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跑了十年后(77)
“还是老样子,一会情绪一会糊涂。”余钟南叹了口气,表情一如既往地温和恭顺,丝毫看不出作为始作俑者的心虚。
余响沉默少顷,抬眸看向医生:“我能进去看看吗?”
医生摇头:“最好不要。他现在情况不稳定,新面孔很有可能会刺激到他,在病情得到控制前就在外面看吧。”
余响点点头,走到病房前,通过探视窗远远看着病床上的余老爷子。他脸上扣着氧气罩,身上接着监控仪器,瘦弱病态,奄奄一息。
看到曾经执掌整个集团公司,手腕强硬的爷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始作俑者还是他亲儿子,就站在不远处,这一刻涌上心头的复杂情绪,最终交织成一片苦涩,弥漫在余响齿间。
见他背影萧瑟,余钟南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放心吧,医生会诊结果很乐观,等把那点淤血清理干净,应该就没事了。”
……但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意识清醒,人已经确定瘫痪,这对一辈子争强好胜的爷爷来说,才是最痛苦的。
余响转身看着大伯,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抬眸看向医生,开口道:
“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能借一步说话吗?”
第37章
余响和医生走到走廊尽头通往安全楼梯的拐角, 两人相对而站,他却迟迟没有开口。
医生见他脸色沉郁,试探着说:“老爷子的病情虽然很严重, 但对于一个七十七岁的老人来说, 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如果治疗效果好, 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余响静静听着, 直到医生说完,才颔首道:“我知道了,还望您多费心。”
停顿片刻, 他用手在腹部比划了一个弧度:“我想咨询你的是,在这个位置,大概这么长的伤口,一般是什么手术造成的?”
医生看着他比划出来的长度, 表情十分惊讶:“这么长?你确定?”
余响肯定道:“确定。”
医生不可思议地摇着头:“现在手术不会有这么长的伤口, 除非开胸, 但开胸的话方向位置都不对。如果是腹腔手术, 现在都是微创开孔,不会横切开腹。”
顿了顿,他接着说:“不过这个位置,很像腹膜内剖腹产,就是伤口有点长。”
余响闭了闭眼睛:“……如果是十年前的手术呢?”
“十年前也有腹腔镜, 技术和现在差不多。但如果是十年前的剖腹产且胎位不正的话, 伤口这么大也能理解。”
医生说着叹了口气:“不过这个伤口也太长了, 几乎贯穿腹部, 还是横切,腹部肌肉被全部切断,会严重影响人的运动能力, 产妇遭了大罪啊。”
听到这句话,余响脸上的血色瞬间退尽,久久不语。
见他一副深受打击的模样,医生思忖片刻问道:“伤口情况如何?有增生吗?”
余响摇摇头,艰难开口:“没有…伤口……几乎看不出来,颜色是很淡的粉色……”
医生闻言,表情松弛了几分:“愈合得很好啊,这么看来产妇不是疤痕体质吧?那应该没有太大影响,算是幸运了。”
“幸运吗……”余响苦笑着喃喃自语,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您对腹腔妊娠…了解多少?”
“腹腔妊娠?”似是没想到余响会问到这个,医生怔愣一瞬才开口回答,“不算特别了解,不过我们医院有腹腔妊娠的成功案例,你可以去妇产科咨询一下,顺着安全楼梯下两层楼就到了。”
“好,谢谢。”余响道了声谢,推开防火门顺着楼梯往下走。
待他走后,余钟南从拐角处走了出来,看着防火门,若有所思。
很快,余响便找到了妇产科当天的值班医生,详细咨询了腹腔妊娠的相关情况。
“……也就是说,腹腔妊娠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孕晚期?”
“是,”中年女医生推推眼镜,细心解释,“腹腔妊娠全程都有胎停的可能,胎儿越大,胎停对孕妇造成的威胁越大。等到分娩时,手术剥离胎盘又是一个坎。”
“我们医院建院一百多年,腹腔妊娠成功案例只有一个,其余全部胎停。有的孕妇只差两个月就能生产了,胎儿却莫名死亡引发感染,差点危及生命。女人怀孕生子,就是在过鬼门关啊。”女医生叹息着感慨道。
余响盯着办公桌上产后护理的宣传折页,看着封面上母亲环抱婴儿的卡通插画,眼神说不出的痛苦且悲伤。
女医生打量着他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问:“余先生?你还好吗?”
余响回过神,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我…没事……黄医生,男人…有可能通过腹腔妊娠怀孕生子吗?”
“男人?”黄医生上下打量着余响,好一会才点头道,“理论上是可以的,只要把受精卵移植到男性腹腔内,运气好的话,男性完全可以代替妻子生产。我记得国外有过成功案例……”
黄医生拿出手机搜索:“找到了,你看。”
余响接过手机一看,眼前是一个熟悉的页面,正是他第一次听说腹腔妊娠时,曾搜索出来的男性生子报道。
当时只当是篇猎奇新闻,谁知道……
余响仔细读完报道,沉默良久,放下手机问道:“这篇新闻说,这个男人和他妻子先做了试管婴儿,成功后手术植入腹腔,意思就是这个孩子还是他和女人生下来的?”
黄医生一脸“那不然呢”:“男性腹腔妊娠的先决条件,就是得有受精卵,不然怎么生?”
听到这话,余响眼睛一亮:“那男人和男人,有没有可能自然怀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