坐在赵清婉的身边,沉声问道:“皎皎,你现在身子情况与往常不一样,不要将事堵在心里头,到了晚上你又要睡不好的。”
无忧一直说要赵清婉宽心养胎,好不容易稳定了下来,楚延琛自然是不希望赵清婉心绪不佳。
赵清婉接过楚延琛递过来的水杯,温热的水杯捧在掌中,她低头抿了一口,随后抬眸看向楚延琛,小声道:“怀瑾,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楚延琛心头一跳,他的眼神微微深沉,眼角余光扫过书桌,但很快便就收敛回来,他沉吟片刻,似乎是在斟酌着言语。
这京中的消息,也不过是才收到的。为着能让赵清婉安心静养,他已经尽量封了消息,莫不是陛下的人给赵清婉传了讯息?
赵清婉的目光一直落在楚延琛的身上,安静地等着楚延琛的回答。
楚延琛想了一会儿,他才叹了一口气,道:“皎皎,京中是有了些变故。”
赵清婉心头一沉,她盯着楚延琛,将手中的水杯放了下来,面色冷淡地道:“可是,太子出了什么事?或者是父皇,还是母后出了什么事?”
赵清婉脸上的神情淡淡的,她虽然知道楚延琛做的一切应当都是为了她好,只是这般被蒙在鼓里的感觉,总是让她觉得心头不舒坦。
楚延琛愣了一下,一时间便就反应了过来,赵清婉并不是知晓了楚大老爷病重的消息,大抵是知晓了太子殿下身子不适的事。
他叹了口气,拉着赵清婉的手,温声道:“皎皎,陛下无恙。”
赵清婉愣了一下,心中的忧虑未曾散去,面上的神情越发严肃,她只觉得自己喉头发紧,哑声问道:“那是母后和秉德......”
楚延琛摇摇头,接着道:“皇后娘娘,先前是有微恙在身,不过并无大碍。”
赵清婉的眼中闪过一抹紧张,她握紧楚延琛的手,等着楚延琛最后的话语落下。
“只是太子殿下,”楚延琛顿了一下,他感觉到赵清婉手中微微发凉,他安抚着道,“太子殿下前些日子病情反复,不过这两日已然稳定下来了。”
他并未多言,无论是宫中,还是他这一头,都刻意瞒着赵清婉,京中发生的事。京都宫中意外,几位皇子出了事,赵清婉如今尚未全然知晓。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情况,赵清婉也并不清楚,故而才尚能安稳地待在江南道养胎,若不然,只怕无论如何,赵清婉都是要赶回去的。
赵清婉安静地听着楚延琛说完,她抬眸看向楚延琛,站起身来,径直走向书案处,她素来不是个会对楚延琛寻根究底的人,她知道他们俩之间始终隔着些许说不得的问题,故而平日里也就不曾多问,只是今日她心头堵着一口气,也不知是不是有孕以后,她的气性大了不少。
她担心楚延琛始终瞒着她一些要紧事,刚刚便已经注意到楚延琛那偶尔间落在书案上的目光,以及眉宇间的忧虑,她这才猝然间走至书案处,想看一看,到底这书案上来了什么讯息?
“京中,”赵清婉这话尚未说完,便就看到书案上还未销毁的书信,她的话语凝在喉咙间,看着书信上的寥寥数语,颤声道,“怀瑾,父亲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