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342)
长长的吊丧队伍让之前一派冷清的楚府显得热闹了些许。
突然间,一道身影出现在长长的人流队伍外。那一道人影劲瘦略显苍老。
是谢相爷。
谁也想不到称病在家的谢相爷竟然会在这时候来楚府。注意到谢相爷的到来,那些排在前方等着入府的人不由得退让开来,对着谢相爷躬身一礼,而后目送着谢相爷入府。
灵堂里白布微动,风吹过,将屋子里燃着的白烛吹得摇曳不定,香火气息在冰冷的堂内涌动,谢相爷迈步走了进去,接过一旁仆从递过来的长香,走上前来,看着偌大的棺木前摆着的灵牌,他沉默地看了片刻,而后举起长香,对着令牌躬身三礼,随后便就将长香递给走上前来的楚延熙,楚延熙将长香插在灵堂上的香炉里。
一身麻衣孝服的楚延琛面上一片平静,对着谢相爷躬身一礼。他的身形清瘦,在这白衣素服之下,更是显得单薄,但是背脊挺直,仿佛是承载了千年世家的风骨。
谢相爷看了一眼楚延琛,而后将目光落在灵堂前的牌位上,他沉声道:“往后是少了一位对手。”
他将视线落回楚延琛的身上,纵然自家孙儿已然是人间龙凤,但是看着眼前形如傲雪青松的楚延琛,谢相爷还是不得不感慨一句楚家好风水。
“你不该回来的。”谢相爷眼中闪过一抹惋惜,轻声提点了一句。
粗布麻衣也难掩风姿的楚延琛抬眸看去,眼中神色淡然,不亢不卑地道:“还请谢相明示。”
“我记得,陛下也只是下了恩旨,并未派人前来吊丧。”谢相爷轻飘飘地道了一句,随后看向那堂外排得长长的吊唁队伍,他的唇边露出一抹讥讽的笑,“这些人前些日子为何不来?今日又是为何而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不来,是觉得陛下未曾有丝毫表示,楚家怕是要没落了,而如今他们来,便是因着你回来了,因着你是福慧公主的驸马,更是因为,”谢相爷走近一步,声音放轻,他的眼中透出一抹伤感,“太子殿下的病情不容乐观。”
“他们在琢磨着重新下注。”
楚延琛动了动眼神,他的双眼看向谢相爷,落在谢相爷那一张苍老却不失精神的面容上,定定地打量了许久,而后开口问道:“那相爷又是为何而来?”
“只是来送一送老友罢了。”谢相爷缓缓叹息一声,看着这白茫茫的一片白番,他心头涌起一丝感伤,“你确实不该在这时候回来的。”
谢相爷到了最后,还是又提了这么一句。大抵是今日这般哀肃的气氛,令他心生感慨,平日里的冷傲,此时也散了不少。
楚延琛轻轻点了下头,道:“多谢谢相爷提点,只是落叶归根,又如何逃得开?便如小谢大人再怎么置身事外,也不能改变他姓谢这个事实。”
听到楚延琛的这一句话,谢相爷面上的神情微微僵硬,他眼中的神色淡了下来,深深看了一眼楚延琛,随后便冷声道:“楚大人,果然是好思量。”
似乎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谢相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慢慢吸了口气,稳住心绪,低声道:“公主有了身孕,你作为驸马,不管是为着公主还是公主腹中的小殿下着想,都应该保重己身。”
他意有所指地道:“有时候,退一步,未曾不是一件好事。”
言罢,谢相爷并不等楚延琛回话,而是微微一颔首,便就退出了楚府灵堂。
楚延琛看着谢相爷离开,他的心头升腾起一丝异样,知道这一位老狐狸可不是真的这么好心地来提点自己,只是接连而进的吊唁人群打断了他的思路,他同楚延熙两人对着来往客人,躬身还礼。
跟随在楚延琛身边的楚延熙那一双眸子总是时不时地看向楚延琛。楚二老爷是在外府招待楚家各州来人,因着楚大老爷临终前特地交代过丧事低调处理,便是通知楚家各脉,也不必全都来,只需就近的支脉出一人便就够了。故而这一次各地赶来吊唁的楚府人员并不多,也就是区区数十人,倒是并不算折腾。
楚延熙知道楚延琛昨儿一宿没睡,而今儿早起更是连早膳都未曾用上,前些时候才用了一碗药,那浅淡的药味都未曾散去,可这络绎不绝的凭吊之人是没个结束,同前些日子的清冷不同,仿佛一时间他们楚府成了京都中最为受欢迎的人一般。
楚延熙看着楚延琛明显惨淡的面色,心中烦躁得很。但却又不敢肆意乱来,在楚大老爷的教导下,他比过往要沉稳了不少。
察觉到楚延熙的烦躁,楚延琛只以为楚延熙累了,他趁着来客尚未进灵堂的时候,转头对着楚延熙轻声道:“子瑜,若是累了,你便先下去歇一歇。”
楚延熙摇摇头,他盯着楚延琛灰白的唇色,闷声道:“大哥,这儿我看着,你先下去歇一歇,吃点东西吧。”
听出楚延熙话语里的关切,楚延琛扯了扯唇角,露出一抹浅淡的笑,他伸手理了理楚延熙的皱着的衣襟,低低地道:“子瑜,今日我是不能离开的。”
楚延琛的手很凉,便是隔着那一层的粗布麻衣,楚延熙也能感觉到那一丝寒意,他担忧地看着楚延琛,看得出楚延熙眼中的担忧,楚延琛眼中透出一抹极浅的笑意,他轻轻地道:“别担心,我撑得住。”
两人的话语尚未说完,忽而便见一老妪匆匆忙忙地穿过长廊,拐进灵堂,行至楚延琛的身边。
“大公子,大夫人出事了。”
第149章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