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148)+番外

这也是一项能凝聚气运的功德。

“这是应该的。”宝钗笑笑,跟迎春几个一起看这新出炉的澄泥砚。拿出一块平雕犀牛望月的砚台,仔细观看,只觉得质地坚硬,色如碧玉,抚若童肌,轻轻一呵,砚台便呈润色,仿佛即可研墨,便知这砚比之市面所卖上等陶砚还要好用。

她想试试研墨的效果,一时有些踯躅。

“我已经试过了,这些新制的澄泥砚细腻坚实,形色俱佳,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比肩。小雅,将案桌上方才研过的砚台拿来。”

“是。”西雅将一块玉女静思砚拿了过来,先前研的墨汁还未干。

“这墨发多久了?”

“至少两刻钟。”

“你先清干净,再拿来。”探春存了心试验到底。要知道现在虽不是盛暑,却也不是像春冬那般寒潮,一洼之墨能经久不干也是极难得的了。

亲自在小炕桌上研了会儿,发现果然极易发墨,又用笔沾墨写了几个字,说道:“发墨容易,笔触也好,不输陶砚。”说着,又仔细观察纸上的字,好一会儿才搁笔看向兰祯,眼中满是敬佩与激动。“墨汁均匀细腻,写出来的字定不会生虫蛀。”

这澄泥砚一旦敬上,并推广应用,林家在士林中的地位将难以动摇。想到这里,她语气略带急促:“兰姐姐,这澄泥砚可以大量制作吗?”

一个女子,也能以这样的方式振兴家族,从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可以呀。”

“真的?!”可以想像,从此后澄泥砚将大量取代陶砚。众人眼睛闪闪发亮,薛宝钗更是完全说不出话。尽管她内心承认林兰祯才貌超拔,却没想过她真能创造出堪比端砚的佳砚来,不比石质砚台昂贵,但在艺术造型与使用效果上却毫不逊色,还能像陶砚般,大量制造!她能想象,澄泥砚一旦进入天下人眼中,必受文人雅士推崇!

林家,在天下人眼中,不再是一般的书香世家勋爵之后,造砚之德,名垂千古,能与先贤比肩。

这样的荣光……

如果能得到澄泥砚的配方或者全权代理澄泥砚的售卖……薛家凭此也能更上一层楼。至少,新皇上位,薛家的皇商地位也能保住。

想到之里,她急切地问:“兰姐姐,你知道我们家是做生意的,我想知道林家是想自己生产这澄泥砚还是转让生产配方?或是与人合作?如果林家是自己生产澄泥砚,我们薛家能不能帮忙售卖?”

探春目瞪口呆,没想到端庄娴雅的宝姐姐为了生意连形象都不顾了。

迎春惜春也交换了个眼神,掩下心中鄙夷。

兰祯微笑道:“这个我们家还未考虑过,这事得等到万寿节后再说。”

薛宝钗冷静下来,道:“兰姐姐说的也是。不过——”

“放心,都是亲戚,有机会我跟父亲提。”兰祯截了她的话,坦言道:“不过你得明白,这件事得看圣人的意思,再者,这是于天下有利的事,我们家并不会吝惜这点财物。”

薛宝钗感激道:“兰姐姐有心关照,薛家已经感激不尽。”

“我们还是看砚台吧,兰姐姐,这些砚台都是你雕刻的吗?”惜春把玩着一块随意形的海兽哮月问道,这些雕砚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思,可见刀笔凝练技艺精湛。

“自然不是,是我跟父亲还有玉儿雕刻的,雕式体形却是家里人一起设计,毕竟是进上的寿礼,亲自动手更有诚意。”

澄泥砚因加工材料、烧制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如蟹壳青、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也有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

探春和迎春也是爱不释手。

兰祯看了笑道:“等万寿节过了,我一人送你们两方如何?”

“那可先多谢兰姐姐了,我喜欢这两块。”惜春立马指了其中的“老牛观月”“荷塘情趣”两块。

迎春几人见了抿嘴而笑,兰祯正想让她们也选自己喜欢的,反正她每个造型都烧了几块,以防温度控制不好烧坏了。东琴却在门外禀道:“姑娘,老爷夫人让您去见贾老夫人呢。”

兰祯看向迎春:“外祖母也来了?”表兄表嫂昨天就代表荣国府送了贺礼过来,怎么老太太还亲自过来?

“是啊。”迎春脸颊微热,谁都看出来老太太是为了宝玉才来的林府。她们是年纪相当的姐妹,过来贺喜也不过是姐妹间的交往,贾母过来却不一样,太过郑重了些,又不是文定或过大礼。偏偏来了又让兰祯到正院去见她,这礼节到底是论尊卑还是论长幼?感觉让人不舒服。

“那——”兰祯看向迎春她们。

探春言道:“我们跟兰姐姐一道去吧。”

看迎春惜春和薛宝钗点头,兰祯笑了笑,率先起身,“走吧。”竟不稍作打扮。俞嬷嬷听说兰祯要去正院,忙叫南雁带了件蜜腊黄楼金绉纱斗篷跟上,“晚点起风能穿上。”

探春见她蝉鬓堆鸦,延颈秀项,锦衣罗裙,行举优雅,不疾不徐,仿佛与过去没什么变化,又好似多了些什么,不由垂眸,掩下心中异样。