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359)
“是,殿下放心。”妙锦始终低着头,她听到赵清婉关切的声音,心头一颤,眼圈一热,堵在心头的话语,险些就要脱口说出,但是却又紧紧地咬着牙关,将到口的话语咽了下去。
不行,不能说。
心中带着诸多心事的赵清婉并未察觉到妙锦的不对劲,若是换成平日里的赵清婉,倒也不会这般大意,只是此时的她,一则是身子重,二则是满腹心思都放在了京中的太子与皇后的身上。
妙锦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她低垂着头,手中捏了一块糕点,咬了一口,这清甜的糕点,入了口却莫名地呈现一片苦涩的味道。
她艰难地咽下,双眸微微瞥过赵清婉,小声地道:“殿下,回去后,咱们是直接回宫吗?”
赵清婉点了点头,随后道:“先回宫,回头再通知驸马。”
话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来,这京中的大事,楚延琛却是瞒得紧紧的,半分都不曾透露出来,赵清婉的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罢了,一切都等回京以后再说吧。
赵清婉浅浅叹了一口气,她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圆润的腹部,垂下眸子,在心中呢喃着:念念,咱们很快便就要回去了。
她的目光略微带着担忧,落在车里的水杯上,那氤氲而起的热气袅袅娜娜,令人深思。
一行车马,自南城里悄无声息地离开。
“你说,公主殿下回京了?”谢嘉安皱着眉头,看向一旁的侍从,疑惑地开口问道。
“是,公子。若不是咱们的人盯得紧,只怕这消息不会让人知晓。如今车马已经出了城,大抵是会直接走水路。”那一名侍从躬身一礼,对着谢嘉安回禀道。
谁也想不到谢嘉安会令人盯着赵清婉,而这一盯便是数月。
谢嘉安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得紧紧拧了起来,对于赵清婉的突然回京,他的心中很是疑惑,毕竟赵清婉如今是身怀有孕,既然京中让人在江南道待了这么长时间,那便说明不想让赵清婉回京掺和进去。
可是却在这个时候,又将人送了回去,而且还是瞒着消息带回去,这并不对劲。
“是陛下的人来接的吗?”谢嘉安开口又问了一句。
“是。”
听着侍从肯定的答复,谢嘉安心头的疑惑越发多了,他伸手揉了揉额角,随后开口道:“将林先生请来。”
“是。属下这就去。”侍从躬身一礼,便就打算退下。只是人才退至门口,便就到林敬学已然到了门口。
“林先生,公子寻您。”侍从急忙对着林敬学拱手一礼,开口道。
林敬学对于谢嘉安要寻他,并不意外,他轻轻点了点头,随后便就敲敲门,得到回复后,推门而入。他看了一眼明显消瘦了不少的谢嘉安,他躬身一礼,道:“属下见过公子。”
“先生来得正好。”谢嘉安摆了摆手,示意林敬学落座,“先生可知,刚刚福慧公主回京了。”
林敬学点了点头,沉沉地道:“是,属下已经收到消息了。是陛下的人亲自来接走的。”
谢嘉安面上的神情一片冷凝,他轻声道:“在这时候,福慧公主身子不便,陛下却还是派人将公主殿下接回去了,只怕京中要出事了。”
经过这数个月的磨炼,谢嘉安较之过往的青涩,更加老练了。他的眼中透出一抹深思,以及浓浓的忧虑,他看向林敬学,轻声道:“先生,你说,祖父会不会有事?”
他似乎是揣测到了某些想法,可是却不敢大胆地说出来,那毕竟是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
林敬学的目光落在谢嘉安的脸上,他沉吟片刻,而后低声道:“公子,相爷这么多年,早就经过了不少大风大浪,自然是会有所准备的,你不必担心。”
话是这样说,但是林敬学的眼中也还是带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虑。有些事,他也猜到了,如今便也就是等待了。
谢嘉安站起身来,他在屋中缓缓踱步,来回走了一趟,突然停下脚步,抬起眼眸,定定地看着林敬学,随后道:“我们也回去。”
“公子......”
谢嘉安摇摇手,制止了林敬学接下来劝阻的话,他轻声道:“我知道,祖父有所图,这所图怕是极为险要,故而才想让我远离京都。”
“只是,我终究是姓谢的。”
谢嘉安这一句话落在林敬学的耳中,他缓缓叹了一口气,这段日子以来,令他对谢嘉安的了解更加透彻,这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一旦拿了主意,便就是不撞南墙绝不回。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林敬学站起身来,拱手一礼,便就沉默地退了下去。
谢嘉安抬眸看向窗外的明媚春光,他抿了抿唇,他并不是一个蠢人,相反,他很聪慧,先前对于谢相爷想要做什么,或许是经验不足,也或许是他不想知道,因此才未曾认真思量过,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再是天真,却也明白。祖父怕是要图穷匕见了......
只是不知道,届时,是成是败?
赵清婉的动向,对于江南道的诸人来说,便是一道不大不小的闷雷,也是他们行动的信号。一道道看不清的暗涌在春末之际翻潮。
赵清婉的回京是在隐秘之中进行的,京中除了下达命令的宁惠帝知晓外,其他人一无所知,便是楚延琛也暂时被蒙在了鼓里。
此时,京中的气氛是凝重而又紧张的,仿佛是一张被生扯到了极限的弓弦。
某些事,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谢府之中,谢相爷知道宁惠帝是要动手了,而他跟随宁惠帝这么多年,自然是了解宁惠帝的习惯,一旦出手,那就是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