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跑了十年后(57)
翌日三人跑了趟花鸟市场和文具店,买了金桔盆栽、洒金红纸,亲手写对联, 剪窗花,将家里妆点得喜气洋洋。
贴窗花时,余响好奇地问:“我知道你从小就在练大字,但什么时候学的剪窗花?”
“跟视频学的, 我也只会剪个福字。”燕回说着, 扯了节无痕胶带递给余响。
“以前住出租屋, 不管怎么收拾都乱糟糟的, 没有节日氛围。剪几个福字贴上,看着喜庆屋子也显得没那么乱。”
其实就是强行用氛围感遮掩窘迫的现状。
余响抿着唇,将镂空的福字贴在了落地窗上。
等到大年三十前一天,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因是云京人,燕回在过年习俗上大体上遵循北方传统, 间或融合了一点锦都本地习俗。
比如年夜饭, 那是一定要包饺子的, 还得塞硬币做好记号, 到时候一人一个,寓意福气满满。
但是零点跨年时,就不会跟着春晚吃饺子了, 而是吃双数汤圆,讨个好彩头。
“不是正月十五才吃元宵吗?”余响坐在岛台对面,看着燕回将处理好的芝麻馅料倒入碗里。
燕声坐在他旁边,正在写英语作业。
“锦都这边是跨年吃汤圆,而且汤圆比元宵好吃。”燕回往碗里倒入融化的猪油和一点点水,将芝麻坚果和白糖打成的粉搅和成液体。
余响有些惊讶:“汤圆和元宵不是一种东西的两种称呼吗?就像番茄和西红柿,土豆和马铃薯?”
燕回抬眸看了他一眼,并不奇怪他为什么会这么问。
元宵和汤圆看着差不多,但吃进嘴里天差地别,一个噎挺,一个软糯,只要吃过一次,就能分出两种食物的区别。
但余响估计从小到大都没吃过汤圆。
因为按余老爷子那种封建余孽的老古板思想,是绝不会允许家里人违背传统,不吃元宵改吃汤圆的,哪怕余响的母亲是南方人。
说起来也是好笑,明明大学之前对余响都是放养态度,却在莫名其妙的地方管得死紧,纯属脑子有病。
暗自腹诽了几句,燕回将芝麻糊倒入密封袋放进冰箱冷冻层,然后拿了个木碗准备揉面皮。
“你要是想吃元宵呢,我也可以做,但做出来你必须一个不剩地吃下去。”
余响顿时满脸黑线:“谢谢,不用了,那玩意吃一个就够噎人的了。”
燕回轻笑两声,没有再说什么,余响转头看了眼燕声的英语作业,顿时两眼一黑,痛苦扶额。
“声声,为什么一号填空这里你要选D啊?”
燕声看了眼刚写完的选择填空,理直气壮:“因为买克在跟我问好啊!”
“……是麦克,而且他说的是Good Morning。”
“对啊,奈四兔密特油,不是问好吗?”
余响抹了把脸,生无可恋地指着四号空白:“那你把D填在一号,这里填什么?”
燕回斜眼看着余响:“叔叔,我还没写到那呢,你别着急啊。”
看着燕声满脸“别吵,我有我的节奏”,余响无奈地应了声“好吧”,一转头就看到燕回笑得眉眼弯弯。
余响:“……我怎么觉得你一点不着急,看得还很高兴呢?”
“把觉得去掉。”
燕回用盘子把揉好的糯米团连碗一起盖住,放到一边,双手撑着岛台,看着余响。
“现在知道养孩子有多难了吧?告诉你一个秘诀,想长命百岁,最好的应对方法是放手。放过声声,也放过自己。”
余响沉默片刻:“你昨天下午辅导声声写作文时,可没有一点要放手的样子。”
燕回默默移开视线:“……你别管,我有我的坚持。”
余响:“……行吧,你们真不愧是父子俩。”
燕回:“那是!是吧声声~”
燕声:“是~”
汤圆包好后,燕回煮了几个作为下午的甜点,剩下的放进冰箱冷冻层,明天大年三十的晚上再拿出来煮。
忙完这些,燕回端着汤圆,把余响叫到书房,拿起便签纸就开始奋笔疾书,边写嘴里还边念叨:
“猪肉、白菜、葱和鸡……鲈鱼…牛肉…芹菜…对了,还有姜和蒜……明天中午吃清蒸鱼、口水鸡,再炖个猪蹄,炒个牛肉丝。”
以前燕回可不敢做这么多,一般都是饺子吃两顿,最多蒸个鱼应景。
但今年有余响在,燕声也正处于食欲旺盛的抽条期,不用担心剩饭剩菜的情况下,燕回决定大展身手,一定要把这个年过得热热闹闹!
将要买的东西包括斤两都写得清清楚楚,燕回撕下便签纸递给余响,嘱咐道:
“跑腿小哥回家过年,咱们家冰箱是一点存粮都没有了,采买的重任只能交给你。记住,多问多卖脸,没听懂就冲摊主笑,道个歉让他重新说。农贸市场的地址我发到你手机上了,开我车去,早去早回。”
余响满头雾水地接过纸,看着上面琳琅满目的食材,好一会灵魂发问:“什么叫没听懂就笑?”
燕回用勺子搅着碗里的汤圆,笑眯眯地说:
“农贸市场里卖菜的都是本地人,说的方言语速又快,听不懂很正常。所以我才让你多卖脸,没事多笑笑,帅哥在这种地方很吃香,要善加利用。”
余响:“……怎么有种被迫卖笑的感觉?”
燕回翻个白眼:“卖笑而已,又没卖身。”
“我倒是想卖,问题是你不给机会……”
“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没什么,多问多笑是吧?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余响拿着便签,冲着燕回比了个敬礼的手势,拿出手机查看农贸市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